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7章 全家改制舊衣

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欞斜斜地灑進堂屋,陳超被一陣輕微的“噠噠“聲喚醒。他揉了揉眼睛,發現炕上已經空了,林小滿不知何時已經起床。那有節奏的縫紉機聲響從堂屋傳來,像一首勤勞的晨曲。

陳超披衣起身,輕手輕腳地走到堂屋門口,眼前的景象讓他不由得駐足——林小滿正全神貫注地踩著縫紉機,纖細的手指靈巧地引導著布料,額前的碎發被汗水微微浸濕,貼在光潔的額頭上。她的嘴角噙著一絲滿足的微笑,仿佛正在進行的不是枯燥的縫紉工作,而是一場令人愉悅的藝術創作。

“醒啦?“林小滿頭也不抬,卻能感覺到陳超的存在,“鍋里熱著粥,你先吃吧。“

陳超沒有動,反而走到她身邊坐下:“這么早就開始干活?“

“嗯,昨天接了王嬸家三條褲子,說好今天上午來取的。“林小滿終于抬起頭,眼睛亮晶晶的,“我算過了,這三條褲子能掙九毛錢呢!“

陳超看著她眼下的淡淡青影,心疼地說:“你昨晚做到幾點?別太累了。“

“不累。“林小滿搖搖頭,聲音輕快,“我喜歡做這個。“

正說著,劉玉英從灶房走出來,手里端著一碗冒著熱氣的玉米粥:“超兒,先吃飯。“

陳超接過碗,注意到母親的眼睛一直往縫紉機上瞟,眼神中混合著好奇和渴望。他突然想起什么,放下碗走到母親身邊:“媽,您想試試嗎?“

劉玉英像被看穿心思的小姑娘一樣,慌亂地擺手:“我哪會這個...老眼昏花的...“

“很簡單的,我教您。“陳超不由分說地拉著母親坐下,“小滿,讓媽試試?“

林小滿立刻會意,起身讓出位置:“阿姨,您試試看,我剛開始也不會,學了兩天就上手了。“

劉玉英半推半就地坐在縫紉機前,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撫過光滑的金屬機身,眼中閃爍著不可思議的光芒:“這...這得多少錢啊...“

“媽,別想錢的事,“陳超蹲在母親身邊,耐心地解釋,“這是咱家的了,您想用隨時可以用。“

他拿起一塊碎布,示范著如何穿線、如何踩踏板、如何控制布料走向。劉玉英學得很認真,布滿皺紋的臉上露出孩子般專注的神情。

“這樣?“她試探性地踩下踏板,縫紉機發出“噠噠“的聲響,針頭上下跳動,在布料上留下一行歪歪扭扭的線跡。

“對,就這樣!“陳超鼓勵道,“再試試,手穩住布料,慢慢往前送。“

劉玉英又試了幾次,線跡逐漸變得整齊起來。她臉上的表情也從最初的緊張變成了驚喜,最后定格在一種近乎虔誠的喜悅上。

“真神了...“老太太喃喃自語,“這比手縫快十倍不止...“

林小滿在一旁微笑看著,突然提議:“阿姨,要不您今天幫我把這些褲邊都縫了?我正好去趟自留地摘點菜。“

劉玉英眼睛一亮,隨即又猶豫起來:“我...我能行嗎?“

“當然行!“陳超斬釘截鐵地說,“媽您的手藝全村聞名,這縫紉機就是工具,關鍵還得看用的人。“

就這樣,林小滿去自留地干活,陳超則留下來繼續教母親使用縫紉機。令他驚訝的是,劉玉英學得極快,不到一小時就能獨立完成簡單的直線縫合了。

“媽,您真厲害,“陳超由衷地贊嘆,“比我學得快多了。“

劉玉英的臉上泛起一絲紅暈,像個被表揚的小姑娘:“瞎說...我就是瞎搗鼓...“

但她的眼睛卻一直沒離開縫紉機,手上的動作也越來越熟練。陳超注意到,母親的眼神中煥發出一種久違的光彩——那是一種重新找到自我價值的喜悅。

中午時分,林小滿挎著一籃子青菜回來,驚訝地發現劉玉英已經完成了兩條褲子的縫邊工作,針腳細密均勻,絲毫不比她做的差。

“阿姨,您太厲害了!“林小滿由衷地贊嘆,“這針腳比我的還整齊!“

劉玉英不好意思地笑了:“哪有...就是隨便縫縫...“

午飯時,劉玉英的興奮勁兒還沒過去,不停地念叨著縫紉機的好處:“這機器真神,一條褲子半袋煙功夫就做好了...要擱以前,得熬上大半天...“

陳超和林小滿相視一笑,都為母親的開心而感到欣慰。尤其是陳超,他已經很久沒看到母親這樣精神煥發的樣子了。

飯后,林小滿繼續趕制訂單,劉玉英則主動請纓幫忙處理一些簡單的縫補工作。婆媳倆配合默契,縫紉機的“噠噠“聲幾乎沒停過。陳超坐在一旁看著,心中涌起一陣暖流——這臺縫紉機不僅帶來了經濟收入,更讓家人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了。

