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衍,上元四十五年,梅月二十日,天近傍晚。
夫云州,北山郡,龍潭村。
三十二歲的清水應師父的要求,穿著一身道袍,帶著些干糧下山游歷兩年。他自走馬觀而下,路靠東向南而行,來到了這個位于衍朝東南方向,地接南國的龍潭村里。村子此刻家家戶戶都冒著濃濃的炊煙,與天上的金黃色的云朵遙相揮應,而他這站在村子門口,抬頭或是盯著兩邊端詳著上面寫的字。
“狀元府?探花村?”這個村子和這一路走來他所見到的其他村子有些不一樣。
一般的村子在進入地界之后會在旁邊立一個牌子,然后上面寫著這是什么村。但是他眼前的村子不一般,不僅有著用巨大的石柱做起的寬大石門。在石門上還橫掛著一條長長的紅繡球。
紅繡球下是這個村子的村名--龍潭村。
而在兩邊各寫著一句話:妙筆文章顯學識,入得朝堂狀元府。
另一邊寫的則是:潭深山高住仙人,炊煙裊裊探花村。
清水看著這兩句話很是好奇,帶著滿心疑惑徑直的走進了村子。他很好奇,如果按照那話里所說,這個村子曾經出過一個狀元,一個探花。但他更好奇的是,這村子里教書的是什么人,居然能夠教出狀元和探花!他倒要去看看。
當他穿過那道石門走進村子,卻發現村子和門口那石門很是不和。
石門內的村子和其他普通的村子并沒有什么不同,不高的泥瓦房,門口死了已經不知多久的一人高的枯樹。在一側,放眼望去是看不見盡頭的,已經開始散發金黃色光芒的稻穗。這個普通村子并沒有什么不同。
因為現在正值初夏,天色要比冬日或秋時暗的要晚些,田地里還有人在那來回走著,他們繞著還未成熟的糧食相互說著什么。雖然他聽不見,但是也能猜得差不多。無非就是今年的糧食漲勢不錯,肯定有個好收成。又或是說著今年要交多少的賦稅。
但這不是他關心的,他現在只想找戶人家詢問那塊石門,順便填一下肚子。
他摸了摸自己已經快空了的干糧的包,腳步急促,四處張望著看有沒有開著門的人家。
但他走過十幾戶人家卻發現他們都關著門,除了田地里,除了冒著煙的灶房里有著人外,每家每戶的院子里基本上看不見人影。于是他更好奇了,這村子里的人都去哪兒了?
又走過幾戶,清水本打著沒人就趕緊走的想法,但是!終于皇天不負苦心人!
清水在經過一戶人家的時候,看見一個十五六的少年和一名年歲差不多的少女在兩戶人間中間空隙里坐著。可從他們臉上看去,好像有著心事似的。
“你的病真的沒法治嗎?”那少女問。
“看過不少大夫了,都沒法子。”少年的臉上的苦悶像是秋葉落地,無聲卻讓人傷心。
“沒事,我會一直陪著你的。”少女強忍著傷心在臉上擠出一張笑臉來,慢慢的湊近他低下的臉龐。
清水聞言走了過去,他關心的對著兩人說道:“什么病啊?怎么會沒法治呢?”
清水的聲音讓兩人一驚,猛地抬起頭看著面前這個穿著道袍,肩上斜跨著一個包的青年道士。
“你是......道士?”少年看著清水的穿著,有點不太確定或是有點不敢相信的問了一句。
“正是。”清水面帶微笑的回答著少年的疑惑。
“你應該不是山竹觀的道士吧。”少女看著清水樣式很新的道袍說著。
清水疑惑,“怎么,這也有一個道觀嗎?”
“有啊!就是山竹觀!”那少女說起那道觀激動的站了起來,眉開眼笑的盯著清水,開口緩緩說道:“這個道觀本來存在很久了,也有幾個道士,但是一直沒什么人去過。直到三年前這來了一個......跟你差不多大的道士之后就變了樣了。”
少女說著,上下打量了一眼清水。
“來了一個跟我差不多大的道士?然后就變了?”清水聽得迷迷糊糊的,又繼續問道:“怎么個變法?”
“你進來的時候看見那道很大的石門了嗎?”少女明知故問,一臉驕傲的看著清水。
“看見了。”清水點著頭,心里想著這兩個孩子應該是怎么回事,于是謙虛的問著少女,“那上面寫著狀元府和探花村,是因為這里出過狀元和探花嗎?”
“當然啦!”少女激動的說著,手里還指著他們身后的一片竹林,“那個道士可厲害,一年時間就把兩個鄉試落榜的書生給教成當朝狀元。你說厲害不!”
“厲害!”清水聽完少女的話愣了一下,然后對著她說道。
那少女得到清水的認可之后又繼續說著什么,但是清水卻沒能聽進去。因為他早已將視線和思緒放在了他眼中的那片竹林山上。
剛才少女說的話對清水帶來了不小的震撼,他愈發的好奇三年前來到這片山竹林里道士。他到底做了什么,居然可以讓兩個鄉試落榜的人第二次居然直接考上了殿試前三。
“但是他現在不經常跟人講課了.......”
這是清水收回思緒聽到少女講的第一句話,這更讓他感到困惑,既然有這樣的本事為什么不繼續教下去呢?
“因為道長閉關了,說是想去悟長生和成仙的道法。”少女疑惑的看著清水,猶豫了一下,問道:“這世上真的有長生不死的神仙嗎?”
清水沒有回話,只是搖了搖頭。他深吸了一口氣:“你們知道那道人叫什么名字嗎?”
“名字不知道,但是他的道號叫青玄子。”少女對著清水答道。
得到那道人的名字之后,清水本想直接上那山竹林,但是他看到少女腳步靠墻而坐,低頭無言的少年也蹲了下來,開口讓他把手伸出來。
少年臉上因病纏身而無神的模樣看著清水一陣心疼,他為少年把著脈,皺著眉頭問了句,“你叫什么名字?”
“楊伯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