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魏明倫的“小”文章——《魏明倫楹聯》序

廖全京

對聯者,俗稱對子,雅謂楹聯。南朝以降,承古代懸桃符之習俗,至明以寫對聯迎新春為時尚。平民貴胄、鄉鎮市井,影響所及,蔚然成風。也許正因為它相當普及,幾近全民皆知,寫對聯被看作雕蟲小技,壯夫不為。殊不知,中華民族的生存方式,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中國人的超凡智慧,乃至中國人的心靈歷史,正存乎其中。這讓我想起了呂洞賓一首七律中的頷聯:“一粒粟中藏世界,二升鐺內煮山川。”(《金丹詩訣》)把它借來做中華楹聯史之概觀,庶幾近之。

就對聯本身而言,它仍然是文章。因其體量甚微,不妨稱為小文章。在古人眼里,文章分兩類,一為散文,一為韻文。對聯乃韻文之一種,它是從近體詩中分化出來的。錢鍾書先生有言:“詩者,文之一體。”(《談藝錄》)可見,對聯雖小,仍然當與曹丕心目中那些事關大業、盛事的文章等量齊觀。就魏明倫所撰對聯而言,簡單稱其為小文章,又妥又不妥。魏聯固小,有容乃大。此之“容”者,兼含二意:或曰對聯之容量,亦云對聯之容貌。我之所以要在小字上加一引號,蓋因魏聯作為文學小品,確系文化結晶,堪稱小文章,大手筆——小文章有大文章的精神容量,小文章有大文章的整體美感,實在是又小又不小。這里,僅就魏聯之特色說點淺見。

魏明倫撰寫對聯的過程,概括起來就是四個字:苦吟深思。這里面包含著兩個有緊密聯系的詞。為行文方便,暫且分而論之。

先說深思。作為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無論著書立說,還是為文賦詩,關鍵在態度,命脈在認知。魏明倫一生以戲為命,以寫戲為生,撰寫對聯的時候并不太多。因為不多,他更加珍視,更為審慎,越發認真。這種態度是與他對楹聯的認知分不開的。毫無疑問,他始終認對聯為文章。在他心中,寫對聯是以詩為文,也是以文為詩,詩文一體,是為至尊。基于這種觀念,他每制一聯,在動筆之前必全神貫注,深思熟慮,力求未來之聯準確、精致、深邃、傳神。無可諱言,在楹聯界,炫奇弄怪、故作高深、局囿于陋習、沉迷于瑣細,此類現象雖系個別,但確實存在。魏明倫對此有清醒的認知,時時提醒自己千萬不要陷入文字游戲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他的這種態度與認知,便凝結成了兩個字:深思。深思,是一種信念支撐下的行為,是一番認真抉擇后的結果。試讀本集中的《題魏氏宗祠》一聯:

一姓長繁不簡;

孤山有魏成巍。

從中可以找到關于何為魏明倫之深思的部分答案。為本姓家族的祠堂撰寫楹聯,實乃鄭重之舉。此舉可以視為魏明倫撰寫所有對聯過程中之心態和姿態的代表。經過反復考慮,他決定讓這副楹聯以充滿智慧的傳統謎語聯的形式呈現在世人面前。他之所以欲如此屬文,乃意在兼取謎語之含蓄與機趣,以強化寓莊于諧、周流通達的效果。此番圍繞“魏”姓的聰穎之思,由謎面呼應謎底,用組合巧構漢字,以透徹解析簡單。聯曰:“一姓長繁不簡;孤山有魏成巍。”寥寥十二字,概括了《魏氏族譜》千言萬語。試問,若無展紙之先的深長之思、周密之慮,何來章成之后的繁簡之對、魏巍之變?再看這副題為《敬贈遼寧省糖尿病治療中心》的對聯:

古時司馬,奈何臥病長安,無情消渴夭才子;現代華佗,假定懸壺西漢,短命相如成壽星。

一次難忘的經歷讓魏明倫將一家北方的醫院銘記在心。強烈的創作沖動下,他并未匆促動筆。謀篇良久,最終決定放棄慣常的寫實路徑,而將思維拓展,讓想象張開雙翼。他覺得非如此不能充分而生動地抒發自己對醫者仁心的感念與崇敬。構思既久,其發必速,轉瞬之間,靈光乍現,一個超凡的奇思妙想翩然而至:古蜀文士司馬相如當年患了消渴癥(即糖尿病),正當他呻吟于臥榻之上,掙扎在死亡邊緣時,遼寧省糖尿病治療中心的馮院長率領一群醫護人員,乘著復興號時空動車,迅速穿越到西漢時的四川境內,出現在這位蜀中名士的病床前,于是,“短命相如成壽星”!這副為人稱道的佳聯,看似偶然得之,其實仍然是魏明倫深思的產物。韓退之所謂“行成于思毀于隨”(《進學解》),良有以也。

我想著重說說苦吟。“苦吟成聯”,魏明倫此話絕非虛語,這是他打內心深處迸發出來的既沉重又輕松的辛勞之聲。這沉重,是輕松之中的沉重;這輕松,是沉重之后的輕松。驗之以他寫作對聯的藝術實踐,你就會慨然嘆曰:苦吟成聯,誠哉斯言!一個“苦”字,體現在工夫上,也體現在技法上。魏明倫天賦異秉,才氣逼人,自不待言。可貴之處在于他從不因此而在寫作上有絲毫驕矜倦怠,反而愈發勤奮,加倍刻苦。寫戲曲如此,寫雜文如此,寫碑文如此,寫對聯亦復如此。具體到對聯撰寫的過程中,這種幾近嚴酷的孜孜以求,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重聲律,其一也。在某種意義上,對聯的聲律是它作為近體詩衍生物的形式之一部分,而且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不宜將對聯的內容與形式割裂開來加以把握。與其他任何一種藝術樣式相同,對聯也是從形式里去提升的藝術。它的形式完全是與內容融合在一起的,這是對聯藝術存在的根本。由是觀之,可以說對聯的聲律是它的內容與形式融合的體現,是對聯的根本。魏明倫撰聯首重聲律,可謂抓住了根本。行文至此,不免多說幾句。要論對聯中的聲律與近體詩的關系,還要數林黛玉說得又通俗又準確。《紅樓夢》第四十八回,香菱請教林黛玉如何作詩,黛玉道:“什么難事,也值得學!不過是起承轉合,當中承轉是兩副對子,平聲對仄聲,虛的對實的,實的對虛的,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這里,曹雪芹借黛玉之口,不僅道出了對聯與近體詩的關系,而且點明了對聯聲律的關鍵:平仄與對仗。我理解,這是對聯聲律的基本規則,也是對聯作為韻文之一種的美學原則,即寓變化于整齊。朱光潛先生曾經指出:“詩的聲律好處之一,就是給你一個整齊的東西做基礎,可以讓你去變化。”(《詩論·詩的聲律本身的價值》)這種整齊與變化的審美關系,具體落實到對聯的寫作中,基本上就是要求一句之內,平仄相間;兩句之間,平仄相對;上下聯(出句與對句)之間,不僅要求對仗,而且必須意義相關。

這與律詩中對頷聯和頸聯的要求是一樣的。依此規則擬聯,方可達到音節、聲韻、節奏、詞性、色彩等諸因素的對立統一,從而實現內在的和諧,一種起伏跌宕、錯落有致的和諧。美是和諧,這正是對聯寫作的總體目標和最佳境界。長年推敲戲文、斟酌駢體的魏明倫可謂深諳此中三昧,感受良多。他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楹聯,便是這些感受的有意味的印證。比如《尖山楹聯》:

尖字小含大,山不高而幽雅,水不深而澄清,遠望浮華世界,風卷赤潮,霧催酸雨,還剩下幾方凈土;

