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購買縫紉機
- 重生1978,從打獵開始逆襲
- 泡銷
- 2859字
- 2025-04-15 21:38:23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剛剛爬上窗欞,陳超就睜開了眼睛。身旁的林小滿還在熟睡,長長的睫毛在臉上投下淡淡的陰影,嘴角微微上揚,似乎做著什么美夢。陳超輕手輕腳地起身,生怕驚醒她。
院子里靜悄悄的,只有幾只早起的母雞在咕咕叫著找食。陳超走到堂屋,從縣城買回了一臺“蝴蝶牌“縫紉機,烏黑發亮的機身,金色的“蝴蝶“商標,锃亮的腳踏板,在晨光中泛著迷人的光澤。
昨天從縣城回來時天色已晚,縫紉機只是簡單地擺在堂屋中央。現在,陳超才有機會仔細打量這個花了他一百五十元和一張珍貴縫紉機票的“大件“。他小心翼翼地撫摸著光滑的臺面,仿佛在撫摸一件稀世珍寶。
“哥,這是什么呀?“蘭花不知何時站在了門口,揉著惺忪的睡眼,好奇地盯著這個陌生的大物件。
“縫紉機。“陳超輕聲解釋,“以后嫂子可以用它做衣服了。“
蘭花瞪大了眼睛,光著腳丫跑過來,想摸又不敢摸:“就像縣城百貨大樓里擺的那種?“
“對,一模一樣。“陳超笑著把妹妹抱起來,讓她近距離觀察,“等嫂子學會了,給你做花裙子。“
蘭花興奮地扭動著身子,小手終于忍不住碰了一下縫紉機的轉輪,立刻像觸電般縮回來,咯咯笑起來:“涼涼的!“
父女倆的動靜驚醒了里屋的林小滿。當她披著衣服走出來,看到陳超和蘭花圍著縫紉機時,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睡意全無。
“這...這真是咱家的了?“林小滿的聲音有些發抖,手指緊緊攥著衣角,似乎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陳超點點頭,讓開位置:“試試?“
林小滿像夢游一樣走到縫紉機前,小心翼翼地坐下。她的手指輕輕撫過金屬機身,動作輕柔得像在撫摸情人的臉龐。當她的腳第一次踩上踏板,縫紉機發出“噠噠噠“的輕響時,一滴眼淚不受控制地滑落臉頰。
“怎么了?“陳超有些慌亂。
“沒什么...“林小滿趕緊擦掉眼淚,露出燦爛的笑容,“我就是...太高興了。“
劉玉英也被吵醒了,當她看到堂屋里的縫紉機時,手里的臉盆“咣當“一聲掉在地上。
“老天爺啊!“她三步并作兩步沖過來,圍著縫紉機轉了好幾圈,“這得多少錢啊!“
“一百五,加一張票。“陳超輕描淡寫地說,但心里卻在計算——這相當于普通工人五個月的工資,農村家庭可能一年都攢不下這么多錢。
劉玉英倒吸一口冷氣,手都有些發抖:“太貴了...太貴了...“
“媽,值得。“陳超扶著母親坐下,“小滿手藝好,有了這個,以后能給家里賺錢。“
正說著,院門外傳來一陣嘈雜聲。陳超走出去一看,好家伙!院墻外圍滿了人,都是聽說陳家買了縫紉機趕來看稀奇的村民。幾個小孩甚至爬上了墻頭的棗樹,伸著脖子往院里張望。
“陳超,聽說你買了縫紉機?真的假的?“趙鐵柱的大嗓門從人群中傳來。
陳超笑了笑,干脆把院門完全打開:“進來看看吧。“
人群“呼啦“一下涌進院子,把原本就不大的空間擠得水泄不通。當看到堂屋中央那臺嶄新的“蝴蝶牌“縫紉機時,驚嘆聲此起彼伏。
“天老爺!真是縫紉機!“
“還是'蝴蝶牌'的!“
“這得多少錢啊...“
婦女們擠在最前面,眼睛死死盯著縫紉機,有幾個甚至忍不住伸手去摸。林小滿已經調整好心態,坐在縫紉機前,拿出一塊碎布示范起來。“噠噠噠“的縫紉聲響起時,人群中又是一陣驚嘆。
“這么快!“
“針腳真密實!“
“比手縫強多了!“
陳超站在一旁,看著林小滿臉上掩飾不住的驕傲和喜悅,心中涌起一陣滿足感。他的目光掃過人群,看到了各種各樣的表情——羨慕、嫉妒、敬佩、不可思議...其中最刺眼的是幾個女知青的眼神,那里面充滿了赤裸裸的嫉妒。
“陳超,你哪來這么多錢?“一個陰陽怪氣的聲音突然響起。陳超轉頭一看,是胡德貴的遠房表弟胡三,正不懷好意地盯著他。
