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將軍百戰歸河洛,天子門前奏凱旋
- 漢家歌
- 陳二十三郎
- 3228字
- 2024-04-11 22:36:31
千里迢迢,從巴蜀到洛陽,陳霽的凱旋之路的終點被劉宏安排在夏門萬壽亭。
百官出迎,對于此舉的政治意義,群臣心知肚明,陳霽之于劉宏,便是一把利劍,插入到朝堂之中,但反之,也是束縛他的一道枷鎖,當這道枷鎖逐漸收緊,就難免升起猜忌之心。
萬壽亭前,劉宏站在天子的鑾駕之上,內心五味雜陳,當年剛剛即位的自己還在拜服在鑾駕之下,向太后與群臣表達自己的中興之志。
那個時候,有人譏笑,有人欣慰,有人不以為意,他們以為劉宏會像他的前輩們一樣,在外戚或是宦官的控制下,聽從太后的詔令。
也許是一飛沖天,也許是一落千丈,事實證明,劉宏是前一種。
但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心,劉宏還是劉宏,陳霽還是陳霽,但是兄弟二人的心是否如初,二人誰也不敢確定。
究竟是簡在帝心,還是僭越擅權,也不好下定義,至少,陳霽手中的力量,足以讓任何一個皇帝忌憚了。
夏門萬壽亭
這里是承載著二人初心的地方,劉宏擺駕于此,一則,這里是自己登基的象征,二則,陳霽最初的爵位,便是萬壽亭侯。
只是,當年的傀儡成為了至尊,亭侯成了都亭侯乃至更高的爵位。
“虹弟,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朕不是勾踐,但你,究竟是要做伊尹還是霍光,亦或是更甚的王莽呢。”
事實上,容不得劉宏不多想,隨著年歲的增長,如今不過要二十歲的他,竟然感到了疲憊。
四方皆定,劉宏開始了自己的享樂,在他看來,自己執政的八年來做的已經夠好了,內憂外患群臣處理的很好,他打算享受并把玩自己手中的萬里江山。
宋皇后越發的不得寵,何蓮與王瑩成為了宮中的紅人,宦官們爭搶著討好的對象。
劉宏對這些漠不關心,美人只要夠美,至于野心,他不相信一個婦人能有什么能耐。
不知不覺間,這一幕是何等的熟悉,劉宏當下的心理,與當初掌權以后漢桓帝,又有什么兩樣。
“萬事已備,摸清了虹弟的底細,朕也可高枕無憂,享受享受了。”
劉宏想起了宮中女子那千姿百態的媚態,令人黯然銷魂的身段與溫潤可人的玉體,劉宏的身軀一陣燥熱。
每一次陳霽征戰沙場的同時,劉宏都會與他并肩作戰,在他的后宮中征戰紗帳。
洛陽的百姓們看著這么大的陣仗,也遠遠地觀望著。
“聽說是度遼將軍陳霽凱旋回來啦。”
“真的么,就是潁川陳氏的那個陳霽么?”
“害,你這都老說法了,應該叫麟角國士,我告訴你,當初郭林宗給陳將軍這個評價的時候,我可就在旁邊,那個時候陳將軍還要我們與他一起中興大漢呢!”
旁邊的人看了看他,沒有羨慕,反倒是一臉嫌棄。
還一起中興大漢呢,人家陳霽做了度遼將軍,你跟我們都淪落在一起了。
“放屁,麟角國士都是十年前的老說法了,人家陳將軍可是被許靖、許劭兩兄弟共同給與了‘掌握璇璣,胸羅星斗,權衡日月,燭照乾坤’的評語。”
“對啊對啊,之前還聽說了太學和鴻都門學的士子都稱陳將軍為陳夫子呢,聽說大名鼎鼎的鴻門四句就是陳將軍所寫的。”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想起來都讓人熱血沸騰啊。”
“誒,那是陳將軍吧。”
百姓這邊一陣哄然,劉宏與文武百官也是望見了迎風招展的漢旗,陳霽與孫堅在最前面,昂首而來。
不多時,陳霽與將士們下馬,牽著戰馬徒步走來,陳霽大跨幾步,走到劉宏的鑾駕前叩拜。
“臣陳霽,幸不辱命,平會稽,南定交趾,退鮮卑,北獵匈奴,征西域,守備西南,賴陛下天威,仰諸公協力,仗將士驍勇,天下得安,百姓居樂,今凱旋而歸,特獻天下社稷圖奉予陛下。”
陳霽所贈給劉宏的這卷社稷圖可并非簡單的地圖,而是標記有繡衣使者的布局圖,陳霽之所以交上這個,正是要穩定劉宏的心。
有舍有得,即便將這種布局圖交給劉宏,也無傷大礙,繡衣認的是陳霽,只這一點,即便陳霽將繡衣交到劉宏的手中,他們最終會聽任誰的調遣,還猶未可知呢。
至少,陳霽有這個自信。
老一套的贊頌與粉飾太平后,文武百官也就有序散去了,陳霽也同劉宏返還德陽殿。
殿內
屏退了張讓和趙忠等一眾宦官與侍從,陳霽與劉宏誰也沒有率先開口,對視無言。
最后,還是劉宏開口道:“天下太平,仰賴虹弟之功。”
陳霽聞言恭敬一拜,對著劉宏回道:“若無陛下與諸公穩居中央,臣弟安能有此微薄之功。”
“出征兩載,虹弟卻是與朕疏遠了。”
“臣弟與陛下君臣之義,兄弟之誼好比天地長存,永不更改,又怎會因為兩年征戰而疏遠了呢。”
劉宏對陳霽所說微微一笑,揮了揮手。
“既然如此,虹弟覺得自己這次應該得個什么封賞?”
