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離二十一年,臘月初七。
晴空萬里,碧波澄澈。
慈云寺坐落城中繁華區域,背靠一片郁郁青山——即使寒冬臘月,依舊滿目盈盈。
曲折石階從山頂出發,穿過整個慈云寺,抵達門前的一處牌坊——上面掛著“慈云寺”的牌匾。
此刻臨近中午,虔誠香客越發多了起來,如湍急水流,將整個寺廟團團擁住。
人群中,有三人氣質格外醒目,一眼便能看出,不是尋常中人。
“早就想來寺內拜一拜佛祖,上一炷香,只是苦于沒有機會,今日不請自來,還望徐兄不要見怪。”
方墨略微拱手,聲音溫和。
方才來時,方凝秋便與他說起,將與徐遠澤同行一事。
對此,他倒是早有預料。
徐遠澤是郡守之子,官面人物。
通俗講,就是慈云寺的金主。
有他在,慈云寺的內殿必然會對他們開放——大概這也是方凝秋的目的吧。
徐遠澤聲音有些干澀,搖搖頭道無妨。
說話間,三人已經順著石階,進入殿前的一處廣場。
兩側樹木粗壯挺拔,光禿禿的枝干,有紅色絲娟垂落。
中央擺放著一尊巨大香爐,表面雕刻著各種繁復云紋,四周香客如云,香煙彌漫。
三人紛紛領了柱香,引燃,插在那尊香爐之上。
方墨身后,侍女琴琴亦步亦趨,眼神飄忽。
她是執意跟來的,只是沒想到,居然會在此遇到徐遠澤。
因此目光有些躲閃,不敢與其對視,害怕露出破綻。
這番舉止,倒是令方墨感到有些好笑。
像是看著業余的演員,進行著拙劣的表演。
廣場很大,香客左一堆、右一簇。
但在外的僧人卻是不多——大概都是在內殿修行。
“慧心監院!”
徐遠澤望向不遠處一位灰袍僧侶,突然開口。
“徐施主好久不見了,郡守大人還好嗎?”
僧人當先第一句話,便是與徐遠澤寒暄一番。
方墨打量著這位僧人,面頰凹陷,白眉白皙,臉色卻很紅潤,氣色很好。
對方笑容和藹,詢問三人是否直接前往內殿
徐遠澤還沒說話呢,方凝秋便率先出聲應允。
對此,方墨自然沒有異議——他本就是為了佛門心法而來。
只是,方凝秋的反應,卻是出乎他的意料。
他還是第一次見這位二姐,對某件事情這般主動上心。
至于徐遠澤,雖說被方凝秋搶先一步開口,心中有些不爽利。
但他本意就是直接前往內殿。
畢竟他的布置,全部都設在那里。
因此,也只是溫和笑笑。
慧心監院帶著三人穿過廣場,進入一間空曠大殿,隨后又穿過一條回廊。
沿著寬敞的石階,一路往上。
偶爾可見三兩僧人,從一側經過。
忽的,眾人腳步頓住,紛紛將目光投向對面——那一隊穿黃袍,背竹簍的僧人們。
他們表情肅然,目不斜視,步伐沉穩有力,沿著石階下山去了。
方墨偏頭看了眼,粗略估計有二十人差不多。
沿途一路,他還是頭一次見到,這么多僧人聚在一起行走。
慧心監院看出他們的疑惑,聲音渾厚,笑著解答:
“他們是寺內派去,救扶百姓的。”
“救扶百姓?”
方凝秋看向慧心監院。
方墨眉梢挑了挑,附近南一城失火,大批僧人涌入慈云寺,他倒是好奇,他們是哪來的余力“救扶百姓”的。
一行人繼續走著,慧心監院微微嘆息道:
“前兩日,白家莊失了場大火,燒毀了大半房屋,無數人流離失所,不知所蹤……
“我佛慈悲,不忍這等慘劇,發生在我等眼前,于是遣派了數十名弟子,下山救扶尚存百姓,同時誦讀佛經,超度往生亡魂。”
慧心監院宣了聲佛號,虔誠地朝著某處方向雙手合十。
徐遠澤覺得這個時候,自己應該說點什么,于是道:
“我父親本欲親自前往查看,無奈事務繁多,實在抽不開身。”
實際上,對于此事,那位郡守大人是原話是——
“近年天災不斷,國庫空虛,這種小事沒必要上報,壓下來就好,莫要給撫臺,以及陛下添堵!”
這話,自然是不會說出來的。
方凝秋淡淡掃了眼徐遠澤,沒有說話。
一路上,徐遠澤一直試圖找方凝秋搭話,奈何人家一直愛答不理,態度很是敷衍。
方墨心頭暗笑。
想必,也是對這個敗絮其中的公子哥,有些厭惡的。
剛剛算是段小插曲兒,幾人又行了兩刻種,隨著石階越發深入。
越過幾座鼓樓,途經蓮花清池。
那座莊重輝煌的殿宇,隱約可見。
那里是‘無拘寶殿’,那里,才算是是真正的慈云寺。
慧心監院面向眾人,目光卻著重落在方凝秋,以及方墨身后的侍女琴琴身上。
“慈云寺是佛門圣地,按理來說,是不允許女子進入的,但來者是客,貧僧理當歡迎,只是一些必要的步驟,還是不可免去的。”
說著,他喚來一位小沙彌,側耳吩咐幾句。
不一會,那位小沙彌便端著一張托盤回來,上面擺著紅底黃紋,像是絲綢與蠶絲縫制的袈裟,以及鑲嵌著玉石的五佛冠。
“二位女施主,內殿多有一些小小沙彌,心志不堅,意馬脫韁……還請披上袈裟,戴上五佛冠,再入內殿吧。”
慧心監院雙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詞。
這是什么理由……方墨很想吐槽。
佛門修的便是斬斷塵緣,拋去俗世七情六欲,本應視女子為紅粉骷髏。
怎么現在還有種,掩耳盜鈴的感覺了?
還是說,這慈云寺和尚修的,不是這些東西?
正想著,方凝秋已經將袈裟披上,正伸手,從小沙彌手中接過五佛冠。
甫一戴上,原本清冷似月下孤仙的方凝秋,氣質陡然變換。
變成了出淤泥不染,下落凡間的女子菩薩。
令徐遠澤有些意動了。
至于侍女琴琴,雖心有不愿,卻也將這些東西穿戴起來。
看著雖不如方凝秋那般驚艷,卻也還算順眼。
一切完畢,眾人隨著慧心監院一起,緩步邁入殿中。
大殿內部寬敞明亮,兩側屋頂開有氣窗,陽光透過排排孔洞。
光束中,塵糜浮動。
大殿內,最顯眼的莫過于那一尊蓮花座,以及座上盤膝而坐的莊嚴佛像,高三丈,寬一丈多,通體金燦燦的,光華流轉間,內藏神韻。
下方蒲團干凈整潔,幾乎沒有一絲褶皺。
兩側紅漆柱子上刻有對聯,是用梵文書寫的,字走龍蛇,入木三分。
方墨正巧能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