龍形臥欲飛,竹有靈則婆娑,水有情則蕩漾,漫游平靜溪流,人增瑞氣,天造氧吧,幸保存十里桃源。

尖山風景區森林茂密,有山有湖,在現代化程度高、工業污染嚴重的喧囂市區附近,它無疑是一塊生態環境良好的綠色寶地。魏明倫的上、下聯便緊扣上述強烈反差,將字、詞、句按照平仄、對仗鋪展開來,既嚴守法度,平穩工整,又流轉圓美,機巧玲瓏。又如《贈軍醫何天佐中將》,圍繞何天佐撰就的這副對聯,上聯以“大”字為核心出句,下聯用“中”字做樞紐對句,這兩個字在楹聯中靈活而準確地躍動,將何醫生的單位、身份、業績等簡潔而巧妙地交代出來。其間的平仄、對仗無一不中規中矩,又不給人絲毫拘謹、板滯的感覺。短聯置一字殊為不易,長聯定一副尤見功力。魏明倫的幾副長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20世紀初,他先后擬就《老戲迷自費出書》《東方廣場風情長聯》,在四川楹聯史上留下一段佳話。前者記載并謳歌了現代川劇史上的一段佳話。新千年幃幕拉開之際,一本由三位川劇界的鐵桿戲迷、行內專家繪畫并配文的《觀圖說戲》問世。此書內容豐富,形式生動,在業界大獲好評。讓人特別感動的是,這三位老戲迷均系收入微薄的知識分子,為了心愛的川劇,在追逐金錢的世風中,癡心不改,節衣縮食,夙夜筆耕,自費出書。見此情狀,自幼獻身川劇事業的魏明倫銘感五內,苦吟成聯,為同儕作序。

電腦王朝,熒屏世界,取代戲曲鼎盛春秋。無數紅男綠女,疏遠梨園,怎知道唐三千,宋八百,生旦凈末丑。潮流所趨,且隨他瀟瀟灑灑玩時髦,追的是青春偶像,迷的是碧草球場,瘋的是金牛股市。狂狂狂,彩票狂今宵彩夢。

茶館流年,家庭生活,迎來麻將振興歲月。幾個皓首白丁,懶修方城,偏牢記快二流,慢一字,昆高胡彈燈。初心不改,虧得你認認真真爬格子,寫出了錦繡文章,繪出了霓虹臉譜,賠出了夕照工資。戀戀戀,黃昏戀昨日黃花。

二百字里,上聯狀寫當日之世風,概括為一個“狂”字;下聯描繪三人之執著,提煉出一個“戀”字。對比鮮明,有深意存焉。細細品來,出句與對句,各自謹遵平仄聲律規定,分別注重詞性、色彩對仗;既工整平穩,又婉轉峭拔,實屬長聯之佳篇。綜觀魏氏諸聯,無一不將聲律視作關鍵環節,“尋聲律而定墨”(《文心雕龍·神思》),此之謂也。

重情性,其二也。將情與性并列且置于詩論的重要地位,見于宋人嚴羽的著述中。他曾經明確提出:“詩者,吟詠情性也。”(《滄浪詩話·詩辨》)情性,即人情、人性。合上魏明倫的楹聯集,我恍惚見到面前站立著一位情感濃烈、個性鮮明、渾身上下充滿人情味的和藹老人。此刻他正笑瞇瞇地望著我,空氣里流動著溫潤的晚霞之輝光,如此氛圍讓我感動,讓我陶醉。這種暖色調的光是從那些緬懷、哀挽至愛親朋的對聯中淌出來的,如《挽表姐夫川劇作曲家何紹成》《挽謝平安》等。這股貼心貼肺的熱浪,同時奔涌在《悼許倩云長聯》《送任庭芳》等對聯中。仁者兼濟天下,老者廣結善緣,此乃魏明倫之心志。他的許多對聯,恰是踐行此番心志的生動記錄。對聯是連心鎖,對聯是彩虹橋。文壇老友、藝苑新秀,無比珍惜魏明倫所贈連心鎖;川菜名廚、科技精英,欣然結伴魏明倫跨上彩虹橋。對聯傳遞深情,海內傳為佳話。諸聯之中,尤其撞擊人心的,我以為是他為自己的寵兒寵女——乖犬乖貓所撰的三副墓園短聯。生性良善的魏明倫將他的愛傾注到了小動物的身上。他視這些生靈為自己有情的朋友,與它們心靈相通,為它們養老送終。在與它們的交流中,深深為它們通人性所感動;反觀人類,“笑有勢簪纓,不如犬韌性癡情”。這墓園三聯告訴我們:人類與自然的和諧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正如一位哲人說的:“與自然和諧的生命才有尊嚴。”魏明倫的情性,既有柔情似水的一面,更有烈性如火的一面。關注現實,反思歷史,臧否善惡,月旦人物,無不濁涇清渭,溢于言表。這方面,《悼雜文大家何滿子》堪稱血性之作:

