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鐵橋三和贊先生

佛山鎮筷子大街。

這是佛山鎮最繁華的所在之一。

這里不僅僅是賣筷子的鋪面多,而且賣皮箱的賣蜜餞的賣線香的賣鍋碗瓢盆的賣蚊帳鉤門環柜耳乃至于銅扣子的也多。

鋪面多,自然人也多。

來來往往熙熙攘攘的人里面,這個站在街角處看上去并不如何起眼的人卻是可以一眼認出。

他就像一枚釘子。

堅硬的釘子,落在那里就像插到那里一樣,堅定不移。

面容也像鐵一樣,冷而且硬。

眼光落在李春初的大胡子上的時候,銳利如釘子般的眼中卻是泛起了溫暖。

李春初也笑了。

久別重逢的朋友怎么能沒有笑容。

“師父!”他抱拳道。

“梁坤。”李春初大笑著上前握住了他的手。“想不到在這里能夠見到你!”

“師父,我是聽鳳凰儀戲班的朋友說的,你來了佛山。所以特地來這里看看能不能找到你。這里有好酒。”梁坤道。

“這些你居然還記得!好!你帶路,帶我去喝你們佛山的好酒!”

“師父,我開了個武館,在佛山有分館,我大徒弟林福成在這里教拳,師父你跟我去武館吧,那里我有好酒。”梁坤道。

“呵呵!好得很吶!開得了武館,想必武功精進得緊。走,去你的武館看看。”李春初很高興。

“梁師傅,出來行下啊!”有一個清朗的聲音響起。

見前面一個身穿長衫的中年人正背著手笑吟吟地沖梁坤打招呼。

他的背后是一個看上去頗為氣派的藥鋪,上面龍飛鳳舞地寫著“榮山堂”三個字。

梁坤見得這人卻是面容一肅,抱拳道:“贊先生好!”

然后側身對李春初說:“這是本地詠春拳名家梁德榮,外號贊先生,武功好得很!”

李春初對梁坤的了解,當得起他贊一聲好的人,必然不凡。

梁德榮也微笑著朝李春初行了一禮,道:“這位道長好生器宇不凡,想來是得道高人?”

梁坤忙道:“贊先生,這位是我的師父,四川大俠李胡子上李下昌。我的洪拳就是李師父教的。”

李春初也回了個稽首禮,道:“想不到小小佛山鎮藏龍臥虎,剛聽梁坤說過,贊先生是詠春名家,貧道失敬了!”

梁德榮忙笑著道:“不敢當李大俠抬舉,梁某也就是練得幾下詠春拳強身健體、舒筋活血而已,哪里敢稱什么名家之說。小號就在這里,請李大俠和梁師傅進來說話,喝一杯清茶。”

李春初看了一眼梁坤便客套著走了進去。

梁德榮將他們引入到后堂,卻見后堂中擺著幾個木人樁,旁邊還架著一些兵器。除了普通的刀槍棍棒之外,比較少見的是有一對短刀,刀身輕,刀面窄,僅在刀口對下數吋處開刃,尖而鋒利,刀柄微曲,刀柄部份稍為向下微彎。

李春初一看,心中便是知道,這刀法是講求速度的,以手腕發力,轉動快,刺、標、啄、挑等用法為主,招法走凌厲狠毒一路。通常而言是江湖中女子高手近身搏殺的利器。

梁德榮見李春初盯著這一對短刀,便笑著取了過來,遞到李春初手上,道:“李大俠,這是本門的武器之一,叫八斬刀。”

李春初拿在手中掂量了一下,隨手舞了個刀花便放下了。道:“貴門拳法刀法都沒有領教過,不過從這刀上看來,貴門的武功必是走快捷近身一路的技法,這八斬刀最有威力是反手刀,一挑即到,一碰就反,一接觸就要借力跟上。實是一門短促近戰的好武功!”

梁德榮聽得不禁大驚,忙拱手道:“李大俠不愧武林高人,僅僅看了看這把刀便明白了本門武功中的竅要所在。著實厲害!”

李春初淡淡一笑,道:“贊先生謬贊了,貧道只是猜測而已,哪里敢說窺得貴門武功竅要!”他走過去兵器架上取了一條長棍在手,輕輕抖動了一下又放了回去。道:“貴門的棍法想必是脫胎于南少林的棍術吧?”

