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年中國工業發展質量藍皮書
-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編著
- 494字
- 2024-05-11 17:43:11
第二章 評價體系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因此,推進和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準確把握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是內在統一的。”高質量發展是充分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貫徹新發展理念,就是要使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本章基于工業發展質量的基本內涵,從工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特征出發來確定評價體系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并按內在邏輯要求來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指標;同時,堅持以指標數據的可獲取性為前提來保證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在構建評價體系時堅持系統性、可比性、可測度、可擴展等原則,最終選取的指標涵蓋速度效益、結構調整、技術創新、資源環境、兩化融合、人力資源6 個方面,包含20 項具體指標。本章詳細介紹了工業發展質量評價體系的指標選取、指標權重、指標數據來源,以及工業發展質量時序指數和截面指數的測算方法,這些內容是后續測算工業發展質量指數的基礎。
推薦閱讀
- 產業升級背景下農業產業鏈金融創新研究:以四川牦牛產業鏈為例
- 企業轉型過程中的知識轉移模型及其應用
- 中國金融改革路線圖:構建現代金融體系(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書系)
- 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無錫實踐與特色
- 國有產權、政府層級與集團內部資本市場運作機制(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成果文庫)
- “最多跑一次”改革:浙江經驗,中國方案
- “一帶一路”經濟走廊與區域經濟一體化:形成機理與功能演進(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研究系列·智庫報告)
- 異質企業與中國經濟升級
-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
- 農業倫理學進展(第1輯)
- 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 生態社會學
- 中國對外貿易環境與貿易摩擦研究報告(2016)
- 中國“一帶一路”投資與安全研究報告(2016~2017)
- 河北省經濟增長的人力資本集聚機制理論與實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