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帶著媽媽的囑托和關愛,拖著行李箱就出發了,朝著自己的夢想勇敢地邁開了一大步。平定是一座真正的大城市,大部分都是外地人,都是來這里追逐夢想的。堅定的全力認為自己一定能從這里闖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根據自己的經驗,住在學校附近比較有安全感,在平定大學附近酒店住下后的第二天,全力就開始找房子。由于自己的要求不高,很快便租到了房子,是個三樓的小單間。推開窗戶可以看見外面的街景,呼吸著迎面撲來的空氣,他感覺充滿希望和活力。
懷揣著這份希望以及摩拳擦掌的活力,在這個城市四處奔走找工作的日子已經悄悄過去了一個月,活力逐漸減退,只保留了一點星星之火。
這天下午,全力像往常一樣,出來在街上溜達,滿臉都是胡子的那張臉顯得格外耀眼。不過,與他擦身而過的美女們都沒有正眼看過他,但是他卻在假正經地用眼睛的余光觀察每一個美女。突然,從背后傳來一個溫柔而甜美的聲音,他驚了一下,回過頭看了看對方。只見她白襯衫、格子裙、黑絲襪加黑皮鞋,一襲長發披肩,齊劉海印在微胖的臉蛋上,顯得有些可愛。對方給他介紹工作,拉他入伙,也許是被對方那齊劉海給迷住了,答應了對方的招人邀請。拿著傳單的他快速返回住所,收拾一番準備第二天去上班。
次日一大早,精神抖擻的全力就西裝革履,加上胡子都剃干凈后顯得容光煥發,所以自信滿滿地來到傳單上的地址所指的地方,這是一處私人住宅。當然,門是關著的,他敲了好幾次,也沒人應答。又在傳單上仔細看了一下,地址沒錯,但時間對不上,10點上班,現在8點,來早了。全力拍了一下腦門后,轉身下樓,去街上吃個早餐再過來。
當全力再次來到這間房門口時,門是開著的,詢問后,屋里有人應答,他走進房間。這棟樓是老房子,房間里的家具也很陳舊,客廳里擺放的那四臺大尺寸屏幕的電腦很顯眼。跟全力說話的這個男生自我介紹是這里的負責人,叫曹大華,是平定大學大三的學生,另外兩個人也都是學生,一個叫楊銘志,一個叫趙青云。跟大家一一打過招呼后,全力便在自己的辦公位上坐下,開始一天的工作。他在內心疑惑,還有一個電腦位是誰的,曹大華進入“總經理室”了,會不會是那個女生的?沒過多久,果然,齊劉海走了進來,非常自然地坐在了那個工位上。她看見全力后,立馬跳了起來,走到對面來跟他打招呼,全力知道了她的名字叫簡潔。
跟著一群比自己小很多的學生工作,雖然讓全力感覺有點受挫,但是工資開得很可觀,這一點讓他心里踏實多了。目前他們手上接了一個大單,制作《三國演義》的電影版,并且是動畫版,他們這個團隊就是負責所有動畫的制作及編劇。對于動畫設計,全力一竅不通,所以他的工作重點就是劇本的美化、加工及編劇處理。這是一件非常燃燒激情的事,因為全力很喜歡《三國演義》。現在回憶,隱約記得,當時在街上與簡潔溝通時就是因為聽到了大致的工作內容中有《三國演義》,所以促成了這份工作的落實,不單單是由于簡潔的魅力。
這個小公司里,個個都是加班狂,也是癡迷狂,醉心于事業。經常為了一個動畫細節而爭吵不休,再以民主投票的形式結束爭吵。大家目標是一致的,所以爭吵不影響團結,這種氛圍對全力很有感召力,他逐漸愛上了這里。之前版本的劇本是以曹操為主線,把幾大主要事件串起來,從而組成這部電影。在打磨劇本的過程中,全力有了新的想法,覺得以諸葛亮為主線,這樣會貼近老百姓對三國故事的基本感情,在推向市場時會更具有群眾共鳴的基礎。將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是需要付出巨大的勇氣。目前團隊已經順著之前的主線在進行基礎制作,調整劇本就意味著有些東西需要重新制作。為這個事,這幾天,全力一直寢食難安。痛定思痛,他把新買的《三國演義》又重溫了一遍后,寫下了對諸葛亮這一人物的感悟,準備給大家看看,進而再向大家提出自己的想法。
