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篇
公共政策與政府創新

行為邏輯視角下政策試點的前世今“省”

——以成都市成華區萬年場時間銀行養老服務政策試點為例

簡婷婷 施露 魏亞玲 賀欣萌 余若菡

(西南財經大學)

摘要:為探索建立養老服務新模式,成都市老年協會借助政府購買為老服務項目,在市老齡辦的大力支持指導下,在92個村(社區)進行了為老服務項目一期試點。其中成華區萬年場華潤社區(后更名為雙福路社區)時間銀行模式效果突出、備受社會關注,并于2015年作為全市重點點位迎接全國老齡辦的檢查,成為“試點明星”。然而佳績之后,時間銀行的參與老人數量不增反降、時間存折一紙空文成為“壞賬”,試點項目執行受阻,于2019年初正式被叫停。本案例將深入挖掘試點過程中試點情景與主體行為變化,探究“試點明星”陷入困境的原因和未來政府應當為此類試點項目提供的支持。

關鍵詞:時間銀行;養老服務政策;政策試點

案例

一、引言/背景

據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成都市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全市戶籍人口的21.18%,老齡化水平居于本省各市前列。面對嚴峻的養老壓力,成都市積極引入社會組織參與養老,并于2012年向成都市老年人協會購買為老服務項目。為探索建立為老服務新模式,20個區(市)縣選擇確定了92個村(社區)進行為老服務項目試點。各種養老服務新模式爭奇斗艷,轟轟烈烈的試點大幕徐徐開啟。

2014年華潤社區老年協會W會長提出引用瑞士時間銀行的理念助力養老服務。時間銀行是一種社會互助模式,它的基本運作方式是:加入時間銀行的儲戶,將自己參與社區互助活動的時間記載在時間銀行的賬戶上,儲戶以后若想獲得他人的幫助,就可憑在時間銀行所儲蓄的公益時間獲得他人一定時間的幫助。在萬年場街道老年協會的大力支持下,依托社區已有的鄰里互助社為老服務小組,時間銀行鳴鑼擊鼓,正式營業。

二、案例正文

幕起丨試點啟動

這個銀行有點“怪”

在這所時間銀行里,低齡老年人和志愿者為高齡老年人服務,銀行記錄其幫扶時間。當存儲時間達到一定數額時,低齡老年人或志愿者可兌換相應禮品,亦可從中支取被服務時間。

“我是一名退休教師,一直以來,都是我負責記錄每一位志愿老人的時間,他們自己去幫助結對伙伴,拿著時間存折(如圖1所示)來,說做了什么事多少時間,我就給他們記上。每次老年協會舉辦完集體活動,我就挨著給每個參與的老人記好時間。這是我的存折,已經記滿一本了,這是加了頁的,都有180多個小時了。”

(摘自檔案員胡老師訪談記錄)

圖1 時間銀行存折示意圖

“結對子”與“集體活動”的組合拳

為了推進互助養老服務工作,老年協會將活動分為兩個板塊:“結對子”和“集體活動”。一對一幫扶是讓老年人自主選擇幫扶對象進行服務,每次幫扶時間計入時間銀行存折。2014年,雙福路社區形成一對一幫扶對象10余對。集體活動是由老年協會會員籌資舉辦的集體慰老活動。華潤老年協會的集體活動豐富,主動參與活動籌備的志愿老人的志愿服務時間也登記在時間銀行存折上。

“以前老人們集體活動參加的少,很少有人愿意主動來幫忙,每次都是我們幾個老黨員帶頭,不然沒人干,自從有了存折,參與的人比以前多了起來,活動效果也更好了。”

(摘自檔案員胡老師訪談記錄)

在“結對子”和“集體活動”的組合拳下,更多的人走進老年協會領取時間存折。

志愿服務不再“楊白勞”

曾經,志愿服務誰參與誰吃虧。這些觀念隨著時間銀行的出現,悄然改變了。

“為了讓老年人關系和睦、相互幫助和推動‘和諧樓院、幸福家庭、老人互助’活動建設,本人自愿簽訂本互助承諾書。”

(摘自《老人互助承諾書》)(如圖2所示)

