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大學制度:本原特性、中國語境與完善路徑
- 謝凌凌 張瓊
- 853字
- 2024-05-23 14:08:25
1.4.3 研究內容
本書的研究對象是如何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問題?;谘芯康目傮w框架和思路,緊緊圍繞上述研究目標,本書的研究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基礎理論模塊。本書以西方現代大學建設理論為參照,但主要以制度理論和治理理論為基礎,為本書的研究尋求合理的理論支撐,并同時在大學文化與制度構建的比較中為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尋求價值支撐。相關的內容體現在以下三個子專題中。
子專題一:現代大學制度的范疇、歷史、演變(變遷)與影響因素;
子專題二:現代大學制度的中國語境與特定意涵;
子專題三: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的核心要素。
第二,宏觀分析模塊。本書將在“體制變革—民主參與—機制創新—和諧有序”的邏輯框架中,對中國現代特色現代大學制度的兩大規定性問題展開研究,即如何在高等教育結構或格局以及教育政策制定中充分體現中國特色現代大學的體制特質。相關的內容體現在以下七個專題中。
子專題一: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試點探索實踐;
子專題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歷史啟示;
子專題三: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國際國內比較;
子專題四: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治理結構優化;
子專題五: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權力規范運行;
子專題六: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創新資源配置;
子專題七: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開放服務創新。
第三,微觀分析模塊。本書從行為邏輯層次深入分析如何將中國特色的體制特質融入現代大學制度建構和完善的主題中。相關的內容體現在以下七個專題中。
子專題一: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內部治理結構的制度設計與完善對策;
子專題二: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創新體系建構及運行機制研究;
子專題三: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黨政學共治制度研究;
子專題四: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背景下完善教授治學制度的方向與路徑研究;
子專題五: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背景下學術權力運行風險與學術權力制度化建構研究;
子專題六:“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優化現代大學社會服務研究;
子專題七: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專項制度(黨政聯系人事、財務、決策咨詢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