“家國之業,君臣之義,兄弟之誼,從何論起,霽都不應討封,如果陛下想要獎賞臣弟,那就讓臣弟卸下度遼將軍的職務,卸甲歸田,讓臣弟安心的與定卿公去屯田吧。”
為了緩解有些緊張的氛圍,陳霽開了個玩笑,對劉宏也很是受用。
“哈哈哈,朕道是虹弟出征兩載,歷經生死難免會性情大變,沒想到依舊是這般開朗,如此,朕心甚慰。”
“有功當賞,有過則罰,虹弟有功,安能不賞,不過臣弟既然有自己的想法,朕安能不滿足。”
“就在你侍中令之上,拜你為典農將軍,這樣吧,原本都亭侯的爵位也是不夠了,就再進爵為偃師鄉侯,如何?”
“臣弟只敢領典農將軍之職,至于爵位,還望陛下收回成令,臣弟另有所求。”
聽到陳霽的話,劉宏一陣恍惚,自己有多久沒有聽到這位自己的弟弟說有所求了,一時之間居然有些心軟,放下了不少戒備。
“哦?既然虹弟另有所求,大可說來,朕定當滿足。”
陳霽在心中長呼出一口氣,總算是讓劉宏的心放下了些。
實際上,陳霽與劉宏二人心知肚明,陳霽不會反,也絕不會反。
陳霽可以做伊尹、周公,也可以做霍光,但絕不會是王莽,他會是權臣,但不會是逆臣。
“眾將士與臣弟征戰兩載,勞苦功高,請陛下輕賞臣弟而重賞將士們,他們才是我大漢的中流砥柱。”
“哈哈哈——”
劉宏仰天長笑,直至現在,他可以確定,陳霽依舊是以前的陳霽,他沒有變。
劉宏自座上起身,連忙扶起陳霽,笑著說道:“方才種種,不過兄與弟相戲爾。”
“虹弟心系兄弟,朕心甚慰,這樣吧,朕現在就下詔。”
“虎威中郎將孫堅,進虎威將軍,封亭侯。”
“軍司馬公孫瓚、韓當、程普、黃蓋、祖茂,封討虜中郎將,拜關內侯。”
“軍司馬黃忠,封射聲校尉,拜關內侯。”
“校尉麴義,封平虜中郎將,其余將士,官進三級。”
劉宏大方的賞賜一番后,看向陳霽問道:“如此,虹弟可滿意?”
陳霽咧嘴一笑:“陛下所賜,臣弟必然滿意。”
陳霽的表情引來了劉宏的嫌棄,撇了撇手。
“說吧,你還沒交底呢吧。”
見自己的小心思被看穿,陳霽不好意思的一笑。
“陛下,既然免了臣弟的進爵,能否把這爵位賜給采兒?”
“采兒?你該不會說的是你的未婚妻吧。”
劉宏一臉震驚的看著陳霽,古往今來,給女子封爵的記錄卻有寥寥幾筆。
《白虎通義》:“爵主有德,封住有功。”東漢一朝對待女性“德”的重視程度遠超前代,但封爵也是照顧皇室女子。
陳霽這個請求,怎么說呢,有些無理取鬧。屬于是那種封也可,但不封也可,封爵難免會招引禍患。
“虹弟,你可想明白了,朕不能為你開此特例,女子有德堪封爵,即便你作為他的夫君立下蓋世之功也無濟于事,更何況你二人尚未完婚。”
劉宏一臉為難的看向陳霽,卻不料陳霽早有準備。
只見他一臉神秘的對劉宏說道:“待臣弟與采兒完婚,陛下自然就能為采兒賜爵了,至于這次,就算臣弟在陛下這里預留個位置。”
劉宏看著陳霽如同小狐貍一般的表情,連忙笑罵道:“都說你陳霽是忠貞無所求,現在看來不是如此啊。”
“臣弟也只有在陛下這位兄長面前才能如此,還是陛下厚愛,否則臣弟又怎能得到如此天恩。”
“好你個陳霽,照你這么說,反倒是朕的不是了。”
見陳霽還要解釋,劉宏立即打斷道:“滾滾滾,滾去與定卿公屯田去吧,你怎么說都是自己有理,真可沒空與你爭辯。”
你著急見你未婚妻,朕還急著臨幸朕的美人呢,話說回來,今天該臨幸誰呢,真是苦惱啊。
當然,劉宏也就在心里這樣想,見陳霽退下,劉宏也就匆忙的趕回后宮享受屬于他的“日理萬姬”去了,按照他的話講,朕多多留下龍種,免得像先帝一般絕嗣。
至于陳霽臨走前,交給劉宏的書信。
劉宏則留在興盡之后方才打開,上面赫然寫到——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海棠盟。
望著這短短的一句,卻讓劉宏為自己對陳霽的疑心生起了一絲愧疚。
弟不負兄,兄安能負弟,河間的海棠與碧桃,應當又盛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