他感覺簡潔很友善,于是把自己的感悟打印出來,約著她在學校后面的咖啡館里碰面,邊喝咖啡邊討論這個事。當她來到坐位上,簡短的寒暄之后,點了兩杯拿鐵,全力將手中的文件遞了過去。像小學生交完作業,等待老師批閱一樣,內心忐忑不安。簡潔接過文件,認真地閱讀起來,只見紙上的文字如下:
提起諸葛亮,大家都會想到四個字,足智多謀,褒揚他的占大多數。他的智慧故事經由元末明初的小說家羅貫中所著《三國演義》而聲名遠揚,他的傳奇人生經由后人傳頌后而神化,但如眾多中國智者一樣的血肉之軀卻很少有人關注。血肉之軀就預示著有喜怒哀樂,就有七情六欲,就有宏圖遠志,就有生老病死。
看得出來,羅貫中是非常喜愛諸葛亮的,似乎《三國演義》整部小說就是為他而鋪墊,為他而寫。其他所有人都是綠葉,而只有他一朵紅花。據理推測,羅貫中通過這部小說表達了對智慧人物的智慧的無限推崇與敬重。當然,結合羅貫中本人的歷史處境,不難猜測,他是想借諸葛亮的故事抒發自己的懷才不遇。
自古以來,都是亂世出英雄,英雄們似乎都是天選之才。占據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而造就自己的歷史地位。諸葛亮是這群英雄中的普通一員,雖然普通,但很亮眼。
為何獨他亮眼?
因為他喜歡讀書,并且把書讀活了,同時還非常勤奮。
年輕時,他已經熟讀三類書,一是前人智慧之書,二是天地自然之書,三是人情世故之書,正是因為這三類書所集結的智慧,才成就了他后來的人生。
生在亂世,仍然能靜下心來讀書,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注定了他的與眾不同。若是在太平盛世,恐怕諸葛亮很難出人頭地,為何?因為他的性格,他太張揚和狂傲,縱使他有資本和底氣。
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都非常的有才華,諸葛亮除了自己專心地讀書之外,他還時常跟這些朋友們交流、探討。天文地理、陰陽八卦、醫學占卜、人情世故、天下大事等,無所不談,也無話不說,大家都有自己的人生抱負。諸葛亮也有自己的遠大志向,但他有自知之明,也有他人生的局限性。因熟讀中國傳統文化而深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他懂禮義廉恥、他懂忠孝仁義,亂世之中,他不是想當皇帝,而是立志要當一個輔佐他人干一番事業的人。自我定位很明確,足以證明他是一個思路清晰,極度清醒的文人。所以,他在與這群朋友閑聊時就自比古代輔佐君主的著名賢達之人,友人皆笑他狂妄。當然,大家都是開玩笑的,但這個情節如雷貫耳,也很有利于播散,久而久之,這種閑聊的內容就在坊間傳播開來。
這是諸葛亮的小聰明,也可以說是小智慧,深諳新聞傳播學的精髓。正所謂,酒香仍怕巷子深,他飽讀史書,深愛韻律,又擅長詩詞歌賦,渾身無處安放的才華,一直在等一個施展的機會。可,這種事是急不來的,于是他很舒坦地過著自己的日子。
他除了與熟識的朋友們聚會之外,還定期遠游去做訪學。我個人推測他對當時各個重要人物的簡介熟記于心且信手拈來,得益于訪學所獲。我還推測,他是一個喜歡八卦的人,當然,是關于重要人物或是自己感興趣人物的八卦。另外,對于世間各類新聞資訊、奇聞怪事,他也聞之記之。正因為如此,后來在戰場上,面對各個敵人或友人,他都能利用對方的優缺點而出奇制勝,印證了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的道理。在他的下半生,當世自己熟知的重要人物們一個個離世,換了一批新人之后,面對他們,他則顯得有些吃力,常常需要身邊的智囊團輔助。
