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林業擁有豐富的林業資源和生態優勢,在深度貧困地區決勝扶貧脫貧攻堅戰中發揮了極大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許多貧困地區一說窮,就說窮在了山高溝深偏遠。其實,這些地方要想富,恰恰要在山水上做文章。習近平總書記認為,要把生態補償扶貧作為雙贏之策,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實現生態就業,既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又增加貧困人口就業收入。為此,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和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單獨或聯合出臺了100多個支持林業生態扶貧脫貧的政策文件或實施方案,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委和政府及其相關職能部門也出臺和完善了“1+N”林業生態扶貧脫貧攻堅系列政策文件或實施方案,建立了相對完備的林業生態扶貧脫貧攻堅政策體系和制度體系。進入2020年以后,廣西壯族自治區已經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今后需要考慮的是如何使扶貧脫貧攻堅相關措施與鄉村振興政策有效銜接,需要考慮的是哪些在扶貧脫貧攻堅戰中做出重要貢獻的政策需要繼續執行,哪些政策需要調整,還需要出臺哪些新政策等問題。

首先,本研究從林業產業扶貧、林業科技扶貧、生態補償扶貧、國土綠化扶貧四個方面系統梳理林業生態扶貧政策的政策體系。其次,本研究運用調研數據,將線性回歸模型與傾向得分匹配法相結合,分析林業生態扶貧脫貧政策對農戶家庭總收入的影響是否顯著。結果顯示:林業生態工程、林業產業、林業培訓等林業生態扶貧脫貧政策體系不僅對農戶家庭收入有正向影響,而且模型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與穩定性檢驗。進一步分析發現,通過實施在石漠化地區提供公益性崗位如生態護林員等林業就業政策,可以有效地、及時地解決廣西石漠化地區貧困人口就業問題并提高其家庭收入。但目前來看,還需要通過定向扶持、林業產業扶貧等方式讓老弱病殘類貧困戶家庭增加工資性收入和生產經營性收入,且林業生態扶貧可持續發展機制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然后,基于調研數據,本研究將層次分析法與因子分析法相結合,對林業生態扶貧政策的綜合效果進行了評價,其值為1.364 6,介于非常滿意與滿意之間,且偏向于非常滿意,充分表明林業生態扶貧對廣西石漠化地區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農戶對林業生態扶貧政策及工作認同度很高。

林業生態扶貧工作在脫貧攻堅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2020年既是我國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又是深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是構建林業生態扶貧政策與鄉村振興政策有效銜接機制的重要時刻。為進一步驗證林業生態扶貧政策與廣西石漠化地區鄉村振興政策的銜接程度,本研究選取了50個指標并運用層次分析法(AHP)與模糊綜合評價法對林業生態扶貧政策與廣西石漠化地區鄉村振興政策銜接程度進行系統性評價。結果顯示:35.89%的農戶認為林業生態扶貧政策與鄉村振興政策銜接非常好,且后續持續向好;22.62%的農戶認為林業生態扶貧政策與鄉村振興政策銜接較好;1.77%和7.66%的農戶認為林業生態扶貧政策與鄉村振興政策銜接非常不好和不好,但是占比較小;32.13%的農戶認為林業生態扶貧政策與鄉村振興政策銜接一般。綜上所述可知,目前隨著林業生態扶貧政策逐漸向鄉村振興政策轉變并與之銜接,林業生態扶貧政策與鄉村振興政策銜接程度呈現出日益向好的趨勢,各部門應該進一步加強溝通,促進其更好地銜接。二者接續狀態總體向好,但目前也存在產業興而不旺、生態景觀不夠精致、鄉風文明建設滯后、鄉村治理效率不高、科技支持力度不足等問題。

基于以上研究結果,為推進減貧戰略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兩者工作體系平穩銜接,本研究有針對性地探索與研究更加符合農村、林業草原、林農實際的2020年以后林業生態扶貧政策與廣西石漠化地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銜接機制。首先是要精神聚合:以精神動能統領鄉村振興與林業生態扶貧。其次是要堅持目標結合:實現廣西石漠化地區鄉村振興與林業生態扶貧戰略目標接續融合。再次是要堅持要素整合:實現廣西石漠化地區鄉村振興與林業生態扶貧各要素系統銜接。最后是要實現體系融合:實現廣西石漠化地區鄉村振興與林業生態扶貧機制有機結合。因此,我們認為應當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推進的原則,針對地區、鄉村發展基礎和階段的差異性,先行先試,逐步完成銜接。

在本書的最后,本研究提出了繼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推動林業產業興旺、傳承發揚森林生態文明、建設宜居生態環境、創新林區治理體系、夯實和鞏固林業生態扶貧成果的兜底保障制度基礎、完善法人(團隊)科技特派員制度等林業生態扶貧脫貧措施與廣西石漠化地區鄉村振興政策銜接等內容;從發揮各部門的領導核心作用、加強復合型人才培養、促進復合型人才潛力發揮、加大財稅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保障土地供應、加大科技支持力度等角度提出了實現廣西石漠化地區鄉村振興與林業生態扶貧機制的保障措施。

覃凡丁
2023年2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水县| 台北县| 嵩明县| 德格县| 哈尔滨市| 中西区| 鹿泉市| 会昌县| 乌什县| 沈丘县| 武夷山市| 墨玉县| 玛多县| 介休市| 迁安市| 扎兰屯市| 合江县| 潜山县| 深州市| 留坝县| 含山县| 渭南市| 思茅市| 西乌珠穆沁旗| 读书| 永吉县| 璧山县| 安徽省| 双桥区| 临汾市| 建昌县| 胶州市| 越西县| 永善县| 尤溪县| 邵东县| 嵊泗县| 牡丹江市| 波密县| 营山县| 濉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