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
趙廠長和羅會計來上班了。
陳光耀帶著趙廠長先去隔壁的蠶種站,咨詢一下蠶繭的價格。
當然主要是為了避嫌。
今天畢竟是定好了發工資和發提成的日子。
工資是之前拖欠工廠女工的工資,本身是應該給的。
哪怕他親自給,這些女工也不見得會對他有多少感激。
既然沒辦法拉攏人心,那他干脆就讓羅會計,直接把工資發了。
至于銷售提成這一塊,他昨晚已經和羅會計做好了交代。
劉洪盛來要提成,自然是羅會計去應付。
他不能在場。
津口縣并不大,尤其是現在是1988年,縣城里主要的城區基本都是圍繞著幾個工廠建起來的。
蠶種站和紡紗廠本來就是規劃好的兄弟企業,因此隔得并不遠。
陳光耀和趙宗清一路走到了蠶種站,順利見到了蠶種站的站長。
趙宗清和蠶種站的站長也是老相識了,幫忙介紹道。
“來來來,我幫你們介紹一下。這位是我們紡紗廠的代理廠長陳光耀,陳廠長。這位是我們縣蠶種站的站長張泉海。張站長可是我們縣里出了名的知識分子,正兒八經農林畜牧專業畢業的大學生,不僅養蠶厲害,其他的牛羊雞鴨,大病小病他都能處理。”
“你好,張站長。”
陳光耀伸手和張泉海握了握手。
這個張泉海長著一張大方臉,配上一副厚底的眼鏡,再加上一身青藍色的工人服裝,袖子上還帶著兩個袖套。
要不是趙宗清特意介紹一句,陳光耀還以為張泉海就是一個普通工人。
哪怕陳光耀特意客套一句,這個張泉海也只是靦腆的笑了笑,完全沒有說話的意思,看起來有些不善言辭。
陳光耀一看這架勢,大概就明白了個七七八八。
高考是77年恢復的,到88年也就過去11個年頭。
這年頭的大學生可謂是鳳毛麟角,個個都是人中龍鳳。
張泉海明明是個高級知識分子卻在這個蠶種站當站長,十有八九就是性格過于內向,不太會來事。
但凡他稍微膽子大一點,遇到人知道遞根煙,問個好,現在也不至于混成這樣。
至少在這個小縣城當個一二把手,問題應該不大。
趙宗清顯然也是知道張泉海的情況,感慨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感嘆道。
“泉海啊,就是性格過于內向,不喜歡說話,但是想要有發展,不會說話怎么行。前幾年,我們幾個廠改制,泉海本來可以調去縣里當主任的,結果寫了個報告,上臺發言的時候開不了口,這件事后來也黃了。”
“……”張泉海笑了笑,還是沒吭聲。
陳光耀看在眼里,沒有多說什么。
他知道趙宗清作為一個小老頭,很想幫扶一下這些后生,但是他這樣和別人閑聊,反而會讓當事人更加尷尬。
陳光耀也是過來人,很清楚內向的人想要改變,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走出去,多與人交流。
人都是被逼出來的。
想當年,也就是94、95年的時候,他剛走出農村,也是半個啞巴。
坐著火車去沿海,不敢說也不敢做,只能去小工廠里面,暗無天日的打螺絲。
幸好那會兒條件不好,一間工廠宿舍住十一二個人,一天到晚都鬧哄哄的,他不想說話也有人跟他嘮。
一來二去,他也算是被帶出來了。
眼下紡紗廠的經營還沒穩定下來,陳光耀自己都是自身難保,自然也沒心思教張泉海怎么混社會,只是直接問道。
“老趙,我們還是先看一下原材料的事吧。”
“行。”
趙宗清聞言,也不再聊閑天。
張泉海領著二人走到了廠區車間。
蠶種站雖然也算是個工廠,但是大型設備其實不多,就是幾個大的水池。
總體來看,其實有點養豬場的意思。
只不過蠶種場要處理蠶繭,所以要用到一些鍋爐來燒水。
蠶種站的生產流程,簡單來說,就是從農村把農民寄養的蠶繭收回來,用水把蠶繭里的幼蟲燙死,之后這些蠶繭就會送到紡紗廠。
紡紗廠有專門機器,可以把蠶繭抽絲,做成一個個的真絲紡錐。
這些真絲紡錐再經過機器紡織,就織成了布匹,也就是絲綢料子。
陳光耀跟著兩人走到了蠶種站的庫房,這里堆積的蠶繭已經有很多了。
張泉海碰到自己專業領域的事,還是會說兩句的,他簡單的介紹了兩句。
“這些是我們收上來的蠶繭,大概有七八噸。蠶繭不處理,里面的幼蟲就會破出來,所以從農村收回來的蠶繭,我們都會立刻處理。”
趙宗清幫忙解釋道。
“我們廠的情況,我昨晚上已經和泉海聊過了。這批蠶繭,其實按照規定是要運到其他縣里的。雖然我們的紡紗廠經營有困難,但是市里的大廠對蠶繭還是有需求的,所以這一批蠶繭的價格還是相對比較高。”
陳光耀點了點頭,對此早有預料。
絲綢制品,是出了名的高檔商品,本身是有市場的。
只不過養蠶本身投入的成本就高。
這幾年市場一放開,蠶繭的價格只會高不會低。
到時候,不僅僅是像紡紗廠這樣吃老本的終端工廠吃不消,就連蠶種站再過幾年不好收蠶繭,也會面臨倒閉。
陳光耀現在已經在策劃轉型,不過想要紡紗廠轉型生產棉紗,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轉型的。
現在廠里還是需要買一點蠶繭制作絲綢,來維持基本的運營。
陳光耀問道。
“老趙,像是我們紡紗廠一般備料是準備多少?”
“這個要具體來看。像是蠶繭的出絲率的高低,主要取決于上繭率、繭層率和解舒率等因素。一般鮮繭出絲率一般為14%~16%,高的可達19%~21%。繭層繅絲率是絲重占繭層重的百分比,一般為75%~85%。像是泉海他們的蠶種站,一般是10公斤繭出1公斤絲。”
趙宗清指了指廠庫里面的蠶繭,說道。
“這里有七八噸的蠶繭,差不多能出七八百公斤絲。”
陳光耀點了點頭,心里有了個大概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