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團長一下變成了集團軍軍長,這爬升速度堪比火箭。
接到任命后,董方遠的頭都是暈的。
部下的數量從兩千不到,突然變成了四五萬人,瞬間翻了二十多倍,換成誰都得暈一陣子。
現在浙東的情況,完全是個意外。
董方遠招降各路民間武裝,原本只是為了完成攻入紹興府城、捉拿魯王朱以海的任務。
沒想到,短短數日,董方遠就招降了好幾萬軍隊。
按照董方遠原本的打算,等抓到朱以海之后,他就把所有的部隊都交出去,然后回去繼續當他的團長。
結果林浩文大帥的一紙任命,就讓他成了東海義軍陸軍第四軍的軍長。
更關鍵的是,董方遠還不只是集團軍的軍長,林浩文不是還說了嘛,同時也讓他暫時代理浙東地區的行政工作。
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說,他現在也兼任浙東地區的行政長官,放到明朝的官僚體系中,差不多相當于巡撫加僉都御史銜。對了,他還掌握軍權,那還得再兼任一個總兵。
這配置要是放在唐朝,那就是節度使的標配,絕對的封疆大吏。
一年前,董方遠還只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家里也是八輩貧農。
后來清兵南下,為了反抗清廷,他才加入張廣的義軍,跟著張廣一起反清起義。
沒成想這還不到一年,董方遠就完成了從農民到封疆大吏的逆襲。
當然,董方遠在接到任命的時候,也多次拒絕,說自己能力有限,擔任不了此等大任,但是林浩文直接駁回,說他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這種事林浩文也不是第一次干了,之前選丁兮當教育總長的時候他也是這樣,直接就是一句話,組織已經決定了,這個職位必須要你來當。
不過和教育總長比起來,浙東地區軍事行政一把手這種封疆大吏,自然是更加位高權重,而且這個人選一旦有失,可能直接動搖全局。
因此,這個職位的任命絕對不能隨便,肯定要經過慎重考慮。
林浩文之所以最終選擇了董方遠,第一,就是他的忠誠。
在去年跟著張廣起義時,他就一直表現的忠勇無比,甚至最后清兵拿女兒要挾他,他也不愿意出賣他的張廣大哥。
這樣的人,放在哪里都是可靠的。
第二個原因,就是董方遠的能力。
這一點林浩文此前也沒想到,原本他只把董方遠當成一個普通的農民軍出身的軍官來看待,能當個團長,管好手下千八百人就可以了。
這次赴浙東執行抓捕朱以海的任務,林浩文派董方遠去,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因為這個人可靠,就能力而言,董方遠之前的表現也并不算突出。
可是,在任務出現重大挫折的時候,董方遠居然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性,招降并收編了上萬人的隊伍,一舉攻破紹興府城,還用計謀順利拿下了逃跑的朱以海。
從招降部隊,到戰前謀劃,再到最后的指揮作戰,一切過程有如行云流水,
一群新招降的部隊,情況很復雜,裝備水平以及戰斗力都有很大差別,后勤補給也相當麻煩,但是在董方遠的指揮下,所有的部隊各司其職,沒有一絲的混亂。
這充分說明,董方遠的實際軍事指揮能力,遠遠不止一個團長,師一級乃至集團軍級別的作戰,他都能游刃有余。
還有更關鍵的一點,那就是戰后的社會秩序恢復,還有民心的安撫,董方遠都做得非常到位。
戰前董方遠就嚴令部下,不得濫殺無辜,不得干擾百姓,不取民一針一線。
攻占紹興府城后,董方遠也迅速恢復了秩序,戰后第二天,紹興府城里的商鋪就正常開業了,百姓生活也迅速恢復如常。
其實對一個指揮官來說,下達類似這樣的命令并不難,難的是部下軍隊能夠聽你的,令行禁止。
如果軍隊人數比較少,或者是自己帶了多年的嫡系部隊,那還好說。
然而現在董方遠面對的可是一群剛剛收編來的“雜牌軍”,數量有好幾萬,情況更是要復雜得多。
可是董方遠就是做到了,讓這支幾萬人的“雜牌軍”令行禁止,完好得執行了他的每一條命令。
事后就連林浩文都有些好奇,董方遠是怎么做到的。
董方遠卻只是憨憨地一笑,說他也全都是學著林大帥,把林大帥當年打進蓬萊縣城時做的事又做了一遍而已。
在收編浙東各種武裝的時候,新的部隊一到,董方遠就會親自向部隊全體成員做簡短的動員。
董方遠的動員講話不長,但卻非常切中要害。
首先董方遠會事先熟悉前來投靠的每支部隊,特別是他們在反清戰場上的戰績。
開始動員后,董方遠就會以這些部隊對清軍的戰績入手,夸他們如何英勇,是好樣的,很快就會把部隊的情緒調動起來。
而后,董方遠會進一步,把東海義軍的各項政策簡要講給部隊的士兵們,特別是針對底層百姓的那些,諸如土地公有,并且給農民分地等等,引起了大量底層出身士兵的共情。
最后,董方遠會把魯王朱以海政權各種不做人的事情講一遍,激起士兵的怒火,最終讓部隊情緒達到頂點,振臂高呼,要跟著東海義軍干。
經歷了董方遠的初步動員,前來投靠的各路部隊幾乎都像換了個人一樣,士氣高漲,對董方遠的命令也能做到令行禁止,這才有了后面一切的基礎。
聽完董方遠的敘述,林浩文對他的信任又增加了幾分。
看來,董方遠不僅是個優秀的軍事干部,同樣也是個優秀的政工干部。
總結一下,董方遠這樣的人,各方面能力都很強,而且講義氣,忠誠度也很高。
這樣一個人,放在哪都是寶貝,如果不能大力任用,那就是他林浩文識人有問題。
董方遠唯一的問題,可能就是他的文化水平不高了。
這也不能怪他,在這個年代文盲率超高,特別是對于普通百姓。
作為底層農民出身的董方遠,小時候根本也沒有太多機會讀書,能認幾個字就算不錯了,與那些書香門第的大戶人家自然比不了。
不過這也耽誤不了什么,林浩文已經指示登州軍事學院制定了培訓計劃,專門針對東海義軍這些沒怎么讀過書的軍官,特別是高級軍官,展開文化普及。
總之,一切按部就班。
四月二十三日,東海義軍陸軍第四軍在紹興正式組建,董方遠出任首任軍長兼組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