有幾次,蔣慶豐利用職務之便,夜里想進柳愛芳的門沒能得逞。
就在十幾天前,蔣慶豐竟然大膽妄為到拿大美來威脅柳愛芳,說如果柳愛芳不從他,他就讓大美上不成學,還說要找人嚇唬嚇唬大美,威逼柳愛芳就范。
柳愛芳雖然看上去顯老,其實那是她故意的,為的就是不惹人注意,這一點胡老三門清,她的五官在那,但不管怎么說她已經年近四十,由此可見二十幾歲的蔣慶豐是不挑食的。
至于柳愛芳有沒有就范,民警沒有說,胡老三也就沒有問。
民警告訴胡老三,剛才說的這些他回到窯廠只字不能提。
當然了,就是民警不說,這些話胡老三也是不會說出去的,不然各種謠言能把柳愛芳淹死。
到底柳愛芳有沒有被蔣慶豐得手,只有警察,蔣慶豐和她本人知道了。
想起北河公社窯廠那起女孩自殺案,胡老三越想越后怕,自己今早差點冤枉了好人了,幸虧郭灶火能沉住氣自清,并把蔣慶豐給揪出來,不然以后真不知會弄出什么大事。
“謝謝廠長!”
郭灶火順坡下驢。弟弟妹妹們的學費有了。
有錢不要是豬頭三,這三十塊錢夠自己搬磚搬一個月的了,在縣城里工人工資才三四十元的當下,這筆錢可不是小數目。
“你是高中畢業?”
胡老三看著面前的青年,高瘦高瘦的穿著破爛,臉有菜色,但通直鼻梁,濃眉大眼,眉宇間透出一股子英氣。
“是的!”
“嗯!小伙子好好干。有前途!”
胡老三親切地拍了拍郭灶火的肩膀,對眾人說,“大家以后要學習郭灶火,遇見壞人要勇于揭發,敢于說不,我會做你們堅強的后盾……好,大家吃飯吧,吃好飯后該上班上班,該休息的抓緊休息,最近趁天好,我們得大干,拼干?!?
大家再次鼓掌,各自吃飯去了。
“灶火,到我屋里來?!?
胡老三說著端著飯進屋。
到底是廠長,胡老三的屋里就是不一樣,沒有別人房間里的那股臭腳味,辦公桌椅擦的干凈,桌上放著地球儀,日歷,毛筆和硯臺,墻邊有兩個單人沙發,一個小茶幾上放著陶瓷茶具和一盤象棋。
房子中間有個屏風,里面是他的臥室。
“你腳穿多大鞋?”
胡老三把碗放在桌子上,看著郭灶火的腳。
“43!”
“我這有一雙黃膠鞋,去年秋天買的,還沒穿過,透新,你試試看,合適就拿去穿?!?
胡老三說著去里屋拿出一雙黃膠鞋,還是那種高幫鞋,遞給郭灶火:“試試”
郭灶火接過套腳上來回走了幾步,原地踩了幾下,彎腰摸鞋頭:“正合適!”
“正好就行!”胡老三說著一拍郭灶火的肩膀,親切的問,“灶火,你來窯廠也快小半年了,感覺怎么樣?”
“挺好的廠長,我在這兒有吃有住,還有活干賺錢?!?
胡老三:“你飯吃了沒?”
“在家吃過來的。”
“小伙子,你有知識有學歷,頭腦聰明,思路清晰,是個人才,我看好你。那里有我剛泡好的茶,自己倒。慢慢聊?!焙先f著一指沙發,“你覺得咱們這廠子,有什么不足之處嗎?”
郭灶火坐到沙發上:“廠長,你想聽實話還是奉承話?”
郭灶火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山東人是出名的直性子,胡老三更直,他討厭虛頭巴腦的人。
“我當然想聽實話!”
郭灶火:“窯廠好的方面我不說,大家都看得見。我只說不足之處,如果哪里說錯了,廠長你給擔待點?!?
“大膽說,我喜歡給我提建議的人?!?
胡老三撥出一小碟辣醬,剝了兩根大蔥,拿過一坨蒜,吃幾口飯咬一口大蔥。
郭灶火大大方方,隨意地坐著:
“我長話短說,只說三點,
一,打磚坯班的質量經常不合格,不合格的磚坯就得重新回到攪拌機里攪拌,費時,費工,費力還費錢。
磚坯質量不過硬,燒出來的磚在和同行競爭時沒有優勢,說明打磚坯和燒窯的這兩個班,至少有一個班,甚至是兩個班的技術已經落后了。
他們還使用多年前的老技術,老思路,如果不主動尋求改變,一直這樣下去,我們會逐漸被行業淘汰?!?
胡老三點點頭,剝了一個大蒜,蘸醬扔進嘴里。
“二,工人的工作效率不高,白班還不是特別明顯,夜班到了夜里兩三點時,基本上都干不動了。”
胡老三:“這確實是個問題,年輕人,我果然沒看錯你?!?
“三,咱們的銷路沒有打開,這也是制約咱們發展的弊端之一。”
“這句話我愛聽!”胡老三連連點頭,郭灶火所說這三點,個個戳中他的難點,特別是最后這個,讓他經常徹夜難眠,“對這些問題,你有什么好的辦法解決嗎?”
郭灶火:“這些弊端并非一朝一夕能徹底改變,需要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
“你有改革的辦法嗎?”
胡老三問。
他目光炯炯,看著郭灶火。
這個年輕人有想法,有遠見。
現在黨和國家提出改革,要革新一切舊的思想。
就在上個月,一位公社領導特意找他談話,給予了他很大的信任,并鼓勵他放開手腳大膽干,以便迅速打開這個鄉的落后局面。
這個公社是這個地區出名的貧困鄉,人們勉強解決溫飽,思想意識落后,很多人安于現狀,這對本鄉的長遠發展不利。
而他承包的這個窯廠,是這個公社最大的企業,公社領導甚至是縣領導都對窯廠高度重視。
那位領導告訴他,黨的三中全會召開,給整個國家做出了歷史性的總結,同時指出了光明的發展前路。
胡老三回來后日以繼夜的讀書看報,學習黨的指導精髓,思考了很久。
他強烈的意識到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即將開始,工廠若想蓬勃發展,必須拋出之前的老思想和老作風,但若想做到這一步,就必須面對一個艱難的轉折階段,既要除舊又要創新,又要考慮工人們的飯碗,還得拉動更多的人解救溫飽。
這些實施起來說著容易做起來難,不但需要實施人有破釜沉舟魄力和能力,更需要耐力和超凡的精力,以及卓越的抗壓能力。
他雖然意識到了這一點,但他知道僅憑自己的能力是遠遠不夠的,他還需要精明能干的左膀右臂,來幫他完成這一重要的歷史使命——帶著這個公社的農民脫貧致富。
這些天他一直在物色有能力的幫手,但身邊的這些手下們似乎都表現出木木老氣,他們的思想守舊,膽小慎微,無論做什么事都想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指望這些不求有功,只求保住飯碗的人,能做出什么創新和革舊?
而今天郭灶火的表現讓他震驚,他從這個年輕人身上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冷靜和魄力。
這個年輕人剛才的一席話就像一場酣暢淋漓的大雨,洗去他心里的焦急和陰霾。
“有辦法,但操作起來需要時間,也需要鐵腕,短期就能見效,長期利益巨大。”
郭灶火看見了對方眼中的光,他站起身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