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鏈庫存與計劃管理:技術、方法與Excel應用
- 林夢龍
- 1208字
- 2024-03-14 17:01:12
第一節 企業的吞金獸——庫存
庫存是企業為了滿足未來需求的,不管是為了銷售、制造還是使用而持有的暫時放置的資產。
庫存有這么重要嗎?
如一家企業的年銷售額是100萬元,其中采購成本是80萬元,庫存成本是10萬元,管理成本是5萬元,那么這家企業的利潤就有5萬元,如表1-1所示。
表1-1

如果該企業希望利潤翻倍,提升到10萬元,在各成本比例不變的情況下,銷售額就要翻倍,達到200萬元,也就是銷售額要提升100%,如表1-2所示。即使在經濟景氣的情況下,一年內銷售額上升100%也是不容易的,如果經濟形勢嚴峻,就更加困難了。
表1-2

當然,也可以考慮削減采購成本,然而降低采購成本帶來的最大的風險就是商品質量的下降,這樣一來非常容易失去客戶,并最終導致利潤的下降;也可以考慮降低管理成本,如削減人手,可是裁員可能會使員工士氣下降,甚至導致一些優秀的人才離職。
然而,在銷售額不變的情況下,如果把庫存成本削減至銷售額的5%,就能使利潤提升一倍,使最終的利潤達到10萬元,如表1-3所示。
表1-3

比起增加100%的銷售額,庫存削減5%的目標顯然更容易達成。類似地,如果其他成本不變,銷售額也不變,而庫存成本提升的話,那么利潤就會下降了。
因此,削減庫存成本,是能夠產生可觀的利潤的。
當然,在現實的運營中,涉及的成本計算等更為復雜,但是無論如何,庫存成本必然是重點管理的一部分。所以說,庫存管理在現代企業中顯得無比重要。
在供應鏈運營中,庫存能夠為未來的需求提供足夠的支持,并促進供應鏈相關活動的產生。假如沒有相應的庫存,除了會喪失銷售機會,無法滿足需求,還會引發客戶的不滿。另外,如果庫存過剩,除了會導致倉儲、保險、稅費等費用的增加,還會占用大量的營運資金,降低企業的利潤。
從會計角度來看,庫存被視為一種資產,它是在生產經營中為消耗或銷售而存儲下來的資產,盡管這種資產本身具備價值,但是在被轉化成現金收入之前,這種資產始終是一部分企業資金成本,從而為企業經營帶來負擔。另外,這種資產在等待轉化為收入的過程中,存在著是否能夠順利轉化,或者轉化為現金時可能因價值損失導致資產貶值等問題,這些都是庫存的風險問題。
庫存情況如今已經常常被看作企業供應鏈管理是否足夠健康的一個關鍵指標,當一家企業持有大量的庫存時,意味著大量的資金被捆綁而無法得到有效釋放,會嚴重影響企業的運營。
庫存,甚至可以被稱為企業的吞金獸。
某些企業因此視庫存為萬惡之源,因為庫存不但無法給企業帶來利潤,還存在貶值損失的風險,占用的企業資金也無法進行運用,使企業失去投資其他領域的機會。雖然這一說法失之偏頗,但也明確指出了庫存作為吞金獸的危害性。
不過,庫存本身其實并沒有善惡之分。由于它在供應鏈管理過程中始終擔當著重要角色,在供給和需求之間起著維系平衡的作用,因此,把庫存看作積極因素抑或消極因素,是進行庫存管理的關鍵。
然而,要做到庫存的最優管理并不容易,它要通過多方面、多維度的分析,以及各種技術的交織運用,才能最終制定合適的決策,優化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