胸中有魯迅,評文學前途,果真似霧?泉下會胡風,嘆人生往事,并不如煙。

魏明倫與何滿子,皆系雜文大家,實為同一戰壕的戰友。情系文壇新舊事,心儀魯胡斗士風,直言不盡意,真情難自控,令后來諸君情動于中而深長思之。實踐證明,魏明倫通過重聲律的技法路徑,實現了對聯寫作的內部和諧,又經由重情性的精神路徑,實現了對聯寫作的外部和諧。二者相輔相成。外部和諧是內部和諧的條件和基礎,內部和諧乃外部和諧之升華與結晶。至此,魏明倫在文化的大和諧中成為和諧之美的創造者。

重哲理,其三也。本文開頭就提到,在魏明倫的對聯創作過程中,深思與苦吟是不可分的。在深思中苦吟,在苦吟中深思,深思引領、推動苦吟,苦吟一直在反復掂量、審視深思的結果。正是在這樣一種艱難的甚至痛苦的過程中,魏明倫的不少對聯在立意上提升到了哲理層面。所謂哲理,并不玄奧,無非對萬物的觀察有所得,對人生的體驗有所悟,即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或者說,哲理就是關于自然與人類的形上之思,一種理性的潮汐。魏明倫經歷人世,出入戲文,凡數十年矣。俗語曰: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無論是作為編劇浸淫其間,還是作為演員體驗其里,魏明倫皆傾情投入,真誠對待。他遭逢逆境與順境,領會挫折和滄桑,讀人閱世,感慨良多。他把這些感慨細細咀嚼,深思之,苦吟之,便有了《半邊街聯》《詠火鍋長聯》等醒世佳作與《挽白樺》《祭陳榮賢弟》等警示名聯。其中頗具代表性的,要數這副《半邊街聯》:

紅樓夢失尾,維納斯斷臂,殘缺華章休妄補;十字口不奇,半邊街獨秀,盈虛哲理莫求全。

老成都有條半邊橋街,街名由來已不可考。“半邊”二字卻引發了魏明倫的聯想和深思。思接千載的結果是魏明倫由半邊橋街道飛到了古希臘城邦,從川劇臺口跳到了黃葉村頭。這時他猛然頓悟,維納斯與《紅樓夢》都是曼妙在于殘缺,深奧在于殘缺,此乃藝術之真諦。至此,魏明倫思考的步履并未停頓下來。他透過藝術的殘缺,看到了萬物的盈虛,自然而然地吟出了下聯的后面七個字:“盈虛哲理莫求全。”這正合了老子所言“大成若缺”“大盈若沖”(《道德經》第四十五章)。最圓滿的好似殘缺,最充實的好似空虛。為人行事,亦當若此。

魏明倫的對聯寫作能夠脫穎而出并漸入佳境,有它文化環境上的歷史原因。淵源所自,可上溯到五代時期的后蜀。當時社會相對繁榮,文苑頗有生氣。恰逢詩歌開始向格律化方向發展,四言詩式微,永明體初興,對聯樣式呼之欲出。后蜀主孟昶雅好詩文,思維敏捷。得風氣之先,他寫出了中國文化史上第一副對聯:“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參見《宋史·蜀世家》)從此,撰聯屬對之風在四川綿延不絕。唐人薛濤的“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清人趙藩的“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先后成為華夏楹聯史上的千古絕唱。毫無疑問,魏明倫是掉在對聯窩子里了。

