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追不追?”
幾個武將圍上來。
劉塵看向梁文,“軍師怎么看?”
“既然決定找張燕談?wù)劊瑫簳r先不要見血。”
頓了頓,黑袍內(nèi)又發(fā)出笑聲,“當(dāng)然,幾位喜歡的話,攆著跑幾圈也是可以的,算是給他們一個小懲罰。”
眾人瞬間明白梁文的意思。
最后讓成廉和魏越帶著兩百人,跑去演一出貓抓耗子的戲碼,其他人則原地待命,等待糧草隊過來。
現(xiàn)在的糧草隊被高順改了編制,原本一千人,被分成兩隊,由馬奐統(tǒng)領(lǐng),輪換著運送糧草,沒在輪換期的則負責(zé)警戒護衛(wèi)。
那小子比較機靈,劉塵也算放心。
其實從徐州那會兒開始,糧草隊就是這么一路過來的,那時就個把月的糧餉,三百人運送綽綽有余,其他人都在旁邊干看著。
護衛(wèi)他們的自然有八百騎兵。
現(xiàn)在等于是抽出一部分人,擔(dān)負起守護任務(wù),到底今時不同往日。
從徐州到青州,臧霸和袁譚一路放行,而現(xiàn)在突發(fā)情況太多,路上也不再安全,這是必須做出的調(diào)整。
黑山軍走后,留下的就是一群鄉(xiāng)民。
當(dāng)然,還有一個顯眼包。
一個持槍立在人群中的男子,趙云。
趙云這時還很年輕,三十不到,俊氣的臉頰像是刀刻的藝術(shù)品,菱角分明,尤其眉宇間那抹凌厲與正氣,出類拔萃,讓人一看就會喜歡上。
劉塵揮手,讓人馬散開,然后讓百姓各自回家。
直到最后一位百姓千謝萬謝中離開,趙云才松開手中緊握的長槍。
男人立于馬下,對劉塵作揖拜道:“不知明公尊姓大名?”
明公?
劉塵笑笑,這還是第一次有人這么稱呼他。
青年跳下馬,扶住趙云的手,“我姓劉名塵,乃昔日幽州牧劉虞之孫。”
“竟然真的是你!”
趙云雖然心里已有準備,但當(dāng)聽到對方親口承認下來,心中還是一陣感嘆。
昔日的往事也一一浮現(xiàn)在眼前。
黃巾之亂后,國無寧日,百姓有倒懸之危,常山人不知誰是明主,討論后決定舍棄袁紹,去往幽州,投奔伯安公劉虞。
劉虞雖為三公,天性節(jié)儉,以德感化萬民。
幽州在他的治理下,州泰民安,內(nèi)民居家樂業(yè),外族不敢侵擾。
如此良主,自然得到常山眾人的擁戴。
遺憾的是,當(dāng)時的幽州,劉虞主政事,軍事卻是公孫瓚更為突出,而公孫瓚是劉虞部下,趙云等人直接就投在了公孫瓚帳下。
可沒多久,初平四年,公孫瓚殘殺幽州牧劉虞,又殺常山國相孫瑾、副官張逸、張瓚等人。
常山人對公孫瓚失望透頂,趙云也借著兄長去世,向公孫瓚請辭歸鄉(xiāng)。
趙云這些年猶如無根浮萍,四處飄蕩,輾轉(zhuǎn)數(shù)年卻還是走不出常山。
他本欲去尋找劉備,但劉備行蹤一直飄忽不定,打聽尋找需要時日,而黑山軍又頻繁在常山周圍騷擾,他護不住整個常山,可卻也想護住家鄉(xiāng)父老。
故而,一直沒有動身離開。
劉塵見趙云驚訝地看著自己,笑道:“我正是為了尋找子龍,才來的此地!”
“為我?”
趙云有些受寵若驚。
一旁的梁文,則在黑袍內(nèi)眼皮抽了幾下,內(nèi)心感慨,這小子好不要臉。
不過梁文確實誤會劉塵了。
劉塵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天,真的就在想怎么收下趙云,可惜那時候條件不成熟。
他年紀小,勸父親找個太史慈都說得口干舌燥,再去找個公孫瓚帳下的趙云,親爹估計要和他拼命。
哪怕當(dāng)時的趙云,已經(jīng)離開公孫瓚,可劉塵相信,承受著巨大壓力以及迫切想要復(fù)仇的父親,一定會質(zhì)問他:逆子!敵將不想著殺,怎還天天為他說好話?
再然后,劉氏就被袁家圈養(yǎng)了……
劉塵見趙云盯著自己,沉聲道:“我知子龍當(dāng)年棄袁投公孫,是因為幽州仁政,百姓安康,而離開幽州,則是暴政虐民,民不聊生。”
趙云聞言,點頭認同。
當(dāng)年公孫瓚哪怕稍微好一點點,趙云也不會輕易離去。
但公孫瓚不恤百姓,記過忘善,早就不如早年意氣風(fēng)發(fā)時的樣子。
龍湊之戰(zhàn)后,公孫瓚銳氣大減,更是連部下的命都視為累贅,不愿搭救,已完全淪為一個自私的怪物,讓人憎惡。
劉塵見趙云有所意動,拉著趙云的手。
“如今我父癱瘓在床,幽州興復(fù)之事,全壓在我的身上。所幸上天待我不薄,有梁文為軍師,尾敦,高順,張遼,成廉,魏越為將。如若子龍愿意幫我,我必如虎得翼,何愁大事不成?”
趙云這時其實已經(jīng)被劉塵說動。
他喜歡劉備,就是因為劉備仁德,心懷百姓,而剛剛這位伯安公的后人,便是當(dāng)著他的面,救下兩百人。
眾人應(yīng)該不知道,救下的百姓中,剛好有他的兄嫂和侄兒。
要不他哪能這么巧,剛好就出現(xiàn)在這里。
就是因為嫂嫂帶著侄兒,回娘家探親,他不放心,才一路護送。
趙云不敢想象,剛才自己沒任何辦法的情況下,假若嫂嫂被黑山軍押走,會經(jīng)歷什么。
想到這。
趙云終于下了決定,跪拜道:“趙云愿追隨主公!”
對方不但救了他的家人,又是皇族后裔,仁行愛民,如今親臨常山招攬,趙云焉能不答應(yīng)?
“好!”
劉塵欣喜若狂。
他最喜歡這種游蕩在外,一心擇主的素人,一逮一個準。
青年急忙介紹起馬上的幾人。
成廉魏越這會兒也帶人回來,那群黑山逃兵太沒意思,他們追了會就無趣的往回跑。
眾人紛紛下馬。
成廉笑道:“剛才過來時,就聽主公念叨,說趙兄弟是個虎將,槍法凌厲無比,我亦用槍,改日還望切磋一二!”
成廉和魏越兩人是個戰(zhàn)斗狂,平時沒事就相互切磋,這時候見到唇紅齒白的趙云,哪有不“欺負”下新人的理由?
“改什么日,現(xiàn)在就打,剛好等糧隊,閑著也是閑著!”
趙云盛情難卻,只好硬著頭皮和成廉切磋起來。
空地上,銀槍如龍,在兩人手中游動翻轉(zhuǎn),好似兩個雪團在不斷碰撞,擦出一道道火花。
兩人一口氣戰(zhàn)了五十回合,惹得周圍軍士紛紛叫好。
“趙子龍當(dāng)真世間罕見的虎將!”
高順望著槍影翻涌,火光四射,不由感慨。
張遼贊同道:“公孫瓚能讓這等人物離開,可笑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