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誰想知道,讓他來武當(dāng)山問我好了
- 穿越倚天:我宋青書只是個配角啊
- 湘北夜雨
- 2473字
- 2024-03-08 06:00:00
剛從飯?zhí)贸鰜恚吻鄷惚焕系?,盡快去辦理正式弟子的手續(xù)。
好在有王一龍帶領(lǐng),他很快從招納堂領(lǐng)到了鐵牌。
這是武當(dāng)正式弟子的身份象征,也是數(shù)千名記名弟子夢寐以求的東西。
有了這塊牌子,便會有正式的授業(yè)師傅,可以學(xué)到更高階的功夫。
行走江湖,也能自稱是武當(dāng)派的人。
“青書,你得請客,今晚到會客飯?zhí)谜埼覀兂砸活D怎么樣?”
王一龍帶著宋青書來到服飾堂,領(lǐng)了兩身麻布道袍,丟給他道。
會客飯?zhí)檬菍iT招待客人的地方,伙食精致無比。
山上有些富人家的弟子,也可花錢去那里吃飯。
“等我有錢再說吧,會客堂的紅燒獅子頭,我也很喜歡。”
宋青書說。
本來從外祖家回來,他隨身帶了上百兩銀子。
后來又意外從鹿杖客身上搜出不少金玉。
以為回山能過點舒坦日子。
但沒想到遇到了大丫小丫,把鹿杖客的金玉都給了他們。
從外祖家?guī)淼你y子,路上花了一些,其他的都被那個蒙古百夫長刮走了。
所以宋青書現(xiàn)在窮得不行。
當(dāng)然老爹宋遠(yuǎn)橋倒是很有錢。
但沒有名目,輕易不會給他。
摸著手里的麻布衣服,宋青書很想去換成絲綢的。
但被告知這也要加錢,只得作罷。
接著兄弟倆又去了兵器堂。
宋青書已經(jīng)有了外祖送的配劍,便提出不要兵器堂發(fā)的長劍,而換幾包銀針做暗器。
卻被告知這也是要加錢的!
“銀針造價比長劍高,想要兌換的話,你得加十兩銀子。“
暗器堂的弟子說。
宋青書忽然生出一種沒錢寸步難行的感覺。
心想,這他媽還是武當(dāng)山嗎?
無奈之下,便打算去傳信堂,寫封信讓外祖母給他再寄些錢來。
可沒想到傳信堂的人傲嬌得很。
沒有掌門師伯的手令,他們不給任何人使用信鴿。
理由很簡單,好的信鴿也是很貴的。
一旦中途丟失或死亡,成本都要算到他們頭上。
“這他娘到底是哪個王八蛋定的規(guī)矩!”
宋青書不禁罵道。
王一龍瞥了他一眼:“你爹。”
宋青書:“……”
--
張翠山這天也醒得很早。
按照習(xí)慣,他晨起后是要打坐練功的。
但此時身患奇毒,內(nèi)息已亂,沒法像往常那樣搬運周天。
焦心之下,便和尚在病中的妻子聊起了天。
“素素,你好些了罷?”
張翠山問道。
殷素素睜眼看了看丈夫,猜出他的心事,道:
“是不是剛才二哥的話,讓你不舒服了?”
原來剛才張翠山出門洗漱,恰巧遇到俞蓮舟。
做二哥的無意間跟他說了前晚張三豐表揚宋青書的事。
張翠山頓時微感酸意。
他對宋遠(yuǎn)橋很尊重,兄弟倆的感情也很深。
但他的潛意識里,對大師兄其實是有些疏遠(yuǎn)的。
宋遠(yuǎn)橋比他大了快二十歲,師兄弟雖然從小一塊長大。
但大師兄總是彬彬有禮,不像六弟七弟那么親近。
一些場合,他甚至?xí)[臉色罵人。
對于張翠山來說,宋遠(yuǎn)橋更多時候像威嚴(yán)的家長。
而不是親密貼心的兄弟。
如今十年不見,他們的疏遠(yuǎn)略微明顯了一些。
這種疏遠(yuǎn)也體現(xiàn)在他對宋青書的態(tài)度上。
張翠山雖然也疼愛這個侄子。
對于他這一路的表現(xiàn),心里也非常認(rèn)同。
但潛意識里,總喜歡拿他和張無忌相比較:
“可惜咱們無忌不在山上,否則師傅肯定也會喜歡他的。”
張翠山看著窗外,不經(jīng)意說道。
提到愛子,殷素素淚光閃閃,轉(zhuǎn)過頭去。
張翠山又道:
“其實那天晚上比劍之前,青書還打算偷偷開溜。唉,這種不夠義氣的行為,我真不敢和大師兄說。”
殷素素仍在流淚,沒說話。
這時腳步聲響起,莫聲谷的聲音傳來:
“五哥,起床了嗎?”