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所有人都知道胡家和陳超不對付,這個問題明顯帶著挑釁的意味。
陳超不慌不忙地從懷里掏出縣里頒發的獎狀:“縣里獎勵的,加上我打獵攢的錢。“他頓了頓,故意提高聲音,“怎么,胡三哥有意見?要不要去公社說道說道?“
胡三頓時語塞,灰溜溜地縮回了人群。村民們發出低低的笑聲,看向陳超的眼神更加敬佩了。
看熱鬧的人群直到午飯時分才漸漸散去。臨走時,好幾個婦女拉著林小滿的手,求她以后幫忙做衣服。林小滿一一應下,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有了這臺縫紉機,她不再是那個無依無靠的女知青,而是黃泥村少數會使用現代化縫紉設備的“技術人才“了。
午飯是玉米面貼餅子和昨天剩下的熊肉燉土豆。全家人圍坐在堂屋的方桌前,目光卻總是不自覺地往縫紉機上瞟,仿佛那是什么稀世珍寶——從某種意義上說,在這個年代,在農村,它確實是。
“小滿啊,“劉玉英夾了一塊肉放到林小滿碗里,“以后村里人找你做衣服,該收錢就收錢,別不好意思。“
林小滿點點頭:“嗯,我打聽過了,縣城裁縫鋪做一件襯衫收五毛,褲子七毛。咱們可以便宜點,襯衫三毛,褲子五毛。“
陳超在心里快速計算著:如果一天能做三件衣服,那就是一塊多錢,一個月下來就是三十多塊,相當于一個普通工人的工資了!這還不算修補和改衣服的收入。
“嫂子,給我做條花裙子吧!“蘭花眼巴巴地望著林小滿。
“好,等嫂子先練練手,一定給你做最漂亮的花裙子。“林小滿溫柔地承諾。
午飯后,陳超去院子里劈柴,林小滿則迫不及待地開始練習使用縫紉機。她先從舊衣服上拆下布料,練習直線、轉彎和各種針法。縫紉機的“噠噠“聲成了午后最動聽的樂章,引得路過的人忍不住駐足張望。
傍晚時分,第一個“客戶“上門了——王婆婆拿著一塊藍布,想給自己做件壽衣。
“小滿啊,婆婆活不了幾年了,就想走的時候體面點。“王婆婆顫巍巍地說,“這布存了十幾年了,一直舍不得用...“
林小滿連忙扶老人坐下:“婆婆您長命百歲呢!我這就給您量尺寸。“
陳超在一旁看著林小滿熟練地幫王婆婆量體、畫線、裁剪,最后在縫紉機上飛快地縫合。不到兩個小時,一件對襟盤扣的壽衣就做好了,針腳細密均勻,連王婆婆挑剔的老眼都找不出毛病。
“好閨女,手藝真不錯!“王婆婆摸著新衣服,愛不釋手,“多少錢?“
林小滿剛要推辭,陳超輕輕咳嗽了一聲。她立刻會意,笑著說:“婆婆,您給五毛錢就行。“
王婆婆從貼身口袋里掏出一個小布包,數出五毛錢遞給林小滿:“值!真值!“
這是林小滿靠縫紉機賺到的第一筆錢。當王婆婆心滿意足地離開后,她捏著那五毛錢,眼眶又紅了。
“怎么了?“陳超輕聲問。
“沒什么...“林小滿擦擦眼角,“就是沒想到,我也能賺錢了...“
陳超理解她的感受。在這個年代,在農村,婦女能靠自己的手藝賺錢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這臺縫紉機不僅是一個工具,更是林小滿獲得經濟獨立和尊嚴的開始。
晚飯后,更多的村民聞訊而來。有求做新衣的,有求改舊衣的,還有純粹來看稀奇的。陳超家的堂屋燈火通明,熱鬧得像個小集市。
直到深夜,最后一個客人才離開。林小滿累得手指發麻,但臉上卻洋溢著滿足的笑容。她數了數今天的收入——一塊六毛錢!這相當于一個壯勞力好幾天的工分了。
“累了吧?“陳超遞給她一碗熱騰騰的紅糖水。
林小滿搖搖頭,眼睛亮晶晶的:“不累!明天還能接更多活!“
劉玉英已經鋪好了被褥,催促大家休息。蘭花早就困得睜不開眼了,但手里還緊緊攥著一塊林小滿用邊角料給她做的小手帕。
躺在炕上,陳超聽著家人均勻的呼吸聲,思緒萬千。今天只是開始,這臺縫紉機將會給家里帶來更多的改變。而他,還會繼續努力,讓家人的生活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