梁德榮的臉色都變青了。

李春初道:“也罷!這里沒有其他人,貧道說也無妨。贊先生的拳術武功想必是來自于南少林一脈的武功流傳,這棍法也是硬手棍法,兼具槍法的功夫,想必贊先生的四平馬不下于鉗羊馬吧?”

梁德榮面沉似水,道:“李大俠,你究竟是什么人?”

梁坤在一旁被嚇了一跳,正想站出來打個圓場。李春初卻道:“黃華寶、梁二娣二位師傅還好嗎?”

梁德榮二話不說,腳步向前一踏搶中線,踏中宮,一拳攻出,直打得空氣啪啪作響,直如海浪拍岸。而李春初只覺勁風撲面,咽喉之中有一種窒息之感。

這一下極快,快到連梁坤這個廣州府第一流的大拳師都來不及出手阻止的地步。

好純的功夫!李春初心中不禁贊嘆了一句。

李春初不閃不避,以拳對拳,雙手一個峨眉拳關手,拖住梁德榮的拳頭向外拽,卻只覺的梁德榮臂如螺旋,穿透力極大。

李春初心中一凜,知道是自己托大了。

對付梁德榮這樣的高手,本就不該讓他搶到先手。

剛剛有些僵持,卻見梁德榮貼身而上,肩窩骨節肌肉崩動,驟然發出短拳,顯然是發出了詠春拳中最為為人稱道的寸勁,化拳為標手,打向李春初的咽喉。

李春初腰如靈蛇,甩身擰開,掌如抹耳,橫拍而走,這是峨眉通臂拳中的摸耳走,腳下疾步向前,膝蓋頂向對方的下陰小腹。

這樣的動手不是搭手聽勁,而是比勝負分生死的較量,在這個時刻李春初也不敢再大意留手輕視對方了,所以招法都是又狠又毒的。

梁德榮不愧是一代宗師級別的高手,立刻馬步一壓,肘尖如毒蛇砸向李春初的膝蓋,標手化拳縮在自己喉嚨處,防御喉嚨、胸口一線。

這一下快捷得很,但卻失去了先手之利。

李春初膝蓋下落,拳走中宮,一個貫拳前擊,正中梁德榮的小腹。

梁德榮“嗨”了一聲,卻是將暗勁聚在小腹上,猛然放了出去,李春初的拳頭上宛如鋼針刺來,生疼無比。李春初皮膚毛孔上剛剛覺得疼痛,他拳上的暗勁也已發出。

畢竟李春初已經練到了化勁巔峰,已經是達到“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地步,靈敏快速。

兩個勁力一碰,吃虧的就是梁德榮了。

雖然梁德榮的暗勁勁力也是巔峰,但畢竟是肚子上發力,力量上還是遜色于李春初。

梁德榮“噔噔噔”倒退十幾步,重重地撞在了墻上,那墻上掛著一幅鏡框,搖晃了兩下,“啪”地跌在地上,四分五裂。

李春初甩了甩手,道:“好功夫,不愧是南少林一脈的高手!”

梁德榮這時候真的是臉色發青,自練成詠春以后他第一次吃這么大的虧。

他也一時說不出話來。

李春初道:“結骨盟心為兄弟,萬姓同來合一家。扶持明主登龍位,三呼萬歲受皇封。”他瞪著梁德榮道:“黃華寶師傅沒有收你進洪門?”

梁德榮眼睛瞪得溜圓,“你,你,你……”說話都結巴了。

“老子是四川金鉤李胡子,忠義總堂護劍堂護劍大爺。黃華寶的六點半棍棍法傳了你,怎地沒收你入洪門嗎?”

梁德榮“噗通”一下跪下,道:“桃花初開萬里香,久聞知訪洪忠良。天下英雄居第一,桃園結義劉關張。洪門青蓮堂弟子梁德榮參見護劍大爺。”

李春初扶起梁德榮道:“既然你是黃爺的門下弟子,怎么不和洪順堂合字?”

梁德榮老老實實地道:“黃、梁二位師父傳了武功,后來在黃師父六十大壽的時候才收我進了青蓮堂,我兩位師父都沒有再立山頭的打算,又因我家有產業,他們又年紀老邁,難以盡力,所以囑咐讓我等送了兩位師父終老之后,再行跟各山頭合字。”

李春初沉吟一下道:“那我問你之時,你為何不用‘海底’與我對切口,而是悍然出手?莫非你覺得在這里你殺得我們兩個后就不會被洪門兄弟尋出來?那時候可不是三刀六洞可以解決的了!”