下午,王嬸來取褲子時,對做工贊不絕口:“這針腳真密實!比縣里裁縫鋪做的還好!“

劉玉英站在一旁,臉上寫滿了驕傲。當王嬸問是誰做的時候,老太太竟然主動承認:“我幫著縫的邊...“

“哎喲!劉大姐還有這手藝呢!“王嬸驚訝地說,“以后我家衣服都找你們做了!“

送走王嬸后,劉玉英像是年輕了十歲,精神抖擻地回到縫紉機前,主動要求做更多工作。林小滿樂得輕松,專心處理一些需要技巧的精細活。

傍晚,陳超從地里回來,發現堂屋里的景象變了——縫紉機被擦得锃亮,旁邊多了個小竹筐,里面整齊地放著各種顏色的線軸和剪刀、頂針等工具。母親正戴著老花鏡,認真地在一塊藍布上畫線,林小滿則在旁邊指導。

“這是要做什么?“陳超好奇地問。

劉玉英抬起頭,神秘地笑了:“給你做件新褂子。“

陳超愣住了。記憶中,母親已經很多年沒給他做過新衣服了。不是不想,而是實在沒有余錢買布料。現在,這臺縫紉機似乎重新點燃了母親持家的熱情。

晚飯后,劉玉英沒有像往常一樣早早休息,而是繼續在燈下忙碌。陳超勸她別太累,老太太卻執拗地不肯停下:“就差幾針了...明天你就能穿上...“

夜深了,陳超躺在床上,聽著堂屋里傳來的“噠噠“聲,心中五味雜陳。那聲音持續到很晚,直到月亮西斜才漸漸停息。

第二天一早,陳超剛睜開眼睛,就看到一件嶄新的藍布褂子整整齊齊地疊放在枕邊。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來,布料散發著淡淡的陽光味道,針腳細密均勻,領口和袖口還細心地做了加固處理。

“媽熬到半夜做的。“林小滿輕聲說,眼中滿是感動,“連我幫忙都不讓,說一定要親手給你做一件。“

陳超穿上新褂子,大小正合適,布料挺括又不失柔軟。他走到院子里,看到母親正在灶臺前忙碌,背影瘦小卻挺拔。

“媽...“陳超的聲音有些哽咽。

劉玉英轉過身,看到兒子穿著新衣服的樣子,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合身嗎?“

“合身,特別合身。“陳超轉了個圈,“媽的手藝真好。“

劉玉英滿足地笑了,眼角的皺紋舒展開來:“有了那機器,做衣服快多了...我尋思著,把家里的舊衣服都改改,還能再穿幾年...“

當天,劉玉英像是找到了人生新目標,翻箱倒柜地找出所有破舊衣物,分類整理,計劃著如何改制。林小滿看婆婆這么有干勁,主動讓出了縫紉機,自己去處理一些手縫的活計。

陳超下地干活前,回頭看了一眼堂屋——母親戴著老花鏡,專注地踩著縫紉機,身旁堆滿了各色布料,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她身上,勾勒出一幅溫馨而充滿希望的畫面。

傍晚回家時,陳超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院子里晾滿了改制的衣物:蘭花的舊裙子加了一圈新花邊,林小滿的襯衫換了新領子,連那些破得不成樣子的舊床單也被拼湊成了幾個嶄新的枕套。

“這都是媽一天做的?“陳超難以置信地問林小滿。

林小滿點點頭,眼中滿是敬佩:“阿姨中午都沒休息,就啃了個窩頭...我從來沒見過誰學縫紉機這么快...“

晚飯時,劉玉英興奮地向全家展示她的“戰果“——不僅改好了所有舊衣服,還用碎布頭拼湊出了兩個圍裙和幾個布袋。

“這些布頭以前都扔了,現在拼一拼還能用...“老太太驕傲地說,“我算過了,光這些改制,就省下了做新衣服的錢...“

陳超看著母親臉上久違的自信和滿足,心中涌起一陣暖流。這臺縫紉機不僅改變了家庭的經濟狀況,更讓操勞半生的母親重新找回了持家的成就感和尊嚴。

夜深了,全家人卻都沒有睡意。劉玉英在燈下繼續她的“改制工程“,林小滿在一旁幫忙,蘭花則好奇地擺弄著各種顏色的線軸。陳超坐在一旁,看著這溫馨的一幕,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不是擁有多少財富,而是看到所愛的人眼中閃爍的光芒。

“超兒,你來試試這個。“劉玉英突然招呼他,手里拿著一件用舊軍裝改制的新褂子,“我看趙鐵柱穿的這個樣式挺精神...“

陳超順從地走過去,任由母親在他身上比劃。在油燈昏黃的光線下,他注意到母親的手雖然粗糙卻異常靈巧,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力量和精準。

這一刻,陳超突然意識到,這臺縫紉機喚醒的不只是母親的持家才能,更是她對生活的熱愛和希望。在那個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這種希望比任何東西都珍貴。

夜深人靜時,縫紉機的“噠噠“聲依然偶爾響起,伴隨著劉玉英滿足的輕哼。陳超躺在床上,聽著這美妙的聲音,知道明天的太陽升起時,這個家將會變得更好——不是因為有了多少新東西,而是因為每個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和位置。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电白县| 南昌县| 修水县| 乌拉特中旗| 营山县| 江西省| 大渡口区| 札达县| 武安市| 宣武区| 榆中县| 新竹县| 安岳县| 固始县| 长汀县| 丰宁| 府谷县| 河曲县| 永仁县| 大方县| 珠海市| 西青区| 天门市| 岑巩县| 杭锦后旗| 丹东市| 华容县| 波密县| 镇远县| 泌阳县| 冕宁县| 左贡县| 娄烦县| 玛多县| 邵武市| 广昌县| 轮台县| 自治县| 东兰县| 彭山县| 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