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 文事敘舊
- 龔明德
- 905字
- 2024-03-13 16:41:36
明德是我老哥矣!平時雖聯系不密,但只要想起,就是美好記憶。
一九九五年,為寫一冊關于西南聯大的小書,我到昆明查資料。那時太原到昆明還不方便,得先到成都再轉過去,我即想到了明德兄。那次我先到明德家里,住了三四天,他在當地有關系,一直把我送上臥鋪車廂,想是他特意關照過,車上還給我送了一份便餐,至今想來依然溫暖。
那時明德在四川文藝出版社當編輯,我去了他工作的地方,還認識了木斧前輩、云飛兄。我們一起逛過舊書肆。當時成都有一家名為陶然居的舊書鋪,專門售賣古籍,老板姓蔣,給我留下很深印象。此次成都之行,我見識了明德在玉林北街家中的新文學書籍,大開眼界,雖然看得不是很仔細,但對他老兄用心保護新文學書籍的苦心,算是有了大概了解。
明德長我近十歲,在我這一輩吃新文學飯的人里,出道較早,最有資歷,也最有成績。上海子善兄,較明德略長,參加過《魯迅全集》的編纂工作,這個資歷,如今可謂元老級了。子善兄也是學者兼藏家,姜德明先生之后,明德和子善兄,可謂新文學研究界掌故派的老大了。有趣的是二位都沒有什么驕人的學歷,完全是熱愛這個行當,一生堅持下來,有多少風光的教授,退休之日即偃旗息鼓,而這兩位老兄懸車之年,依然沖殺疆場。
說他們是新文學的掌故派,不一定準確,只是為便于表達和記憶,也有人說他們是史料或書話派,總之與正統學院派不同,他們是中國傳統筆記寫作的現代余緒,他們研究新文學的著作,今后會以掌故或筆記體文獻,永存世間。早期新文學研究的正途即是學者藏家合二為一,掌故筆記是基本文體,如阿英、趙景深、唐弢、姜德明他們,后來新文學進入大學講堂,研究方法也發生了變化,文體轉向西式論文格式,輕史料重議論了,史料越來越少,文章卻越寫越長。明德兄后來也進了大學,但他的治學方法沒有絲毫改變,依然是史料先行,文獻優先,問題無論大小,均由文獻發現問題,再由史料解決,言必有據,不發蹈空之論;他的文章,無論長短,都經得起時間考驗。史料之外,明德兄也頗講究文體,他用掌故筆記體寫新文學研究文章,為學術研究保存了旺盛的生命力。明德兄將出新書,我用這幾句話,紀念我們三十余年的友誼,也愿明德兄堅持認定的治學方向,勇往直前!
謝泳
二〇二二年三月五日 于廈門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麻衣神算子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奪嫡
【古風群像+輕松搞笑+高甜寵妻】【有仇必報小驕女X腹黑病嬌九皇子】《與君歡》作者古言甜寵新作!又名《山河美人謀》。磕CP的皇帝、吃瓜的朝臣、大事小事都要彈劾一下的言官……古風爆笑群像,笑到停不下來!翻開本書,看悍婦和病嬌如何聯手撬動整個天下!未婚夫又渣又壞,還打算殺人滅口。葉嬌準備先下手為強,順便找個背鍋俠。本以為這個背鍋俠是個透明病弱的“活死人”,沒想到傳言害人,他明明是一個表里不一、心機深沉的九皇子。在葉嬌借九皇子之名懲治渣男后。李·真九皇子·策:“請小姐給個封口費吧。”葉嬌心虛:“你要多少?”李策:“一百兩。”葉嬌震驚,你怎么不去搶!!!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棺香美人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