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戰(zhàn)爭使人異化。
- 游戲設計:這個游戲非常簡單
- 快樂的一只鯤
- 3197字
- 2024-03-05 11:12:32
在游戲中,呆妹來到了第十一天,這天她收獲了一個好東西——收音機。
收音機在游戲中有著極多的作用,首先是報道天氣。
在交戰(zhàn)地區(qū),這種上無片瓦,下無凈土的混亂之地,知道天氣的變化是極其的重要。
只有知道了天氣的變化,我們才能在冬天到來之前盡可能的囤水還有木材。
只有這樣,才能帶著自己的幾個角色,挺過漫長的寒冬。
其次是物價,玩家可以從收音機中收聽到城市中某些資源的物價信息,例如咖啡短缺,預計價格會上漲;香煙供不應求等。
了解到這些信息,玩家就可以在這些物資還未漲價的時候進行囤積,等到價格上漲后再用來換取更多的其他物資。
然后是犯罪率,在游戲中,會出現(xiàn)一段時間內的犯罪率上升,在這段時間里,玩家晚上外出搜尋物資時,家里會有更大概率遭受強盜的襲擊。
因此,玩家可以通過收音,提前預知犯罪率變動,加強家里的防御工事。在游戲中后期,玩家可以通過收音機了解到戰(zhàn)爭的進展情況,
然后是戰(zhàn)爭快報,如果是戰(zhàn)爭即將結束,那么就意味著游戲即將通關。
而如果收聽到的消息表示,戰(zhàn)爭還會持續(xù)一段時間,就說明玩家還需要繼續(xù)生存。
最后則是音樂頻道,分為古典和現(xiàn)代兩種。
在戰(zhàn)爭的余火中,聽音樂可以稍微的調節(jié)一下人物的心情,雖然不是很明顯。
玩到現(xiàn)在,呆妹對游戲人生的情緒變化極其在意。
和平年代偷東西尚且會受到良心的譴責,戰(zhàn)爭時期做壞事內心便能讓自己的內心免受苦難嗎?
在最開始的時候,人物會因更種原因降低或提高心情,但降低比提高來的更容易,也更頻繁。
殺人放火,搶劫偷盜,甚至拒絕幫助他人,都會降低人物角色的心情。
而當角色的心靈崩潰時,就會無法出門,無法控制,甚至還會離家出走、自殺。
當然還有相對好一點的,比如麻木不仁。
這種狀態(tài)下,角色的心情將恒定,并開始視人命如草芥,不擇手段的活下去將成為其唯一目標,在極端狀態(tài)下,甚至會選擇吃人。
降低心情的事價有很多,提升心情的事價也有很多。
吃飽喝好,抽煙喝酒,聽音樂,養(yǎng)寵物,打退強盜,談戀愛等事物,都能使人物的心情得到提升。
在搞清楚這點后,呆妹開始喜歡上使用士兵、工人、小偷等角色。
這些角色相對來說,不會如律師、教師、醫(yī)生等角色那樣容易情緒低落。
同時他們的要求也相對簡單,比較容易滿足。
游戲內的時間來到了第十三天,呆妹選擇先暫停游戲,氛圍實在是太壓抑了,她想要休息一下。
……
寅子直播間,他已經來到第22天了。
為了讓營地內五個人活到戰(zhàn)爭結束,寅子早以不記得自己搶了多少人。
而那些被自己所搶的人,有多少直接死在了自己手里?又有很多的死亡與自己有間接關系?
這些他都忘記了,他的眼神中只有麻木。
從最開始的與游戲內受苦受難的平民共情,到現(xiàn)在的將他們都當成一串簡單的數(shù)據(jù),他變了,又好像沒變。
不過這些寅子都已經不在乎了,反正自己現(xiàn)在物資有的是,餓了有飯吃,情緒低了有煙酒。
防御也很堅固,房里的人甚至可以在這個戰(zhàn)亂地區(qū)中,看小說,聽音樂。
但營地內的人,情緒還是一直很低落。
短暫的滿足結束后,來自心里的愧疚、自責與恐懼就會開始不斷鞭撻自己的內心。
為了這些物資,他們的手里染上了太多的鮮血。
這些鮮血讓他們想要逃離,想要躲避。
五人中,一個連續(xù)幾天在自己參與制造的死人堆中搬物資的工人,在后面的某天實在受不了,拿了幾個罐頭逃走了。
而那件事中,出力最大的逃兵天天與廚師打架互罵。
兩人的情緒和肉體都受到了巨大的傷害。
最后,一天夜里,廚師逃走了,整個營地最后只剩下逃兵一人。
好在營地內物資夠多,逃兵一人靠著這些物資硬挺到了第四十天,戰(zhàn)爭結束了。
游戲結束后,屏幕顯示著寅子所操作的人物在戰(zhàn)后的故事。
工人藏在下水道里,在吃完罐頭后,現(xiàn)在受不了了的他選擇了自殺。
逃兵在戰(zhàn)爭中活了下來,因為身份和經歷,他后來開始為黑幫工作,同時還污上了毒癮,最后死于因毒癮而引發(fā)的心臟病。
逃走的廚師,在夜里他試圖去尋找他的朋友,但在逃跑時被軍方的巡邏隊給射殺了。
……
在這些人的故事結束后,游戲開始展示起那些被寅子幫助過的人的故事。
