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細致入微
- 相親失敗后,二次元老婆找上門
- 宅仙人喲
- 2049字
- 2024-04-04 13:02:32
三個多小時后。
在北條美代子的親自指點下,曹靜靜對這道回鍋肉的理解,漸入佳境。
“美味……”曹靜靜品嘗自己新做出來的一份,不由動容!
因為……
耗費的時間并不太長。
她就是按照最新的回鍋肉食譜,做到第三遍。
味道已有昨天吃到的林天做的回鍋肉八九成的程度。
不是曹靜靜天賦異稟。
而是,北條美代子這份新食譜,更加細致入微。
這一份明明就是中餐回鍋肉食譜,卻制作的如同法餐食譜一般詳細。
中餐食譜一頁紙,法餐食譜一本書!
法餐中的頂級餐廳廚房,一道菜的烹調過程……可以出一份手冊!
雖然,書的厚度,很多是靠著拍照的圖片,堆起來的,不像想象中那么大部頭。
即便是如此,法餐食譜內容也是極其詳盡,每一個步驟,都盡可能的事無巨細的詳盡。
那種做法的好處,一旦料理食譜成型,都按照標準規范進行一絲不茍的執行。
即便是一些廚藝差一點,中級廚師、高級廚師,也是能夠因為食譜而發揮出堪比特級廚師的實力。
當然,這些食譜,也是很多的高級餐廳和核心商業機密。
有些嚴格管理的餐廳,廚房都是分開的。
普通廚師在一個廚房,做一些沒有保密價值的菜。
至于,食譜需要保密的招牌菜,則是在另外的廚房,只有心腹嫡系,才能掌握流程。
對自己的核心技術嚴格保守,非常自私,不愿意被人學去了,這才是所謂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絕非無私奉獻,而是自私排外,手藝就是立身之本,就是一切。
工匠精神,跟現代科學,本身就是背道而馳的。
科學是更多人學習,推陳出新。
而自古以來的工匠,無論怎么美化,都是寧可手藝失傳,也不愿意輕易把吃飯的手藝,被外人學去了。
古代中華家的各種領先時代的技術,很大程度上,就是被這種工匠精神,嚴格保密。
就如,醬油這玩意,種花家發明了應該是幾千年的歷史了。
但釀造醬油這種技術,在古代一直就屬于高科技,外人很難掌握到醬油技術的真傳。
四書五經之類的知識,隨便傳播,甚至鼓勵。
但是……其實能賺錢的技術,在古代擴散的并不是那么快。
比如,別說其他文明學到醬油工藝了,就連東南亞一些鄰國跟種花家,鄰居了幾千年,都沒有學會醬油技術。
東南亞真正會造醬油,還要等到近代,一些下南洋的華僑把技術帶到東南亞。
即便是,《齊名要術》之類的古籍,早就介紹了醬油的釀造工藝。但這些流傳于世的工藝,也是版本比較落后的醬油制造方法。
像是霓虹,其實比較走運,似乎古代種花家很多技術,沒太考慮對霓虹保密。
比如,大致是唐宋時期,醬油就傳入了霓虹,初期是僧人寺廟掌握了醬油技術。算是……佛教傳入霓虹的副產品!
然后,經過千年發展,霓虹會釀造醬油的,依然是極少數的。
很長時間,甚至是寺廟壟斷,醬油釀造這種暴利產業。
會釀醬油,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依然是霓虹市井中的一種暴富、煉金術一般的技術。
一堆民間商人都把研究如何釀造醬油當作發財的捷徑,某段時期,無數人在重復造醬油。
霓虹在唐宋時期就會造醬油了,為啥近代又出現很多人在研究造醬油?
原因也不復雜,就是工匠精神,會造醬油的寺廟和醬油商人,會對自家掌握的技術保密!
其他想要學會造醬油,可不就得搜集古書,通過古書上的造法,復刻乃至于改進。
一直到味精發明之后,霓虹民間的醬油狂熱的創業潮,才算是落幕。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之后,霓虹人厭倦了味精之類的添加劑,重新回歸傳統,古法釀造的醬油、醋、清酒之類的,重新復興。
某種意義上,古代很多烹飪的核心壁壘,除了食材之外,獨特手段釀造的調味品,比如——醬油、醋、豆瓣醬之類的,都是這種產物。
古代的種花家的酒樓飯館,規模大一點的,也釀醬油、醋之類的調味品。
有些古代時代的著名酒樓飯館的核心競爭力,不是大廚。
而是,自家的醬油、醋之類的調味品,跟別家不同,做出來的菜,味道自然是有區別,靠著這個來建立護城河。
到了現代之后,幾乎就沒了這種,酒樓自己釀造醬油、醋的傳統。
于是,一部分的獨特的味道,也因為調味品趨同,而同質化。
“整個招牌菜的食譜,分六頁。也許,聰明的一點的廚師,可以推測出流程,但無法推算出細節。”
北條美代子說道,“細節決定成敗!食材、調味配方、火候時間等等各種環節,都是細致入微的細節堆砌。對于這種食譜,你可滿意?”
“滿意!太滿意了……北條師傅,請問,你能也收我為徒嗎?”曹靜靜突然厚著臉皮問道。
“暫時,我沒有再收徒的打算了!劉曉靜她給了我一本,祖上御廚的食譜,所以,我收她為記名弟子!”北條美代子故意做出一種,因為禮物而收徒的勢利。
但實際上,當時收徒很大程度上,還是林天隨口給劉曉靜說一句好話。
北條美代子為了讓曹靜靜掌握這道料理食譜,算是花費了一天的時間。
在來之前,算是備課。
來之后,更是不斷的對曹靜靜進行定制化,更詳細的教導和改善食譜。
也就是北條美代子這種對廚藝可以做到,細致入微,把控料理的精度,重量0.1克左右都能很敏感的察覺差異。
時間精度可以做到0.1秒以內。
溫度和氣味,更是能幫助她駕馭料理,了解料理的基本狀況。
能感知到細微差異,使得她自己其實不需要這么精細的食譜,而是無招勝有招,烹飪過程隨機應變。
而她這種已是無招勝有招的頂級高手,給資質愚鈍一點的廚師,量身定制的食譜,對她自己而言是很雞肋。
對于普通廚師而言,已算是無價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