梁德榮面如死灰道:“我,小人,現在其實只是洪門的少保,勉強只是內圍弟子,但卻沒和除了我師父以外的洪門弟子打過交道。只是想著李爺有可能是朝廷的人,更是害怕,怕李爺將我捉去,那我師父、我一家老小就都完了,所以便向李爺出手了。”

李春初道:“罷了!贊先生,你這幾天安排一下,我要見一見黃華寶和梁二娣兩位師傅。”

梁德榮抬頭看向李春初,眼中滿是不解。

李春初道:“沒別的意思,就是見一見,不管是哪個堂哪個山,都是我洪門天地會的人。我是總堂派過來廣東辦事的,如果可以,自然還是要收攏一下你們各個堂口散落在外,沒有合字的兄弟。”

梁德榮站起來拱手道:“屬下遵命!”

李春初道:“剛才那一下,贊先生沒事吧?”

梁德榮苦笑著解開衣袍,卻見衣袍上腹部一塊布竟是破爛不堪的,被暗勁的拳勁打得稀爛,而梁德榮的腹部也是青腫了一塊。

李春初和鐵橋三梁坤卻是長出了一口氣。

腹部青腫只是肚子上的肌肉受損,若是沒有青腫,則是麻煩大了,那勁力就已經打進肚子里面去了,分分鐘可能是腸子被打爛,內臟受到傷損,那就是性命之憂了。

梁德榮道:“多謝李爺手下留情。”

李春初沒好氣地道:“若是你不是一出手就想立刻將我打倒,我也不會出重手與你相搏,這出重手的時候,力量就不好把控了。幸虧你的功夫也算練到家了,要不然我還得后悔呢!”

梁德榮只好苦笑。

鐵橋三梁坤此時卻是問道:“師父,剛剛你和贊先生交手的功夫是哪一門的武功,這般厲害?”

李春初道:“梁老三,你又發了武癡性子。哪一門的武功都有厲害的地方,只有用對了地方,沒有絕對無敵的武功。”

他伸手拍了拍鐵橋三梁坤的手道:“我剛剛用的是峨眉拳里的招數。跟贊先生的詠春拳有些相似,都是女子創立的拳法,又稱玉女拳法,講究一個探、隨、逼、騙、頂、閃。讓、打八字法則。動作小、變化大,借力使力,以巧打人。而贊先生的詠春拳招式多變靈活、出拳短橋窄馬、擅發寸勁,近身搏擊,快速制敵,也是一門極為厲害的拳術。要不是贊先生剛剛心中過于急著將我制服拿下,恐怕我還未必能勝得了贊先生。”

鐵橋三梁坤雖然是個癡迷于武功的人,卻并不傻。

馬上聽出來師父是在給贊先生梁德榮面子和臺階。

方才兩人出手幾乎是生死相搏,而最后師父還可以在雙方暗勁對拼的時候留手,不下手打死贊先生梁德榮,可以說,已經在拳法造詣上勝過贊先生一籌了。如果換了是他自己的話,恐怕就要跟贊先生梁德榮拼個兩敗俱傷了!

鐵橋三梁坤忙點頭道:“師父說得是!如此說來,我的鐵線拳也有很多改進的余地了。”

李春初道:“你能自創鐵線拳,說明你的武功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我雖是你的師父,但也不敢說能夠指點你現在的武功,倒是現在我們都不是外人,你就在這里把你的鐵線拳給我們練上一練,也讓我開開眼界。”

鐵橋三梁坤笑道:“最好師父看完以后再教我幾招。”

李春初大笑道:“為了學幾招武功,你倒是憊懶得緊!”

鐵橋三梁坤緊了緊腰帶,跳到空曠處,扎二字鉗羊馬開始一招一式呼喝連連地練了起來。

這一看李春初方才明白,鐵橋三梁坤這拳法剛柔相濟、打法短橋窄馬近身貼戰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他已經通過這門拳法走了《少林洗髓經》里的腹式逆呼吸法,以聲發力,該閉氣時候閉氣,該發聲時候發聲,調息。

練拳就是在進行洗髓伐骨,鍛煉骨髓。

鐵橋三梁坤每一拳每一腳都要呼喝出“嗬、哈、咝、嗯、喲、嘿、咂、哇”的聲音。

其實就是道家修身養心時候,有規律地用聲音的震蕩來鍛煉筋骨骨髓。

《少林洗髓經》本就是假托達摩老祖總結的道家的養生法門。

呼喝的聲音是將身體上的筋骨皮膜、五臟六腑一起進行符合人身規律的輕微顫動,將所有的顫動發出的聲音對骨骼中骨髓進行震蕩鍛煉,提高身體造血功能的強大。

骨髓造血,是人身根本所在。

洗髓伐骨,就是把整個人的筋骨皮膜都鍛煉到如同猛獸一般強壯,一拳一腳的力量都會大得不可思議。

不過《洗髓經》在少林寺中都是秘傳的養生功夫,而且據說還失傳了。

鐵橋三梁坤是從什么地方學會的?

