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緒論

一、研究動機

言官是職司監察的官僚群體,是封建官僚結構中一個比較重要的構成部分。在清代,言官由六科給事中和十五道監察御史組成,所以也稱科道官。言官監察制度發展到明清,已臻完善。清代言官制度的設立與言路監督機制的運作,本質上是君主集權制度下統治集團內部對權力的監督與制衡,可認為是統治集團內部的一種“民主”。

晚清時期,列強的侵略與隨之而來的西學東漸,使政治演化與社會變動日益劇烈,洋務、維新、新政、立憲、革命,或次第發生,或并駕齊驅,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加速運行。在巨變面前,士大夫集團的表現各有不同,力倡開新者有之,堅持守舊者有之,糅合新舊者有之,而新中有舊、舊中有新則是其基本特征。言官因特殊的出身、特定的職掌,對“數千年未有之變局”分外敏感,反應也較為強烈,幾乎所有的重大政治事件都有言官的積極參與。這種參與已不完全是傳統的對君主的繩愆糾謬、勸善規過,而是包含著對新時代的新思考。言官由“耳目之官”,慢慢地變成分解傳統社會的力量,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成了新社會力量的代言人。

清王朝為了保障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加強對官吏的約束和威懾,從建立政權伊始就不斷調整監察機關的結構和職能,在“臺諫合一”的基礎上,逐步完善監察機關的內部組織,為監察機關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發揮職能提供了先決條件。隨著君權的空前膨脹,言官所具有的諫駁功能逐步消退,到了晚清,言路監督避重就輕,日漸式微,監察效能大為減弱。清末黨爭、政爭不斷,言官推波助瀾,加劇了政壇亂象。

清代的監察制度對于調節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整飭吏治、鞏固政權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什么到了晚清,卻不能繼續發揮其效能?清代的言官均出身于科甲正途,飽受儒家熏陶,有強烈的衛道意識,他們以彈劾權貴、維護君權為己任,為什么晚清言路會不斷弱化,言官群體會出現裂變和反動?清代是君主權力登峰造極的時代,為什么到了晚清君主控制會遭遇危機?當君權不能與言路良性互動的時候,社會政治會呈現出什么樣貌?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們理解晚清政局的變化和社會的變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偏关县| 革吉县| 红原县| 营口市| 巴塘县| 游戏| 三门县| 清原| 左贡县| 宝兴县| 义乌市| 伊川县| 霍州市| 凤山市| 贞丰县| 嘉鱼县| 育儿| 台北市| 永仁县| 新建县| 鄂托克旗| 皋兰县| 常宁市| 黄骅市| 景洪市| 浦江县| 潼南县| 遂昌县| 体育| 蛟河市| 乐都县| 那坡县| 沾化县| 澜沧| 武定县| 巴楚县| 丘北县| 开化县| 建德市| 佛坪县| 平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