諸葛亮從來都沒有要做一名閑云野鶴的打算,他滿腹經綸是為了積極地“入世”而準備,沒有要“出世”的意思。特別是在亂世之中,這種知識分子的特征,點破了中國大部分文人的遮羞布。他們沒有更高境界的追求,當官仍然是唯一體現自身價值的途徑,一而再,再而三地印證著“學而優則仕”的古言。有人會說,諸葛亮一身輕衣,飄飄似仙,那不是“出世”的態度嗎?非也,非也,擁有“入世”的實體和“出世”的外衣,這并不矛盾。“出世”的打扮只能說明一點,就是他那鶴立雞群、心氣高的內心特點罷了。一身才華,年輕氣盛的諸葛亮,終于等到了一個機會,避難的劉備途經襄陽,偶然,也是必然。劉備符合他的要求,是一個可輔佐其成大業的人,經由他亦師亦友的忘年交水鏡先生的推薦,劉備記住了臥龍、鳳雛,后來也知道了諸葛亮就是臥龍。
我個人認為,對當時亂世現狀熟悉、熟知周易八卦天象占卜的諸葛亮,應該知道,劉備是無力回天來匡扶漢室。并且漢室氣數已盡也無法延續,若是自己輔佐他,這是逆天改命的行為。但同時,他也知道,除了劉備,也沒有更好的人選。若選曹操,名不正言不順,從道義上來講,不符合自己的人設;若選東吳,自己的親哥哥在那里當智囊團,人才濟濟,要出人頭地需要與眾多文人博弈,很累,并且會降低自己的身份。他與劉備相互需要,一個缺智囊團,一個缺平臺,因互為對方的需要而相互成就。
但是,諸葛亮有自己的傲骨姿態,縱使他明白自己需要劉備這個平臺,但是,如若對方不重視自己,自己就不會有相應的地位。他要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要不然,發揮不了自己的一身本領。三顧茅廬的故事,是諸葛亮的刻意,也是諸葛亮的猶豫,更是諸葛亮的態度。因為他知道,若是答應劉備出山,則是一條壯士扼腕的不歸路,是一條逆天改命的艱難路,是一條有損自己陽壽的可嘆路。但自己那高傲的靈魂又不甘寂寞,希望揮灑自己的滿腔熱血于天地之間,他掐指一算,天機不可泄露,一切隨天意。他在劉備尋訪他的時候,沒有及時的出現,而是仍然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該出游則出游,該訪學則訪學,一方面是考查劉備的求賢之心和誠意,另一方面是拷問自己。給自己充足的時間來面對自己內心的本真,需要做出選擇,這種選擇會有舍有得。
當他與劉備在自家屋中見面之時,已經做出了最后的決定,但在表露這個決定之前他仍要反復探試劉備圖霸業的決心。為何?他這是要劉備當面表態,設置一個目標,從劉備口中說出的目標,對他來說意義重大。因為他料想劉備在今后圖霸業的過程中會仁慈心軟,讓他親口說出這個目標,日后可以不斷警示之,以免因其性格的軟弱而誤了大業。作為一個堅定的行動派,諸葛亮深知目標的重要性,一身本領,必須要有既定的目標方可有的放矢。在這個小屋里,他把與劉備一生能實現的目標已經規劃好了,占據荊州,緩圖兩川,三分天下。劉備在諸葛亮的追問之下,明確說出了自己的宏圖大業,并誠意懇求對方輔佐自己完成之。此時,諸葛亮也誠意接受他的邀請,并堅定地展示了自己三分天下的藍圖。諸葛亮不僅是一個堅定的行動派,而且也是一個智慧的方法派,凡事講技巧。如若是諸葛亮早前沒有準備,是不會有如此詳細的霸業規劃,這也是他圖霸業的方法之一。
自從諸葛亮出現在劉備的身旁,整個東漢末年的歷史發展似乎都是他在推動。整個歷史的走向都與他有關,真是一個足智多謀的戰略家。
