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生態與文化遺產廊道構建研究
- 張玉蓉 鄭濤 樊信友
- 1508字
- 2024-05-23 13:51:50
1.2.2 研究內容
本書主要針對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生態與文化遺產廊道進行深入研究。本書在闡明遺產廊道相關基礎理論以及系統梳理國內外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對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生態與文化遺產廊道的構建基礎、空間布局、總體思路、要素系統、品牌塑造、生態保護及保障機制等進行理論及實證研究。本書共計13章,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第1章,緒論。本章主要介紹本書研究背景和意義,明確研究目的及內容,提出研究思路、方法及邏輯框架,最后闡述本書的研究特色與創新之處。
第2章,相關基礎理論與文獻綜述。本章對遺產廊道理論、區域空間結構理論、旅游功能系統理論等基礎理論進行分析,并對遺產廊道、旅游廊道、空間網絡等的相關文獻進行綜述。通過對已有國內外相關基礎理論及文獻的系統梳理,進一步明確課題研究的問題。
第3章,國內外遺產廊道典型案例的啟示與借鑒。本章對美國伊利運河,加拿大里多運河,中國大運河、絲綢之路等國內外遺產廊道進行案例研究,揭示其啟示作用與借鑒價值。
第4章,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發展的基礎條件及面臨的主要問題。本章從區域基礎、產業基礎、政策基礎三個方面闡釋了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的基礎條件,進而從五個方面揭示其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第5章,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生態與文化遺產廊道的構建根基及價值闡釋。本章明晰了廊道涉及的范圍,從自然生態資源和文化遺產資源兩個方面分析了廊道的構成要素,從文化價值、生態價值、游憩價值、社會價值、教育價值五個方面對廊道價值進行了闡釋。
第6章,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生態與文化遺產廊道空間布局的實證研究。本章依據點-軸開發理論的研究方法,以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11個省(直轄市)為研究對象,利用引力模型和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對廊道空間布局進行實證研究,提出廊道的發展節點、發展軸線和空間網絡。
第7章,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生態與文化遺產廊道構建的總體思路。本章明確了廊道的發展構思、總體目標與基礎原則,并從基礎層面、外延層面、規劃層面、交通層面和管理層面提出了廊道構建的推進路徑。
第8章,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生態與文化遺產廊道的要素系統。本章從生態保障、國家公園群打造和廊道景觀打造三個方面分析了自然生態系統,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兩個方面分析了文化遺產系統,從交通通達系統、廊道解說系統、公共服務系統三個方面分析了廊道支持系統。
第9章,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生態與文化遺產廊道的品牌建設。本章確立了廊道旅游品牌塑造與營銷的目標,系統構建了廊道旅游品牌體系,提出廊道旅游品牌整合營銷的策略。
第10章,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生態與文化遺產廊道的旅游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本章從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資源保護方面提出加強廊道重點旅游資源保護,從保護流域與旅游目的地水環境質量、重點旅游城市大氣污染物綜合控制、生態保護和監督三個方面提出建立廊道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機制,從加強旅游環境影響控制、推進旅游業綠色轉型、積極倡導旅游業綠色消費三個方面提出構建廊道綠色旅游發展機制。
第11章,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生態與文化遺產廊道構建的保障機制。本章提出從建立廊道旅游發展協調機制、健全廊道旅游發展協同機制、創新廊道重點區域旅游開發機制、完善廊道旅游發展保障政策、完善廊道旅游對外開放合作機制五個方面構建廊道發展的保障機制。
第12章,長江三峽旅游廊道的案例研究。本章闡明了長江三峽旅游發展概況,運用中心職能指數分析長江三峽各縣(市、區)在整個旅游網絡中的功能地位,運用引力模型構建長江三峽各縣(市、區)間的旅游聯系矩陣,分析了長江三峽旅游廊道空間網絡。
第13章,研究結論、研究不足與展望。本章對課題研究成果進行理論提煉和總結,得出課題研究結論,提出研究不足并對后續研究進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