那個差點被猥褻的少年最后活來了下來,在戰(zhàn)爭結束后,為治療內心的創(chuàng)傷,她加入教會。
那對上門求助的母子最后死在了炮彈之下,手中還拿著你援助給他的武資。
那個向你求藥的教師活到了戰(zhàn)爭結束,但也因此患上了PTSD,住進了精神病院。
……
在展示完受過寅子幫助的人的后來后,游戲開始展示起那些被寅子偷竊或搶劫過的人的后來。
有些人活到了戰(zhàn)爭結束,有些人因缺少物資,外出搜刮而死,有些人因物資被偷,爆發(fā)內部矛盾而死,有些是在失去物資后,心靈崩潰自殺而死……
看著屏幕上的各種結局,寅子陷入沉默,他關閉了攝像頭,抽起了一根煙。
彈幕也非常的沉默,這游戲不但引起了他們的思考,還狠狠的拷問了他們的心靈。
在戰(zhàn)爭中生存幾十天,在游戲玩家是那么的簡單,但對一個人來說是那么的困難。
“這個游戲太壓抑了,心理素質差的最好先別玩這個。”
寅子抽完煙后,點評一句后就直接下播了。
……
第二天,許多關于《這是我的戰(zhàn)爭》的視頻出現(xiàn)在各大平臺,但基本都不溫不火,只在小圈子內流行。
其中最火的一個視頻是盤點游戲中讓人感覺最暗黑的事件。
第一件是一個新聞,關于市場的。
“大街上已經幾乎買不到肉類了,在購買不明來源的肉類,一定要小心謹慎。”
第二件還是一條新聞,關于天氣的。
“冬天緊緊地握著我們的手,最近幾天,許多人凍死了,外出尋找柴禾變得越來越困難,人們開始收集所有可以燃燒的東西。”
第三件是一封信,一封沒有寄出的信。
“伯恩斯,老媽告訴我你要參軍,我得告訴你一個事情,上周我們抓到了一個參加叛軍的姑娘,一名狙擊手,她殺了我們很多人,所以他們打算跟她‘好好玩玩’,在最后,他們在她嘴里塞了個炸彈,知道最糟糕的是什么嗎?不是四處散落的內臟和鮮血,而是她的表情,和那幫雜種的笑聲,你參軍是為了榮耀?正義?名聲?軍功?還是找刺激?兄弟,我告訴你,這里什么都沒有,死亡反而是最好的。”
第四件是一個偏僻的小屋,那里看著很安靜。
視頻里,博主進屋進行搜刮。
屋子的主人是兩個手無寸鐵的老人。
他們的年齡與身體已經無法支持他們阻止博主了,只能用言語呵斥。
“放下,別偷,你這個賊!”
博主無動于衷,拿光了所有的物資。
過了幾天后,博主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再次來到了這個小屋。
但這次的小屋里不再有老人的呵斥,只有兩具略有些腐爛的尸體,他們沒有受到任何外份。
這場戰(zhàn)爭中,這就是圍城,平民想活下來,一開始吃食物,到最后吃“人血饅頭”。
現(xiàn)在的戰(zhàn)爭游戲,放眼望去,都是裝備、皮膚、人物、充值。
玩家的核心目標也基本只有一個,盡可能多的殺死敵人。
而像《這是我的戰(zhàn)爭》這種游戲,人們在此之前根本沒有遇到過。
別的戰(zhàn)爭游戲,讓玩家們殺死敵人,掠奪資源,都只考慮讓玩家們如何更爽。
而《這是我的戰(zhàn)爭》在讓玩家進行這些事時,會讓玩家先問問自己的良心與道德,然后再讓玩家自己選擇做或不做。
玩玩這款游戲,很多玩家都沉默了。
有些人選擇再來一次,而有些人則選擇逃避痛苦。
再來一次的人,他們反而比一周目活的更困難。
他們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他們保護需要保護的人,他們救濟需要救濟的人。
他們不再肆意妄為,他們不再偷盜平民,他們不再掠奪婦孺老幼。
很多次出門,他們都好像空手而歸,又好像收獲滿滿。
游戲的評分很低,因為它讓玩家們直面自己內心的黑暗。
游戲的評價很高,因為它讓玩家們認識到了什么是戰(zhàn)爭,并真心實意的厭惡起戰(zhàn)爭。
在破曉社區(qū),有篇關于《這是我的戰(zhàn)爭》的文章,點贊量極高
“戰(zhàn)爭啊,多么遙遠的一個詞語啊,和平年代,我們總幻想著發(fā)生戰(zhàn)爭后,自己會在戰(zhàn)場上大顯神威,建立豐功偉績,如霍去病等名將般千古留名,偶爾還對現(xiàn)實世界中的戰(zhàn)爭高談闊論,一點也不了解戰(zhàn)爭的真正含義。”
“而《這是我的戰(zhàn)爭》讓我明白了何為戰(zhàn)爭,就像那句話說的一樣,這里沒有榮耀,沒有正義,沒有道德,沒有功績,它不是兒童游戲,不是童話故事,或許在這里,死亡才是最好的歸宿。”
‘正確的,合理的,一針見血的。’
‘這是個好游戲,但我不會玩第二次,對戰(zhàn)爭的感受一次就夠了。’
‘壓抑的游戲,一點也不好玩,這就是戰(zhàn)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