圖2 《老年人互助承諾書》

2014年2月,社區老年協會制定《關于開展“鄰里互助”服務活動的倡議書》,呼吁老年朋友加入老年協會,參與鄰里互助,并制定《萬年場街道為老服務儲蓄時間銀行活動規則》(下稱《規則》)。該規則包含了互助服務的申請、受理、委派、時間存取、服務評價以及獎勵等內容。其中,服務評價是對志愿者服務的評價,服務時間被劃分為不同的等級,不同等級對應不同的獎勵。

就這樣,以一紙倡議書做宣傳,一張協議書做承諾,一份規則書做制度,一本時間存折做工具,華潤社區時間銀行為社區養老服務增添了新景象。

發展丨漸入佳境

“試點明星”引發社會關注

新穎的形式和豐富的活動使華潤社區時間銀行聲名遠播,2014年四川日報網對其的報道引發各大媒體關注(如圖3所示),多家媒體紛至沓來(如表1所示)。試點期間共被媒體報道14次,時間銀行模式在媒體宣傳下引發社會關注,對社區老年協會來說是一劑強心針。在老年協會的積極努力下,累積至2015年7月,華潤社區簽訂《養老互助協議》的有8 000余人,進入時間銀行儲備庫的達200余人,為老年人提供服務并記入存折的達52人。時間銀行不僅吸引了老年人參加,也吸引了轄區單位的員工、在校大學生以及其他青少年等新鮮血液加入。

圖3  2014年四川日報網報道

表1 時間銀行試點媒體報道統計表

“試點明星”面臨大考

2015年,華潤社區成為互助養老示范點,作為全市重點點位迎接全國老齡辦視察,被中央16家主流媒體采訪。為契合媒體報道,拔高試點成效,成都市老年協會示意成華區老年協會重視此次檢查,成華區老年協會當即與萬年場街道老年協會核實社區試點情況,對時間銀行存折登記不規范、時間記錄少、參與人數不達標的情況進行處理并完善相關材料,以迎接檢查。

(摘自胡老師訪談記錄)

此次考核得到全國老齡辦的高度贊揚,成都市政府對華潤社區撥付資金三萬元,為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服務建設提供支持。老年協會用這筆資金為服務點配置了四臺麻將桌和桌柜。試點工作在波瀾起伏中繼續推進。

試點工作“圓滿成功”

試點工作繼續推進,2016年12月,成都市老年協會W會長在老年協會第三屆八次理事會上宣布為老服務試點項目取得圓滿成功,接下來將打造第二期試點。多年來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時間銀行試點,是否就這樣結束了?

“成華區萬年場街道華潤社區老年協會,采用時間銀行方式,鼓勵老人結對幫扶。目前,第一期的92個點絕大部分已經進入常態化運行,這不僅成為基層老年協會的為老服務陣地,而且帶動、輻射和撬動作用明顯。養老幫扶第一期試點圓滿完成,為老服務活動更加深入。”

(摘自《成都市老年人協會三屆八次全體理事會工作報告》)

高潮丨無疾而終

2019年6月9日,華潤社區老年協會門口貼出一張通知:

老年協會經商量決定:為了關心回饋二、三期老年協會會員,特別為每位會員準備了一份禮物。請之前在二期入會的、現在居住在A小區和B小區的會員,憑會員證于2019年6月18至6月21日(下午14點至17點)到老年協會辦公室領取。

這份通知看來并無異樣。但老年協會會長解釋,此次購買禮品的資金是老年協會剩余的所有運轉資金。此次禮品發放之后,老年協會將不再組織集體活動。事實上,時間銀行存折的記錄自2019年春節便擱置了,每位老年協會會員35元的會費也并未收取。

自開展起一直順利的時間銀行互助養老工作為何擱置?已儲蓄的大量時間要怎樣兌取?為什么連老年協會的日常服務工作也陷入泥潭?頓時,疑竇叢生。

《規則》規定了對獲得星級的老人予以獎勵,但是自存折記錄以來,社區老年協會從未對服務人員按照規定進行評級,獎勵更是黃粱一夢,唯一一次的獎勵也未曾兌現。

“我早就超過100小時了,至今也沒給我評星級。再說了,獎勵都沒有,幾星級又有什么用。曾經有一次,給我們發了幾張按摩券說是獎勵,沒出幾個月按摩店就倒了,那個券現在還在家呢!”

