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利權質押融資創(chuàng)新發(fā)展
- 梁怡
- 1281字
- 2024-05-23 14:26:10
1.2.3 專利權質押融資
1.2.3.1 專利權質押融資的定義
專利權質押融資指專利權權利人將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依法授予的專利進行質押,從銀行等金融機構取得一定的貸款,并在約定期限內(nèi)按照合約規(guī)定的金額償還本金及利息的一種債務融資方式。嚴格來說,專利權質押融資的外延應該涉及信托、資產(chǎn)證券化、轉讓、許可等一系列融資渠道和方式,但由于目前我國金融市場尚未完全開放且不成熟,相關金融政策和法律法規(guī)仍不完善,因此,在我國無論是學術界還是實務界都將專利權質押融資聚焦在專利權質押貸款這一較為單一的融資方式上來,專利權質押融資更多是指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的質押融資貸款。
1.2.3.2 專利權質押融資的特點
(1)專利權質押融資客體的非物質性。
專利權質押融資的客體就是專利權。不同于其他一般的物質性客體,專利權是一種知識產(chǎn)權,專利權里面包含關于該專利技術的信息。專利權是一種精神智力成果的存在形式,專利權人正是通過對這些信息的掌握,從而實現(xiàn)對專利的支配和控制,這種客體的非物質性明確不同于以一般物質性客體作為質押物的融資方式。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四十條明確規(guī)定了專利質權是一種權利質權,權利質權的客體都是具有非物質性的。
(2)專利權質押融資具有明顯的期限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四十二條明確規(guī)定發(fā)明專利權的期限為二十年,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調計專利權的期限為十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這說明所有專利權都是具有法定有效期限的,那么專利權質押融資也必定是有期限的,當一個專利不再受到法律的保護,那么該專利也就成為公共信息財產(chǎn),專利權人之前所擁有的權利也就不復存在,專利權都不存在了,就更談不上專利權質押融資了。
(3)專利權質押融資中的專利使用權的非轉移性。
對于一般的質押而言,標的物的轉移、占有是質權成立的條件,既然轉移和占有了,那么出質人就對出質物失去了控制權和使用權。但是在專利質押融資中,專利權人將其專利出質而進行融資后,專利權人不會失去對專利的使用權,因為如果專利權人失去了對專利的使用權,那么專利就會因為得不到實踐應用操作而不能轉化成為現(xiàn)實價值。同時,也會因為專利的停滯使用而導致專利價值的快速貶值。
(4)專利權質押標的價值為預期值。
傳統(tǒng)的質押融資,在設定擔保物權時,用以擔保的動產(chǎn)或不動產(chǎn)的價值是確定的,但是專利權質押融資時,其價值只是一個預期值,是質權人、質押人及第三方對專利價值的一個預期。訂立專利權質押合同的雙方當事人不但要對作為質押標的的專利權的獲得受益年限進行預測,同時也要對獲得這種受益所要承擔的風險進行預測。因此,作為質押標的物的專利權價值只能是一個預期值,這種預期還具有很強的主觀性。
(5)專利權質押融資的高風險性。
一方面,作為一種無形財產(chǎn),專利權的價值受到技術進步、市場需求、評估機構及評估方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與不動產(chǎn)質押相比,其價值波動更大。同時,專利權受法律保護期限的限制,超出法律保護期限其價值難以得到保障,這也造成了其價值的波動。另一方面,受交易平臺、信息不對稱、流動性及市場需求等因素的影響,專利的變現(xiàn)能力并不強,因此與傳統(tǒng)質押貸款相比,專利權質押融資具有高風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