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會面試實用指南:規劃、策略與真題
- 宋明月等編著
- 1569字
- 2024-05-11 19:27:48
2.1.2 應聘者的需求
應聘者的需求,可以歸為以下三種類型:
(1)學習成長 職場上,職位與薪酬掛鉤,職位越高,意味著薪水越高。高管職位是多數年輕人奮斗的目標。大多數高管,都是從基層做起,付出無數的汗水和心血,還可能經歷人生若干次的跌宕起伏,一步一個腳印成長起來的。
在成長的過程中,至少要進行“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的修煉。
“硬件”就是證書,除了畢業證書外,還要有含金量高的專業證書,像國內的注冊會計師、中級會計師、中級審計師、高級會計師、高級審計師、稅務師等,國外的ACCA(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AICPA(美國注冊會計師)、CMA(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CIA(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等。
對那些有上進心的財務人員來說,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備考,是他們非常重要的一個需求。
“軟件”就是工作經歷,至少包含企業的知名度、職位和工作內容三項內容。
企業的知名度,就像我們常見的商標一樣,是品質和服務的保證。有過世界500強、年營業額上千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等知名公司任職經歷的,在職場上非常受招聘單位的歡迎,有的招聘單位甚至會直接寫在海報上。但知名公司畢竟數量有限,進入的門檻高。應聘者如果目前沒有條件進入,可以采用迂回戰術,把知名度稍遜的公司,或者有一定規模的公司作為跳板,等滿足知名公司的條件時再去應聘。
職位不僅決定著現在的薪資,而且是以后晉升的階梯。一個會計去應聘主管,肯定不如一個曾經的主管或者經理去應聘成功率高。跨越的級別越多,成功率就越低。讓一個會計跨越兩個及以上級別去應聘經理、總監或者總裁,不管他多么優秀,也很少能獲得面談的機會。向下跨越多個級別也是如此,讓一個經理、總監或者總裁跨越兩個及以上級別去應聘會計,大概率會被用人單位淘汰。
當前的職位,就是以后應聘更高職位的跳板。
工作內容的含金量與匹配度,會直接左右面試的成功率,不管是替代需求還是解決問題的需求。我們常說的上升空間,除了職位的上升高度外,還有工作內容的深度。財務部門含金量高的工作內容有成本、預算、稅務籌劃、內控、合并報表、主導或者推動上市等,這些工作內容不僅需要深厚的理論功底,而且需要豐富的實戰經驗,對綜合素質要求很高,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成長起來也比較快。候選人除了要考慮當前的工作內容外,還要重點關注有沒有調整至這些崗位的機會。
“硬件”和“軟件”是顯性的,可以在簡歷上用文字表達出來。簡歷中亮眼的軟件和硬件,作為過硬的敲門磚,能讓候選人降低在簡歷初選環節被淘汰的風險,獲得更多面談的機會,提高成功率。
(2)薪資 人作為社會的主體,要生存和發展,要衣食住行,要贍養老人、撫養子女,這些都依靠財富支撐。“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勞動者通過辛勤勞動創造價值,并獲取相應的報酬。然后通過消費來帶動需求的增長,可以促進社會經濟的良性循環。
具體到微觀的某個經濟體,能獲得多少酬勞,是由諸多因素決定的,不同的地域、行業、企業、崗位等,酬勞有很大的差異。即使是同一個企業的相同崗位,薪資存在差異也是很常見的。對應聘者來說,爭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無可厚非。所以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當然是薪資越高越好了。
(3)特定目的 這里的“特定目的”是中性詞,非褒非貶,完全是正常的需求。有這類需求的應聘者往往對薪資并不是那么在意,而更關注招聘方的地域、工作量、工作氛圍、作息時間等某一個或者多個條件。供需有契合的地方,就有合作的可能。接下來列舉幾項:
1)目的一:照顧幼兒。常見于家里有小孩的應聘者。孩子在很小的時候,經常要去看醫生、打各種疫苗等,離家近、工作量不大、工作時間相對自由的工作,是這有這類目的應聘者的首選。
2)目的二:發揮余熱。“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退休人士大多有廣闊的人脈、豐富的職場經歷和人生閱歷,這些都是寶貴的財富。部分退休人士想要在職場上繼續發光發熱,就會兼任財稅教師、財稅顧問、獨立董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