(摘自胡老師訪談記錄)

更令人錯愕的是,連時間都是只能存不能取,某劉姓老人反映道:

“我的存折上有50個小時了,有天我臨時有事,想找志愿者幫我接一下孫子,去老年協會找人大家都推三阻四,還是胡老師心好,幫我去了。看來這時間存起來也沒用,后來我也不怎么參加了。”

時間成壞賬,存起來還有什么用?老人熱情受挫,試點工作將如何開展?

接力式服務難接力

在老年協會會長的組織倡導下,2015年底已建成由60多個會員組成的4個活動小組。然而,近年來值班人數從60多個降到30個左右,現僅剩下13個會員。

“不來值班的理由可多了,有的說自己年紀越來越大了,值不動班了;有的說家里有孫子孫女出生了,需要幫助帶孩子,走不開,反正就是人越來越少,最后值一天班給10塊錢大家都不愿意來,就剩我們幾個老干部。”

(摘自胡老師訪談記錄)

協會人數減少,接力式互助服務變成空喊的口號,現在進行幫扶服務的只剩胡老師。

“誰讓我是會長呀!從2014年開始就一直做這個檔案員,都這么久了有感情了。對我幫扶那三個老人也是,有事找我我都積極地去,不為啥時間存不存,就是有感情了,舍不得,能幫的就幫一點,趁著自己還跑得動。就是我今年70歲了,不知道以后有沒有人來幫助我啊!”

(摘自胡老師訪談記錄)

2016年底,志愿老人數呈負增長,華潤老年協會僅開展基本的集體活動,一對一幫扶項目停滯。試點明星輝煌不復。

試點明星的“生存危機”

志愿老人參與熱情不再,工作陷入困局。2017年,當時的社區書記重視老年協會工作并親任老年協會的會長,才使時間銀行取得佳績。然而新上任的書記對于老年協會活動態度冷淡,胡老師多次向其尋求幫助未果,得不到上級支持的試點工作陷入冰點。然而這還不是結束,2018年5月老年協會規章制度展示板被拆除,理由未明。隨后,時間銀行試點全面停止,胡老師開始思索老年協會活動的出路……

“老人不積極,社區不支持,連街道老年協會會長也聯系不上了,這工作還怎么開展,后來我聽說其他的試點早就停止了,我也就沒做了。”

(摘自胡老師訪談記錄)

據了解,成華區民政局從2019年以整頓為名暫停了全區老年協會的工作,具體的整頓內容、方式和期限未知。轟轟烈烈的試點大戲,無疾而終。

幕落丨遺憾收場

“我們這一輩的人啊,心好,無論有沒有回報,我們都愿意幫助別人,你們這一代的孩子就不一樣了,都沒有愿意為他人服務的心了。要想做時間銀行啊還是得政府出面,制定統一的規則,最好啊和咱們的保險社保信息什么的結合起來,這樣才可能有人愿意做,不然都是假的,存起來也沒得用,就是個數字而已。”

(摘自胡老師訪談記錄)

“服務今天,享受明天”——時間銀行助力互助養老新模式,是否有解?猶未可知。

思考問題

1.影響華潤社區老年協會進行時間銀行試點工作的外部因素有哪些?

2.不同試點階段,華潤社區老年協會的行為模式呈現出何種變化?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3.在群眾自治組織進行政策試點過程中,政府應當提供哪些支持?

案例分析

一、理論基礎與分析思路

本文以奧斯特羅姆的制度分析與發展框架為基礎,分析試點主體在不同行動場景下的行動模式的轉變。制度分析與發展(IAD)框架產生于公共池塘自主治理領域,制度分析與發展(IAD)的框架是一個相互嵌套的復雜系統,由外部變量、行動情景、行動者、互動、結果及其評價判斷等構成,其中外部變量包括生物物理屬性/物質屬性、共同體屬性和規則,行動舞臺主要由行動情景和行動者構成。該理論將行動舞臺作為分析焦點,行動者在行動情景之下進行互動,產生結果,結果可能與預期一致也可能不一致,行動者再根據評價標準對結果進行評價。

在本案例中外生變量包括試點項目本身屬性、試點主體與實施對象以及應用規則三方面。該因素對行動場景產生一定影響進而間接影響行為模式,在行為發展過程中影響恒定不變,本文將其視為常量,重點關注不同的行動場景如行政推動力、同級影響力以及社會關注效應等變量對行動主體即社區老年協會的行為模式的影響。由于上述變量在試點不同階段影響力大小不同,在不同主導變量的影響下表現出爭先式與模仿式并存、壓力式轉變為共謀式、從象征式變為偽動式等不同試點行為模式,具體分析框架如圖4所示:

圖4 理論框架分析

二、影響試點主體行為變化的外部因素分析

(一)自然屬性: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本身的缺陷

時間銀行是一種社會互助模式,廣義的“志愿服務時間銀行”是指各年齡段的人參與志愿者服務活動積累服務時數,當自己需要別人提供服務時可享受同等時數的免費服務。狹義上的“志愿服務時間銀行”是指低齡老人參與為高齡老人提供服務的活動,積累服務時數,從而確保自己年老時也能得到其他人的幫助。時間銀行是以低成本養老模式應對我國養老難題的可試性方案,最早在美國、瑞士、日本等國家取得了成功,同時上海、南京等于21世紀初便開始試點運行,但現有的成功經驗主要集中于瑞士、美國等高福利國家,我國最早的時間銀行已產生“壞賬”導致“破產”,有關學者分析當前時間銀行的發展面臨通存通兌、信息化程度不高、持續性不足等問題。除此之外,時間銀行的理念與社會習慣之間存在先天矛盾,在社會習慣中,志愿者參加志愿活動應當以不求回報的精神自愿為他人服務,然而時間銀行制度設計以“有付出就有回報”的等償原則為基礎,將時間銀行與志愿服務結合,顯然與志愿者參與的習慣(做好事不求回報)不相符合。理念間的抵牾,一方面削弱老人主動參與意愿,另一方面由于社會文化約束,已參加的老人即使有需要都難以提取所儲蓄時間,導致時間“只存不取”,最終變回一種純粹的志愿活動,違背互助養老的初衷。

(二)共同體屬性:執行主體能力不足與實施對象發展困難

試點主體是指負責組織落實政策試點的人員和組織,主要包括執行人員的自然人屬性,如年齡、經驗、知識層次等,以及試點組織的組織屬性,如層級設置、人員配備和獎懲條例等。試點主體是試點的直接實踐者,執行人員的素質以及執行機構的專業性對于試點效果有直接的影響。時間銀行試點由華潤社區老年協會承擔,從其組織屬性來看,老年協會是專為老年人服務的志愿組織,在執行養老服務方面具有專業性,與時間銀行助力為老服務目標相契合,由老年協會承擔試點工作具有可行性。然而目前其會員大多是退休老人,知識學歷、專業技能均有欠缺,互助幫扶活動基本停留于常規活動以及買菜、洗衣等日常活動,難以提供高齡老人專業型的護理服務,存在志愿服務業務性乃至志愿失靈的不良影響。

試點實施對象是試點的承載者,表現為某一群體、行業乃至地域等多種形式。應當選擇具有典型性條件、普遍性特點和綜合條件中等偏上的實施對象,同時還必須結合政策的內容考慮客體的背景文化、心理認同、發展階段等多方面的因素。本案例中華潤社區(后更名為雙福路社區),位于成都市成華區萬年場街道,屬于新型城市樓宇社區,社區交通便利、周邊環境優渥、管理設施完善,適宜老年人口居住。就老年人口比例以及素質而言具有實現低齡老人幫助高齡老人的人口條件,但是社區外來人口數量較多(約占總人口的一半),多元地域文化間差異、鄰里間的關系疏遠以及節假日歸鄉人口導致社區“空心化”等問題,使得試點工作面臨時間周期性的人力困難,難以持續。