眾所周知,在楹聯領域出手不凡的魏明倫是編劇出身。盡管一年一戲,一戲一招,他依然意猶未盡,繼而拋出雜文,再而琢磨碑文。孰料其情難遏,其思不竭,其勢未止。于是乎,他又從思想武庫里選出了對聯這件兵器。仔細想來,轉換之中,魏明倫并未告別戲曲,他始終離戲不遠,他骨子里一直是戲曲編劇。謂予不信,請再讀讀他的雜文、碑文,尤其是他的對聯。如果說他寫雜文側重在磨礪、強化自己對現實和歷史的觀察力、思考力、表現力,那么撰寫對聯則主要是為了更熟練地按戲曲的要求,循調依韻,遣詞造句,更親切地獲得既古樸又通俗的漢語韻文的詩化語感。綜觀史籍,此類戲曲作家兼工對聯的事例,不乏記載。錢鍾書先生曾經轉述關于明代戲曲作家徐渭與對聯的逸事:“徐渭評戲曲用故事、做對子,不明不快,如‘錦糊燈籠、玉鑲刀口’……”(《管錐編》第1420頁)清代戲曲作家李漁也是對聯高手,他不僅愛作對聯,而且為了便于人們在學寫對聯時牢記韻律,還專門編寫了一本《笠翁對韻》。許多古代戲曲作家都對楹聯寫作有濃厚興趣,因為這與他們的戲曲創作密切相關。

從另一個角度看去,魏明倫這種四項并舉、四線貫通、四花齊放的狀態,正是他才氣四溢、創造力爆發的表征。我把這種狀態和表征稱為“魏明倫現象”。應當特別強調的是,這種四面出擊的“魏明倫現象”,充分體現出了有良知的中國當代文化人那種視舊制如寇仇,說大人則藐之的風骨與清氣。它漫溢在魏明倫的劇作、雜文、碑文里,同樣流蕩在魏明倫的楹聯中。就思維方式而言,魏明倫是一位具有現代批判意識的才子型文人、學者型作家。他的銳氣、膽識、堅忍、執著,皆緣于這種與生俱來的逆向思維方式。哲學家、思想史家福柯曾經提出,“批判的第一定義:不被過度治理的藝術”(參見《什么是批判》)。這也許正是歷史上那些從不臣服于任何權威的思想者的心聲。毫無疑問,魏明倫是以那些人為榜樣的。有聯為證:

靠攻心,則寬嚴俱詐,從古馭民依舊制;拒洗腦,即德賽俱佳,后來治國要新思。

此聯仿傳統制聯的修正法,將上文提到的武侯祠名聯易字改意,舊聯新翻,發人深省。此乃“魏明倫現象”之神髓。我深信,在中國文化史長河中,“魏明倫現象”是一朵罕見的、耐人尋味、值得深入研究的浪花。

毋庸諱言,本書并未囊括魏明倫楹聯全貌,尚有遺珠。據我所知,魏兄最精彩的對聯,由于鋒芒太銳,不合時宜,作者“知趣”,忍痛割愛。

罷了,結尾還是沿用魏兄的警句:

殘缺華章休妄補,

盈虛哲理莫求全。

2022年8月18日 酷暑之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界首市| 垫江县| 广东省| 宿州市| 泽普县| 罗江县| 彭水| 嘉善县| 宽城| 连城县| 府谷县| 贺州市| 磴口县| 武安市| 河间市| 汝州市| 凤冈县| 乌兰县| 鸡泽县| 北宁市| 丰城市| 洞口县| 广州市| 南充市| 扶绥县| 宁南县| 昌都县| 勐海县| 稷山县| 凌海市| 土默特右旗| 高唐县| 柘城县| 瑞安市| 富锦市| 图片| 府谷县| 龙泉市| 巴楚县| 根河市| 柳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