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耀看得出來,這個胖大姐是一個很有實力的倒爺。
單憑她在火車貨運站的關系,只怕十里八鄉就找不到這樣一個人物。
本來按照陳光耀的想法,他這邊找到采購原材料的渠道之后,還要去跑一趟銷售渠道。
他一開始是打算找老丈人徐南山幫忙,去國營商場或者是供銷社看看。
如果能直接把棉紗、棉布賣給商場或者是供銷社,那這個銷售渠道就穩了。
只不過供銷社和商場,大部分都是國營的,本身在供貨渠道這一塊也有內部審核。
一般私人企業的商品想要擺在商場柜臺上賣,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早幾年的時候,供銷社和國營商場的柜臺旁邊,有的還會放一塊牌子。
【禁止售貨員無辜毆打顧客】
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標語,但也能看得出在那個年代,百貨商場的售貨員可不是一般的鐵飯碗。
陳光耀心里對于紡紗廠的棉紗銷路,其實心里也沒底。
現在這個胖大姐這么提了一句,他索性順坡下驢的問道。
“你能要多少?”
“我能要多少?”
那胖大姐笑了笑。
“你這五萬斤棉花都是我搞來的,你說我能要多少棉布?”
陳光耀一聽這話,知道自己犯了個蠢。
這個胖大姐的實力不是一般的大。
別的不說,估計吞下他這個縣城紡紗廠的產量,應該問題不大。
他索性直接問道。
“那單價你能給到多少?”
“一米2塊4,比市棉紡廠還貴4毛。這個價格很公道了。”
“兩塊四?”
陳光耀暗暗看了一眼羅會計的反應,不過這個小老頭顯然也不太了解行情,所以沒吭聲。
至于陳光耀自己,就更是不記得這年頭的物價了。
他記得八九十年代,市面上一共就兩種料子。
一種是棉布或者叫所謂的粗布,另外一種就是洋布,也就是化纖料子的“的確良”。
一般洋布的價格是棉布的四五倍。
因為洋布的料子不容易爛,棉布穿久了隨便扯一下就爛了。
以前電視劇上面,打戰受了傷,女演員在袖子上一扯就扯下來一截布料,那就是純棉布的料子。
后來的化纖面料,輕易是扯不爛的。
陳光耀不清楚行情,所以也沒有輕易答應,只道。
“這個我得和廠里面的其他人商量一下,因為我們廠本身也是供貨給供銷社的。我們必須把供銷社要的產量先滿足了,剩下的才能拿出來散賣。”
胖大姐語氣隨和的說道,“那也行,你要是有剩下的料子,可以來找我。反正我一直在火車站那一片。”
兩人閑聊的功夫,羅會計已經錢準備好了。
“來,這是五千塊錢,你點點。”
“好。”
胖大姐也不廢話,直接拿著錢,清點起來,等確定錢對了,這才招呼道。
“行,數對了。那這樣,好弟弟,以后你再要棉花直接來找我,如果我不在市場里邊兒,你直接去貨運場的庫房找魏大姐,也能找著我。”
陳光耀點了點頭,送這魏大姐出了門。
她一邊走一邊不忘提醒道。
“對了,你們廠里的棉布要是有剩余的,也可以來找我。你看看你們這廠子離火車站又近,我們來回火車運一趟就到了。再者說,我們市里邊的銷路可比你們這小縣城好多了。”
“可以,沒問題。”
陳光耀客氣的恭維一句,送著她離開了紡紗廠。
二人剛到樓下,正好蠶種站的小貨車剛卸完貨。
陳光耀便招呼著司機把魏大姐和她那幾個伙計一起帶上,送去了火車站。
送走了魏大姐一行人,正好趙宗清這個老廠長也在庫房門口指揮廠里的女工搬運棉花。
陳光耀便走過去,隨口客套幾句。
“這棉花怎么樣?我看著還挺好的,都挺白,挺干凈的。不過我也不太懂,老趙,你覺得怎么樣?”
“這棉花可以,都是上好的長絨棉,怕不是要七八毛一斤吧?”
“我進價是一毛五。”
“一毛五?!”
趙宗清詫異的看了陳光耀一眼。
“真的假的?這棉花比谷子還便宜?”
“我從販子手上買的,來路有點不干凈。”
“……”一聽這話,趙宗清就沒有再多問了。
正所謂英雄不問出處,銅線不問來路。
這年頭,多的是窮瘋了的人從廠子里偷東西出來賣。
賣點棉花,倒也不算什么。
陳光耀聊到這兒,順口問了一句。
“對了,現在市面上的棉布一般是什么價?”
“一尺九毛左右。”
“一尺九毛?那一米是幾尺?”
“三尺啊。”
趙宗清看了陳光耀一眼,估計還覺得他挺沒常識的。
這年頭老百姓做衣服,一般都是按照尺來買。
畢竟古代的時候,買布也是按照尺來算。
不過現在都是用公制,所以做生意,一般都按米來算。
陳光耀在心里算了一下價差。
市面上的正常價格是一米兩塊七,剛才魏大姐的報價是兩塊四。
她算是明碼標價的賺四毛錢差價。
雖然乍一看不算多,但是她本身就是個販子。
就像她自己說的,陳光耀這邊廠里的棉布一發出去,她那邊在貨運站收貨之后,直接轉手就能賣四毛錢的差價。
貨運站本身運輸也方便,她賺這個錢不要太輕松。
陳光耀雖然覺得有點虧,但是做生意就是這樣。
大魚吃肉,小魚喝湯,錢不可能一個人全都賺了,總要給下家一點兒油水。
陳光耀心里差不多有了計較,便招呼趙宗清道。
“老趙,現在原材料已經買來了,生產線也調試好了,你盡快安排工人把棉紗這一塊給做起來。”
“廠長,你現在要開工的話,怕是還得和供電局打個招呼。”
“供電局?”
“對,我們紡紗廠的大機器一直沒用,后來縣里電路改造,主要的電力供應都調去機械廠了。”
“機械廠?”
陳光耀眉頭一皺,這下就有點麻煩了。
做生意,用電、消防這些事情是最麻煩的,尤其是這年頭供電這一塊本來就不太完善。
他這個紡紗廠要和縣里的機械廠爭電,只怕難度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