張翠山連忙跑出去,和莫聲谷問候了幾句。
莫聲谷道:
“師傅要我們等下到大店開會,你知道了吧?”
張翠山點點頭:
“二哥剛剛過來通知過了。聽說昨晚師傅表揚青書了,還特意傳命把他招納為了正式弟子。”
“青書是大師哥的兒子,早就應(yīng)該把他特招進(jìn)來,大師哥太好面子了!”
“是啊。說起來,當(dāng)時跟那老者比劍,青書其實有點不敢,幸好七弟你教了他繞指柔劍?!?
“哪里,這還不是五哥你想出的主意!青書不過是運氣好罷了?!?
說著聳聳肩,提起宋青書當(dāng)晚怯懦的樣子,語氣中仍稍有不屑。
兄弟倆到飯?zhí)贸粤嗽顼?,張翠山又讓人給妻子送了飯菜,這才來到紫霄殿旁廳。
一進(jìn)門,張翠山便發(fā)現(xiàn)宋遠(yuǎn)橋臉色不太對。
他上前問候,宋遠(yuǎn)橋也禮貌的回應(yīng)。
語氣卻是淡淡的,眼神也不和他對視,似乎有意躲閃。
原來就在剛才,宋遠(yuǎn)橋本想親自去邀張翠山前來商議。
走到轉(zhuǎn)角的地方,卻無意間聽到了張翠山和莫聲谷的對話。
老宋頓時便有些不悅。
經(jīng)過昨晚的表揚,他以為幾位師弟自此會改變對青書的看法。
可沒想到,五弟七弟還是懷有偏見。
宋遠(yuǎn)橋頓時便有些后悔。
早知道,昨晚該把幾位師弟都叫來,讓師傅當(dāng)著大家的面表揚青書的。
他本想在這次商議后,讓俞蓮舟正式收宋青書做弟子,請幾個師弟做個見證。
但此時心情低落,見了俞蓮舟,也沒有再提起。
七兄弟到齊后,道童把師傅張三豐也叫了進(jìn)來。
張三豐近幾年很少參加這樣正式的商討。
今天事關(guān)重大,他屬于破例參加。
但仍讓宋遠(yuǎn)橋主持,自己在坐在首座旁聽。
張翠山首先發(fā)言道:
“龍門鏢局的十幾口人,都是素素殺的,說到底也就等同于小弟殺的了。此事都怪素素行事偏激,創(chuàng)下這等大禍?!?
說著便把當(dāng)年殷素素拌作他的模樣,殺了龍門鏢局滿門的事說了一遍。
“此事該當(dāng)如何處理,還望師傅和眾位師兄弟為弟子拿個主意?!?
說著跪了下來。
俞蓮舟連忙將張翠山扶起。
張松溪也道:
“人死不能復(fù)生,弟妹已改過遷善,不再是當(dāng)日殺人不眨眼的弟妹了不是?”
說著看向張三豐。
見老張不說話,宋遠(yuǎn)橋猶豫了一下,起身道:
“以我之見,待師傅壽誕過后,我們先去找回五弟的孩子,然后去黃鶴樓舉辦英雄大會,交待了金毛獅王謝遜的事后,咱們兄弟六人,再加上五弟妹,七人同下江南。三年之內(nèi),每人各做十件大好事,彌補當(dāng)年的過錯?!?
這話一說,眾兄弟都表示贊同。
張松溪更是鼓掌道:
“龍門鏢局枉死了七十多人,咱們做十件大善事,若能救得一二百個無辜遭難者的性命,那也勉強可以抵過了。”
說著眾人一齊看向張三豐,想要他最后表態(tài)
老張正站在窗邊發(fā)呆,過了好一會兒,微微轉(zhuǎn)身,捋著長須道:
“重點是找回?zé)o忌,做好事也可以。但黃鶴樓的英雄大會,不必要去了。”
俞蓮舟站起身,黃鶴樓英雄大會的事是他最先提議的。
此時見師傅不許,心里有點慌,問道:
“可是師傅,現(xiàn)在整個江湖都想要知道金毛獅王的下落?。浚 ?
“師傅,我和金毛獅王八拜之交,弟子寧可死,也不會說出義兄的下落!”
張翠山也起身,情緒激動道。
張三豐微微瞇眼:
“不用你交待,黃鶴樓也不用去,江湖上誰想要知道,讓他來武當(dāng)山問我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