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方向的李定國率部很快就將鄭鴻逵留下來拖住他們的明軍給徹底打崩。
那些明軍士兵中有一半以上就是沖著明廷當初在募兵時許諾的高餉銀而來,結果到了軍營才發現這一切都是騙人的。
明軍軍官不僅不按照當初許諾的那樣給他們撥付餉銀,只是給了一些安家費讓他們放心地進入軍營。
而且那些明軍軍官還賊他媽的裝大爺,總是把他們這些底層士兵當作自家奴仆一般,整天讓他們干一些只有那么奴仆才需要干的活。
當他們向軍官提出質疑不想干的時候,迎來的卻是明軍軍官的一頓毒打,有些人看不慣他們奮起反抗,不料卻被他們活活給打死。
從那以后,他們就再也不敢反抗軍官對他們的剝削,只得在他們囂張的面前表現如狗一般唯唯諾諾。
現在那些軍官領著他們出來跟燕軍打仗,打到一半那些軍官見情況不對直接跑路了,還想讓他們這些小兵為他們盡忠,這簡直是癡心妄想。
既想馬兒跑得快,又不想給吃飽,這世界哪有這么好的事?
于是那些明軍士兵也開始嚷嚷著跑,直接就拎著武器向四處逃散。
那些在前面奮力抵抗燕軍瘋狂進攻的明軍士兵,他們本來就就因為被上面命令留下抵抗很難受,現在打著打著就發現身邊的同僚越來越少,一打一就已經打不過了,現在卻要他們一挑幾個。
回頭一看,差點沒把他們的魂給當場給嚇飛。
他們身后的人差不多都跑光了,現在只有他們前面這幾個冤大頭還在費勁巴拉地跟燕軍進行頑抗。
他們看周圍那些被燕軍一槍捅死的同僚,再想到那些早就逃之夭夭的,一咬牙,心一緊。
對不住將軍,雖然您平時對我很好,但是您都逃了,我為您擋到現在已經很對得起您給我的那些銀子了,我不想死在這里。
于是他們也不管那么多了,直接拎著手中的武器撒開腳就是向后逃。
靳統武隨手將一名明軍士兵給砍倒在地上,正想再提刀砍下一名敵軍時,卻發現那些明軍士兵和將領早已逃到數十步外。
靳統武等燕軍將領看到向四周逃散的明軍將領,不屑地朝地上吐了一口唾沫。
李定國從后邊走上前,看著那些潰敗的明軍,深呼一口氣后下令道:“全軍立刻向明軍的戰船和營寨進攻!”
靳統武等燕軍將領紛紛抱拳應道:“是!”
兩路燕軍登上長江后將阻擊他們的明軍給擊敗后沒時間去那些潰軍,他們按照當初計劃立刻就想明軍的戰船和營寨發起了進攻。
鄭鴻逵回到營寨后匆匆收攏剩余的兵馬后立刻向南方撤退。
看到后面對著他們窮追猛打的燕軍,鄭鴻逵心中早已沒了之前那份自傲,他現在只想趕緊逃離這里。
鎮江和南京肯定不能回去了的,燕軍渡過長江之后,兵臨南京城下估計也用不了多長的時間。
所以他打算直接逃回福州,那里有他兄長鄭芝龍的十幾萬兵馬,再加上燕軍南下到福建也需要一定的時間,足夠他們鄭氏做好準備。
另一邊,楊文聰從岸邊狼狽逃回來后直接就奔向南京,他和鄭鴻逵的選擇一樣,都是選擇不回鎮江,因為長江南岸失守后,守不守鎮江也沒有多大的意義。
他回南京的主要原因是他的家眷還在南京,而且他得回去向馬士英匯報長江南岸失守的消息。
不然朝廷上下都不知道燕軍已經渡過長江的消息,等到燕軍兵臨南京城下的時候才知道的話就麻煩大了。
燕軍先頭部隊趁著明軍潰敗之際,憑借雙腿接連奪下了明軍的好幾座營寨,就連那些明軍戰船有一半以上都來不及出逃就被燕軍給截留下來,那些僥幸逃出來的明軍戰船紛紛向著長江東邊駛出長江口而后向南行駛回到福建。
駐守在鎮江附近的明軍戰船大多數是鄭鴻逵麾下的,如果讓他知道有一半都被燕軍給截留下來,他估計半夜夢中睡醒都得給自己兩巴掌。
王廣新登上長江南岸之后,率領著主力前往明軍營寨。
他來到明軍營寨之時,燕軍先頭部隊已經將明軍營寨基本上控制住,那些來不及逃散的明軍士兵和將領也被他們控制住。
李定國率著眾將領來到王廣新跟前,抱拳說道:“稟大帥,我軍已經將明軍的主力給擊潰,現在我們是否乘勝追擊,一舉奪下鎮江!”
王廣新點點頭,看向四周被熊熊烈火覆蓋著的明軍營帳,而后看向李定國等求戰心切的燕軍將領,下令道:“命大軍繼續向鎮江急行軍,途中要防止明軍的伏擊!然后奪下鎮江之后各部要禁止騷擾城中百姓,一旦有違令者,立斬不赦!”
聽到王廣新的話,李定國等將領頓時一陣肅然,紛紛向著面前的王廣新抱拳道:“末將遵命!”
隨即李定國帶著靳統武和侯克常等燕軍將領翻身上馬領著數萬兵馬向著鎮江城襲去。
離長江南岸不遠的鎮江城里,自從數名從長江南岸上狼狽逃回來的士兵向鎮江知府稟告長江已經失守,燕軍已經渡江向著鎮江奔襲而來的消息時。
鎮江府知府從潰逃回來的士兵口中得知燕軍正向他們這里襲來的時候,腦子里頓時空白一片。
手下的官員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慌了,沒有想到總兵還是沒有守住長江防線。
知府故作鎮靜地問道:“那…鄭將軍和監軍他們呢?”
聽到這個消息,士兵難為情地說道:“他們已先行撤退,估計是往南邊逃了。”
這下知府手底下的官員徹底崩不住了。
鄭鴻逵和楊文聰兩個人先行逃了,那只有他們這幫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如何能抵擋得住那如狼似虎的燕軍鐵騎?
知府聽到鄭鴻逵和楊文聰逃了之后第一反應就是鎮江肯定是守不住的了,南京城被燕軍奪取也是時間問題。
大明朝連半壁江山都守不住了,那他未來該何去何從?
知府心里不想為大明朝守死節,在他眼里,大明朝早就如那朽木一般,內部早已腐爛,而北方的燕廷就像那初生的樹苗,生機盎然。
生機盎然的大燕朝取代那腐爛不堪的大明朝是大勢所趨,他也不算違背圣賢之道。
于是知府看著下面的官員,命令道:“打開城門,迎接大燕王師進城!”
底下的人聽到他說出這句話,頓時喜出望外,這樣就不用自己的身家性命了,于是紛紛拱手道:“是!”
李定國率軍兵臨鎮江之時,發現城門已經打開,門口還有一群官員在等侯著他們。
李定國嘴角上揚,心里已經猜到鎮江城已經不戰而降!
鎮江被他們拿下,南京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