(三)應用規則:身份、聚合與償付規則

應用規則是規范和約束行動者行為的規章和制度安排,奧斯特羅姆所提出的七種應用規則在本案例中主要表現為身份、聚合以及償付規則。身份規則規定身份的種類和數量,把參與者和容許的行為聯系起來,聚合規則決定了處于某一身份狀態的個體對結果的控制力,償付規則決定基于行為選擇而產生的結果所帶來的回報與制裁。在本案例中,時間銀行試點工作肇始于成都市老年協會承接政府購買為老服務公共服務項目,項目參與者在整個項目中的身份與行為表現為:成都市老齡辦為項目委托方,主要負責經費支持以及項目成果考核與驗收;成都市老年協會為項目代理人以及試點發起者,對上需協助老齡辦進行相關工作,同時對下需制訂試點方案以及對各基層老年協會試點情況進行考核與監督;街道老年協會是試點的發起者,需要對各社區試點進行統籌規劃;社區老年協會則是試點的主要實施者,負責具體試點工作實施并上報試點信息等。聚合規則體現在老年協會與政府部門之間的關系以及上下級老年協會間的權力關系,它決定行動者的權力以及所受的制約。老年協會作為社會組織,理論上與各級政府是平行主體,政府在名義上對老年協會不存在行政指令關系。然而,實際上政府以及社區居委會的老齡事務部門在老年協會登記備案、項目申請、年度檢查等事項上起決定性作用,老年協會的自主性受政府科層制結構影響。此外老年協會在上下層級間本應是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但由于下級老年協會在活動開展、資源提供上對上級存在高度依賴,上下層級之間演變出命令與被命令的關系。償付規則表現為試點工作的成果獎勵,試點工作的成本與收益比將影響試點主體對試點工作的積極性。為激勵試點工作開展,除基本項目資金外,成都市老年協會將為老幫扶項目工作與創優爭先活動結合,并以此作為考核優秀集體和個人的標準,規定試點的回報方式,借以激發積極性。

(四)行動舞臺與評估結果:行動場景變化下試點主體行為模式分析

行動者的行為隨行動場景的變化而改變,由此試點表現出不同的執行模式。對主體行為模式進行分析必須從行動舞臺著手,厘清構成其的所有變量。通過分析不同場景下的影響變量,可歸納出試點陷入困境的原因。

1.試點運行行動場景轉變

行動場景一:試點初建

(1)行政支持力度大

上級的行政支持能提供充足的信息、人力、資金以及政治資源,保障試點工作順利實施。支持力度大能激發下級主體行動積極性,并在一定程度上轉化為行政壓力。在試點初期,各部門高度關注時間銀行項目,街道老年協會在街道民政辦大力支持下在多個社區開展時間銀行試點,華潤社區主任親任老年協會會長,廣泛調動社區資源加以支持,并宣傳與號召志愿者加入,時間銀行試點工作實現了良好的發展。

(2)“互相看齊”的隱形競爭激烈

“互相看齊”的隱形競爭壓力主要源自同級主體間在上級政策激勵或考核壓力之下的相互比較與競爭。在成都市老年協會第一批項目試點中,與成華區老年協會同時開展試點的還有新都等20個區(縣)。各區(縣)都面臨著市老年協會依據養老工作模式創新成果對先進集體與優秀個人的考評。與時間銀行這一養老新形式同時出現的還有“幸福大院”“日間照料中心”等形式。可見,該試點的實施面臨極強的同級競爭壓力。

行動場景二:試點初見成效

(1)社會關注的激勵

社會關注是社會對行動者的行為有所感知并產生反饋的過程,觸發機制主要包括媒體報道、重大危機事件等。社會正反饋將激勵并強化行動者產生積極行為,反之則會產生消極行為。2014年時間銀行試點工作初顯成效,四川日報網據此刊發的報道《成都萬年場街道依托老年組織推廣》引發各大媒體關注,媒體報道總計高達14次,時間銀行工作以其新穎的互助形式、良好的實施效果收獲了社會的高度贊譽。社會的正向反饋激勵著老年協會繼續保持積極作為,不斷探索發展時間銀行活動新形式。

(2)行政壓力的強化

行政壓力主要來自上級所安排的行政任務、工作目標以及考核績效等。行政壓力強化將迫使行動主體改變當前行為模式以應對上級檢查從而避免被問責或懲罰。華潤社區于2015年接受全國老齡辦的檢查,來自中央的考核壓力,使得成都市政府、成華區委、街道辦、成都市老年協會層層動員,成華區委示意成都市老年協會協助華潤社區老年協會提前整理相關材料。

行動場景三:試點難以為繼

(1)行政推動力削弱

行政領導更替、領導者個人偏好不同是上級行政支持力度變化的主要因素。在試點后期,行政推動力削弱,試點資源直接減少。一方面,由于新一輪的社區居委會換屆,新上任的主任對時間銀行的工作并不了解也無興趣,來自社區的支持力度遠不如前。另一方面,時間銀行試點工作受全國老齡辦表彰之后,市老年協會便積極籌備二期試點,資金轉投入新項目,對一期試點的關注減少。上級行政推動力減弱,外部資源支持受限,華潤社區老年協會靠自身僅能維持基本活動,難以接續時間銀行互助幫扶工作。