不過,這個呼喝也不完全是《少林洗髓經》的呼吸吐納音節的方式,應該是經過了鐵橋三梁坤自己改造過的。

只是,每一式的發音還是會起到調節五臟六腑,有序循環氣血,從而陰陽和合,能勁力達內外,獲得強筋健骨之效。

李春初是從洪門總堂看過少林寺《易筋經》和《洗髓經》的真本手抄本,對于這養生鍛體功法中的竅要比大多數練武的高手都更明白。

雖說鐵線拳的呼吸吐納不一定能夠比擬《洗髓經》中的洗髓伐骨的強大功效,但是勝在容易練習,長久下來的功效也不弱。

待到鐵橋三梁坤演練完畢鐵線拳的八十四式套路后,李春初不禁雙手鼓掌:“好!好拳法!”

鐵橋三梁坤卻是收了架子,笑道:“請師父指點。”

李春初走到他的身旁,道:“梁老三,你這鐵線拳在打法上走的還是南少林的路子,不過,你已經突破了打,而悟通了養生調息的方面,已經可以算是一代宗師了。我不敢說指點你什么,只是說說我自己的心得。”

他照例先謙虛了一下,不管怎么說,鐵橋三和贊先生都已經是宗師級別的人物,指點宗師,說出去豈不是笑話?他寧可把姿態放低,結交好兩個宗師高手,這樣洪門才能真正壯大,才會高手輩出。

他是要反清,又不是要登頂成為天下第一高手。

就算是要當所謂的“天下第一高手”也要是在反清成功,天下清平以后再追求的目標。

李春初道:“鐵線拳的確是近身搏戰中極為實用的武功,打法和練法都很厲害,正如詠春拳快捷且攻守兼備,體力消耗低一般,都是極有南拳特色的拳法。但是與詠春拳不同的是鐵線拳不能從小就開始習練,而是要有了洪拳功底才有可以練,不然臟腑如果柔嫩不全的孩童,反而會因此受傷。詠春則可以,因為詠春拳對練氣的要求沒有那么高,練得好可以以弱勝強,就是練得不好,普通女子也可以快速擊退男人的襲擊而跑掉,防身上面綽綽有余。鐵線拳硬橋硬馬,剛烈無比,如果有器械,是可以在戰場混戰中沖殺的。我以為,鐵線拳最好能夠配合棍槍之類的器械,則將是南少林武功中的一門絕藝!”

鐵橋三梁坤點頭道:“師父說得不錯,這鐵線拳本來就是我在白云山能仁寺跟覺因大和尚學了十年吐納內功后和師父你傳我的洪拳結合自創出來。器械我雖然學了不少,但是還沒有能夠跟我自身的拳法武功融在一起,所以還沒有去創。不過師父你說過學無止境,我再多學多練多體悟,說不定哪一天就再創一門武學出來了!”

這時候梁德榮道:“李爺,你說詠春有沒有再提高的可能?”

李春初笑笑說:“我覺得詠春拳其實是一門很厲害的拳術,自衛防身是極好的。如果可以的話我建議贊先生簡化其中的拳法變化,以長橋手配合側身近身直接控制對手重心根節處,破壞對手的架子,令其整體失去重心后以快打連擊的打法,或會有奇效。不過這是我一家之言,還未有仔細思慮過是否實用,請贊先生考慮一二。”

梁德榮點點頭道:“李爺說得在理,梁某當仔細思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谟县| 常山县| 岫岩| 永吉县| 宁河县| 乐业县| 孝感市| 山阴县| 易门县| 河南省| 亚东县| 马鞍山市| 镇巴县| 兴国县| 子长县| 分宜县| 当雄县| 开鲁县| 大竹县| 中西区| 汉沽区| 固始县| 伊川县| 梧州市| 博爱县| 洞口县| 苍溪县| 奉贤区| 星子县| 开鲁县| 木里| 外汇| 富平县| 高安市| 太谷县| 区。| 施甸县| 都江堰市| 司法| 吴旗县| 苏尼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