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 溫室氣體排放

1.3.1 全球溫室氣體排放

根據荷蘭環境評估署(PBL)2020年發布的數據,自2010年以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平均每年增長1.4%。2019年創下歷史新高,不包括土地利用變化的排放總量達到524億t二氧化碳當量,分別比2000年和1990年高出44%和59%,全球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6.8t二氧化碳當量。若包括土地利用變化排放的二氧化碳當量,全球總排放量高達591億t。

2010~2019年,化石燃料燃燒和水泥生產等工業過程排放二氧化碳,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72.6%,是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甲烷(CH4)和氧化亞氮(N2O)的排放占比分別約為19.0%和5.5%,還有2.9%的排放來源于氫氟碳化物(HFC)、全氟化碳(PFC),六氟化硫(SF6)等含氟氣體。

圖1-5所示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及主要溫室氣體排放量(1970~2019年)。圖1-6所示為全球溫室氣體(不包括土地利用變化)排放來源(2010~2019年)。圖1-7所示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部門分布(2019年)。

圖1-5 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及主要溫室氣體排放量(1970~2019年)

注: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不包括土地利用變化排放。

數據來源:荷蘭環境評估署:Trends in Global CO2and Tot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2020 Report。

圖1-6 全球溫室氣體(不包括土地利用變化)排放來源(2010~2019年)

數據來源: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排放差距報告。

圖1-7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部門分布(2019年)

數據來源:IEA。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化石燃料燃燒的二氧化碳排放數據,2019年來自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碳排放分別占43.8%、34.6%和21.6%,同樣熱值的煤炭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碳約是天然氣的兩倍。從部門分布看,電力和供熱、交通運輸、工業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部門,三者合計占85%左右。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排放差距報告2020》的數據,2010~2019年的十年間,前六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地區)合計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不包括土地利用變化)的62.5%,其中中國占26%,美國占13%,歐盟27國和英國占8.6%,印度占6.6%,俄羅斯占4.8%,日本占2.8%。按人均排放量計算,2019年全球人均排放約為6.8t,美國高出世界平均水平3倍,而印度相比世界平均水平約低60%。

圖1-8所示為全球主要排放國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2019年)。圖1-9所示為全球主要排放國(地區)及人均溫室氣體排放(1990~2019年)。

圖1-8 全球主要排放國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2019年)

數據來源:UNEP:Emissions Gap Report 2020。

圖1-9 全球主要排放國(地區)及人均溫室氣體排放(1990~2019年)

注:左圖為絕對排放量(單位:1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右圖為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噸二氧化碳當量/人),均不包括土地利用變化排放。

數據來源:UNEP:Emissions Gap Report 202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卓资县| 澄江县| 黑龙江省| 巨鹿县| 潍坊市| 同心县| 五台县| 天津市| 兰考县| 易门县| 龙陵县| 德钦县| 永宁县| 织金县| 元江| 石柱| 磴口县| 务川| 新竹市| 咸宁市| 桃源县| 鸡泽县| 山丹县| 修文县| 信阳市| 通化市| 巴青县| 长泰县| 新闻| 荥经县| 望谟县| 宿迁市| 庄浪县| 辽源市| 巩留县| 芦山县| 遵化市| 贵定县| 河间市| 获嘉县| 刚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