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投資從入門到精通
- 合信島編著
- 682字
- 2024-04-25 18:31:54
一、7億人的投資選擇:基金
以前,人們見面都互相問一聲:吃了嗎?
現在,人們見面往往互相打聽:買基金了嗎?
從開始探索到人聲鼎沸,我國的公募基金[1](為便于表述,本書統稱“基金”)已經走過了將近30年的歷程。
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證券市場初步發展,在境外“中國概念基金”[2]的影響下,基金作為一種新的籌資方式被一些地方政府引入。2001年9月,隨著開放式基金“華安創新”的成立,基金這種全新的投資方式正式進入普通老百姓的視野。此后,各種類型的基金隨之涌現,且發展迅猛。2022年5月15日正值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了《2021年度證券公司投資者服務與保護報告》。該報告指出,截至2021年底,我國基金投資者超過7.2億人。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的2022年7月公募基金市場數據顯示,我國基金總規模突破27萬億元大關,基金產品總數也超過1萬只。
基金之所以能夠如此快速地被普通投資者接受,并成為一種投資手段,主要在于其資金募集方式和投資方式。基金是由基金公司設立的、面向社會公開募集資金并投資于相應證券資產的一種投資形式。在普通投資者看來,基金就是將自己手中的錢委托給基金公司去投資,投資者獲取投資回報,基金公司從中賺取管理費用,投資者和基金公司之間是委托人和代理人的關系。
普通投資者只需支付較低的費用,就能享受專業化的投資服務,基金也憑借這一優勢深受投資者的喜愛。經過近30年的發展,基金已成為近半數國民的投資選擇,穩定發揮著普惠金融作用,服務著大眾理財和實體經濟發展。
從生根發芽,到長成參天大樹,基金在我國的穩健發展歷程,既是行業不斷砥礪前行的結果,更是我國經濟社會和財富社會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