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三堵墻,四萬騎
書名: 明末:我,李自成,重奪天下!作者名: 烽火連城k本章字數: 2035字更新時間: 2024-03-05 23:00:53
汨羅江邊。
郝效忠看著對岸的憑險扼守的大順軍迅速督促自己的兵馬過江。
“大帥,按照時間應該差不多了。”袁宗第的一名親信開口道。
“沒錯,一只虎他們就算沒收到我的書信此時也定然已經出兵了。”袁宗第鄭重道。
大順軍各部都是以信使相互聯系。
只是在這中間難保不會出什么意外。
好在李過、劉芳亮、馬進忠等人都是悍將。
就算不清楚袁宗第和郝效忠的具體位置。
靠著多年的戰陣經驗他們就算是算也能算出一個八九不離十來。
現在郝效忠部過岳州南下已經被自己引到了汨羅江前。
是時候亮出真正的實力讓郝效忠看看大順軍的厲害了!
汨羅江中,大批清軍兵將乘坐著小船和竹筏蜂擁過江。
守江的大順軍見狀不但沒有攻擊反而狼狽而逃。
“哈哈哈,闖賊現在被我大清連敗數十陣,早已喪膽看見辮子就怕啊!”
郝效忠見狀頂著光禿禿的腦袋哈哈大笑道。
“總爺所言極是,以前沒這根辮子咱們被闖賊追著打,現在剃了發了反倒是闖賊被咱們追著打了!”
一眾親信見狀紛紛感慨道。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自從剃了發留了辮子后他們這些人突然就變得能打,闖賊就變得不堪一擊了!
看來剃發易俗真乃新朝雅政啊!
“來人啊,再給佟督發一封戰報。”
“就說闖賊畏懼我軍,在汨羅江不戰而逃。”
“我軍又大勝了闖賊,繳獲無數。”郝效忠怡然自得道。
這兩天他一路追闖賊一路跑,清軍大捷的戰報如雪片一般飛往了武昌。
也不知道佟養和在接到自己捷捷捷的戰報后會樂成什么樣子。
現在闖賊已經望風而逃,自己的兵馬即將渡過汨羅江直趨長沙了。
雖然戰斗還沒打完,可是郝效忠半場發捷報也不算過分。
畢竟在他看來闖賊都已經望風而逃了。
很快第一批清軍成功地抵達汨羅江南,緊接著越來越多的清軍過江。
眼前的一切都是如此的平靜,這讓郝效忠愈發地放寬心來。
然而就在此時,一支足足四千人騎兵正在一處斜坡后面靜靜地等待著袁宗第的命令。
“大帥,是時候了!”
“韃子過江的兵馬已經有五六千人之多,咱們以騎兵突擊,步兵環攻,必能全殲過江的韃子兵馬!”一名親信舉著望遠鏡道。
“哼哼,五六千人?”
“再等等,老子至少要吃掉郝效忠的一半兵馬!”袁宗第不為所動,冷笑道。
大順軍的騎兵一向強悍,三堵墻之名天下皆知。
哪怕是到了現在李自成殘余的十五萬大順軍中依舊有高達四萬人以上的騎兵。
是的你沒聽錯,就是四萬以上的騎兵!
按照順軍的編制,大順軍是以隊做為基礎編制。
每隊由騎兵五十人,孩兒兵三四十人,步兵五十到一百人構建。
在順軍中扣除通常擔任二線打雜任務的孩兒兵。
騎兵和步兵的比例在一比一到一比二之間。
馬五步五,馬三步七,這是大順軍中非常常見的現象。
在山海關之戰中,李自成的六萬老本中便足足有兩萬以上的騎兵。
這些人還往往是一人三馬,甚至是四馬。
騎兵眾多,馬騾眾多,這也是山海關大戰中大順軍能夠成建制脫身的原因。
其實明末三大勢力中,無論是滿清、大順還是大西其騎兵力量都不弱。
其中滿清的騎兵更是號稱十萬以上。
當然了扣除滿八旗那些濫竽充數的騎馬步兵。
兩萬八千蒙古八旗,三萬余外藩蒙古,以及滿洲騎兵,漢軍騎兵。
七八萬騎兵咱大清在入關之前是能夠拿得出手的。
這也難免會有人估計皇太極的實力是八萬騎,十萬騎。
有人認為八旗騎兵費拉不堪,可是在吸納蒙古力量后咱大清的騎兵力量就已經非常強悍了。
別的不說光是蒙八旗就幾乎都是騎兵。
更何況滿清手中的馬騾數以十萬計。
多爾袞搬家的時候就帶了七十萬人和五十萬匹馬騾。
如此驚人的馬騾數量,咱大清的騎兵怎么可能弱?
固然對于滿八旗來說騎射非他們所長。
可滿八旗騎兵不行不代表整個八旗的騎兵不行,更不代表整個滿清的騎兵不行!
而現在多爾袞麾下的騎兵更是高達十萬以上了。
至于大西政權,早在張獻忠時代西營的騎兵就不弱。
后面孫可望在云南經營五年,以滇馬和水西馬武裝了一支大約四萬人左右的騎兵。
史料記載岔路口之戰時,他麾下的十萬大軍乃是由步兵八十余營七萬眾,水西馬軍二三萬構成。
再加上李定國麾下的騎兵,以及劉文秀送掉的四川主力。
西營出滇抗清之時,騎兵數量大約在四萬左右。
無論是馮雙禮出擊湖南時的馬兵一萬余。
還是李定國接管云南時的王自奇部騎兵五千。
以及交水大戰時張勝突襲昆明的精騎七千,白文選倒戈一擊時的騎兵五千。
都彰顯了西營騎兵力量的不弱。
甚至白文選投降之時,他麾下有官員四百九十九位,兵丁三千八百余名。
但是隨軍攜帶的馬匹卻高達三千二百六十匹,更有戰象十二只。
窺一斑而見全豹,西營的騎兵力量尚且如此。
李自成的騎兵實力可想而知了。
而現在李自成在湖南的十幾萬大順軍大體是馬三步七的比例。
袁宗第麾下有一萬大順精銳,在這些精兵中足足有三千六百余名騎兵。
再加上惠登相等人的騎兵,整整四千大順軍騎兵正在虎視眈眈。
有四千騎兵在手,袁宗第自然是不滿足只吃掉郝效忠的五六千人了。
很快越來越多的清軍過江,甚至總兵張應祥都親自來到汨羅江南主持大局。
眼見郝效忠的兵馬已經半渡。
袁宗第大手一揮,下達了全軍突擊的命令。
剎那間,四千大順騎兵在各級軍官的組織下列隊三重。
紅、白、黑,三股不同顏色的旗幟揮舞。
“大順萬勝!”
一陣令人震耳發聵的吼聲響起。
四千大順騎兵齊齊吶喊,聲震九天,令清軍臉色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