(2)“隱形競爭”轉化為“相互模仿”

同級主體行為的變化是誘發行動者改變其行為的重要因素。出于從眾心理,行動者間常常因相互模仿產生趨同行為,轉變行為模式。在試點前期,各老年協會為爭優領先,紛紛探索互助養老新模式,呈現相互競爭態勢。然而在試點后期,當試點工作難以繼續時,同期其他社區的試點也陷入同樣境地并早已停止,在從眾心理驅使下,華潤社區老年協會也選擇暫停時間銀行相關活動。

2.“行動者—情景”互動下主體行為模式

場景一:爭先式試點與模仿式試點并存

爭先式試點指不同試點主體在試點初期利用自身資源積極探索發展試點項目,以期優先取得成效的高度競爭性試點行為。爭先式試點一般發生于試點初期上級允諾表彰激勵以及同批試點間激烈競爭的情景之下。在考核激勵與競爭壓力的雙重作用下,各試點主體先試先行,產生爭先式試點模式。同時由于初期政策模糊、結果不明,試點主體對于如何實施試點項目尚未有清晰認知和明確的操作方案,便產生模仿式試點,即試點主體基于提高試點成功率的考慮,在實施時對現有或曾經取得成效的模式采取模仿或照搬等復制性試點行為。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式最早源自日本,后廣泛運用于瑞士、美國等國家。萬年場街道正是借鑒瑞士的相關做法,引入時間銀行概念與互助養老模式相結合,探索出這一新模式。由此可見,在試點初期,行動主體呈現出爭先式與模仿式并存的試點行為模式。

場景二:壓力式試點轉變為共謀式試點

本文所指的壓力式試點指試點主體在行政壓力或社會壓力下選擇積極作為、消極作為或不作為等試點行為。試點前期,來自上級考核要求的行政壓力一定,變化的是多家媒體的高度贊譽帶來的愈發廣泛的社會關注,社會壓力增加。由于“霍桑效應”,社會關注的正面反饋誘發試點主體產生“必須成功”的心理,表現出積極踐行的行為,即壓力式試點。“共謀”概念由周雪光提出,所謂共謀行為是指基層政府與它的直接上級政府相互配合,采取各種策略應對來自更上級政府的政策法令和檢查監督。其行動主體拓展為代理方、監督方和委托方三者,共謀可界定為代理方與其直接監督者在委托方檢查試點成果時共同虛報或謊報的行為。全國老齡辦的檢查帶來更高層級的行政壓力,為突出試點成效、規避問責,政府與老年協會間彼此維護,產生提前準備迎檢以及建構資料的共謀行為,試點行為由壓力式轉化為共謀式試點。

場景三:從“象征”到“偽動”試點

從政策執行角度來看,象征執行是指基層人員在執行上級政策時敷衍塞責、表面執行的行為。究其原委,在于政策操作性不足、監督機制不健全以及資源無保障,這一歸因同樣適用于政策試點領域。所謂象征式試點是指試點方案不科學、試點資源無保障、行動人員不積極等導致試點難以繼續,試點主體僅象征性完成基本工作的行為。在時間銀行試點中期,由于行政領導更替、上級注意力轉移,行政支持減少,項目的運作費用僅靠老年協會的會員費用、日常收入維持,試點主體只能象征性執行部分幫扶工作。而偽動式試點則指表面執行、實則停滯的行為。試點工作后期,因為同期試點自行終止,老年協會也暫停試點工作卻并不向上級報告實情,維持表面仍在試點的假象。從停止一對一幫扶、減少集體活動到自行停止時間銀行所有試點工作,社區老年協會的行為從消極執行的“象征”式試點轉化為表面執行的“偽動”式試點。

三、政策建議

顯然,不同時期試點主體行為模式變化的主要影響因素分別是上級的評優激勵以及同級間的隱形競爭壓力、社會壓力進入以及行政壓力的激增、行政支持力度下降以及同試點間模仿行為。可以發現,政府行政支持以及各試點間的關系對主體行為影響明顯,試點工作的順利開展必須切實發揮政府的指導與保障作用。因此提出以下建議:

1.完善政策試點頂層設計

政策試點作為政策創新和制度創新的重要模式,對于推動政府改革有著重要意義。完善的政府頂層設計有利于推進政策試點的有序開展,尤其需從制度設計層面明晰政策目標、提高政策方案可行性、構筑多元考核指標體系、建立科學的考核激勵制度,從而構建良好的同級主體間關系,營造良好的競爭環境。

2.強化配套措施與資源保障

充足的資源配備與措施保障能夠減輕試點主體執行的壓力從而減少執行偏差的概率,因此要加大對試點主體的政策資源支持,包括多渠道拓寬經費資源,由基層政府組織試點或社會組織自主創新劃撥充足的試點經費,同時調動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公民的參與支持;為各試點單位配備充足的、專業的人力資源,避免實施過程中因人手不足導致的執行不力及因專業性不夠導致的執行偏差;提供信息資源,完善試點工作的指導、評估與反饋制度;給予充分的權力資源,上級行政部門應賦予試點執行者充分的權力,同時相關領導應當保持對試點工作的關注,給出積極正面的反饋。

3.保障政策實施的連續性

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往往會因為資金缺乏、領導更替等原因無法保證政策實施的連續性,這直接影響試點取得的效果。為確保試點的有效實施,須使政策前后一致。首先,前后任領導要加強工作交接,在工作職責、工作內容以及項目進展等方面做好交接;其次,要提高執行者的思想認識,使他們保持對政策的高度認同感。

思政元素

《行為邏輯視角下政策試點的前世今“省”——以成都市成華區萬年場時間銀行養老服務政策試點為例》思政元素解讀

參考文獻

[1]佚名.成都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成都市2017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齡事業發展狀況報告[EB/OL].(2018-05-22)[2019-04-06].http://cdll.chengdu.gov.cn/llwgzw/llxw/2018 05/22/content_aa2aed89575c4ded89c757 5f76fa0599.shtml.

[2]成都市老年人協會.成都市老年人協會三屆八次全體理事會工作報告[EB/OL].(2016-12-21)[2019-06-25].http://www.cdlx.org/detail.asp?ID=4144.2016-12-21/2019-06-25.

[3]李曉燕,孫林,方萍,等.我國“志愿時間銀行”問題研究:現狀、問題及對策[J].勞動保障世界(理論版),2013(1):94-97.

[4]滬首個居家“老幫老”模式遇硬傷愛心時間難提取[EB/OL].(2012-05-07)[2013-03-05].http://sh.eastday.com/m/20120507/u1a6536692_2.html.

[5]陳功,黃國桂.時間銀行的本土化發展、實踐與創新:兼論積極應對中國人口老齡化之新思路[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54(6):111-120.

[6]馮棟,何建佳.政策試驗的要件構成及其優化對策[J].行政論壇,2008(1):59-61.

[7]王群.奧斯特羅姆制度分析與發展框架評介[J].經濟學動態,2010(4):137-142.

[8]梁玉柱.老年協會“類科層制”的組織結構及其生成邏輯:基于深圳市四級老年協會的案例研究[J].黨政研究,2018(6):111-117.

[9]李文釗.制度分析與發展框架:傳統、演進與展望[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16(6):4-18,125.

[10]成都市老年人協會.成都市老年人協會三屆七次全體理事會工作報告[EB/OL].(2019-07-12)[2019-08-13].http://www.cdlx.org/detail.asp?ID=4143.2015.12.23/2019.07.12.

[11]周雪光.基層政府間的“共謀現象”:一個政府行為的制度邏輯[J].社會學研究,2008(6):1-21,243.

[12]申喜連.論公共政策的執行力:問題與對策[J].中國行政管理,2009(11):41-44.

[13]楊宏山.政策執行的路徑—激勵分析框架:以住房保障政策為例[J].政治學研究,2014(1):78-9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宁县| 云阳县| 阳江市| 得荣县| 龙井市| 宜兰县| 江津市| 衢州市| 德阳市| 霞浦县| 四川省| 伊金霍洛旗| 囊谦县| 河曲县| 克东县| 屏山县| 德州市| 宁武县| 珠海市| 安乡县| 吉林市| 承德市| 买车| 堆龙德庆县| 阿图什市| 呼图壁县| 南汇区| 马关县| 阜城县| 醴陵市| 满城县| 灵宝市| 汉源县| 大姚县| 长泰县| 九龙城区| 安庆市| 浦县| 陆河县| 宁安市| 秦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