如他所料,在占據荊州的過程中,由于劉備的不忍心而兩次三番地錯失絕佳的機會,劉備不忍心強占同為劉姓的荊州之主之地。此時諸葛亮再三提醒他,圖霸業必須為之,不料,此時的劉備竟說出如此得來的霸業,他寧可不要。聽到這里,諸葛亮內心是失落的,想起自己當年在初見劉備之時關于奮斗目標反復確認的場景,不由得獨自嘆氣。諸葛亮深深的懂得,在戰場上,一時的仁慈,可能需要日后更多的傷亡代價來彌補。而劉備卻無此等戰略眼光,他只有一個美好的愿景和一條信念,他只堅信得民心者得天下。他喜歡所有的事都符合仁義道德,他信奉的是“寧叫天下人負我,也不讓我負天下人”,這一點與曹操的“寧叫我負天下人,也休叫天下人負我”的理念剛好相反。
沒辦法,諸葛亮沒有了回頭路,面對如此憨厚可愛的劉備,他只好再想辦法。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他決定親自去東吳游說,聯合東吳抗擊曹操的南下大軍。在東吳的諸位智囊團之中,諸葛亮以一敵眾,展開口舌之辯,霸氣的擊退了諸位文人不懷好意的攻擊,有理有節。與東吳之主孫權見面之后,諸葛亮成功說服對方共同對抗曹操,于是有了接下來的著名戰役,赤壁之戰。此時,另外一名三國英雄人物出現了,這就是娶了小喬的周瑜。在與諸葛亮并肩作戰的過程中,周瑜卻多次多番地想要殺害對方,因為他發現對方的智謀在自己之上。妒忌之心溢于言表,幸得有東吳智士魯肅從中斡旋。這就是諸葛亮廣交朋友的好處,他們是真朋友,雖然各事其主,但講究道義。
誠如諸葛亮的預見,他與東吳取得了抗擊曹操的勝利,狼狽不堪的曹操在這場對戰之中差點丟了性命。逃回許都大本營之后安定了一段時間,不敢輕易前來侵犯。在這個相對安定的環境中,劉備與東吳之間變得不安定,他們之間開始爭斗。占據荊州的劉備被東吳催促著“返還”荊州地區,面對好不容易到手的荊州,諸葛亮怎能拱手相讓。三分天下的霸業,荊州是很關鍵的一步。周瑜與諸葛亮之間展開了激烈的斗爭,奈何周瑜發出來的每一條計謀都被諸葛亮完美地擊退。在斗爭的過程中,諸葛亮很愛惜對方的才能,有惺惺相惜之情。后人總說,周瑜是被諸葛亮三次氣死的,這種評價不妥。諸葛亮對人才是發自內心的尊敬,他沒有要氣死對方之意。是周瑜自己把自己推上了絕路,心胸狹窄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的愚忠心理在作怪,眼中只有霸業而無其他,比如情義。臨死之前,他發出了那句有名的“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嘆,讓他的心胸狹窄之事弄得眾人皆知,可惜了一身的英才。
當大家都在說,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的,特別是昔日東吳的各位戰友們。這樣對荊州的安定非常不利,于是諸葛亮主動請纓,出使東吳對周瑜進行吊唁,以正視聽。這是一步非常驚險的棋,劉備等都勸說諸葛亮,不能前往。但諸葛亮權衡再三之后,仍然決意要去,并做好了充分準備。這是證明諸葛亮不僅有謀而且有勇的最好例證之一,也說明了他不是一個死讀書的文人,是所謂的文人們學習的榜樣。
來到東吳周瑜的靈堂之上,諸葛亮真誠地哭了,邊哭邊念叨自己為周瑜而作的悼詞。字字句句,情真意切,配合展示了自己為周瑜生平人生亮點所做的畫,說得在場眾人聲淚俱下。如此真切的悼詞,恐怕在場的這一眾人,就算有這份心,也無這份表達之情。而周瑜的對手,諸葛亮展現了,這就是至情,說明諸葛亮是血肉之軀,有情有義,并且感情豐富。大家都被諸葛亮的詞句所感染,也瞬間領悟,這不就是最好的與周瑜告別的方式嗎?也都在內心由衷地佩服眼前的這個人——諸葛亮。諸葛亮誠意送別周瑜的這一幕,作為家屬的小喬看在眼里也明在心里,她終于見識了周郎眼中的這位才子,于是上前把周郎生前所寫遺言遞于諸葛亮。而此時,諸葛亮才真正體會到,自己這一趟來對了,這一步棋走得雖然非常險但是非常對。人之將死,其言亦善,周瑜在遺言中告訴各位,東吳要聯合劉備,這樣才能威懾曹操而保一方平安。
正當諸葛亮吊唁完畢返回荊州的船上之時,一個閃亮的人影出現了。他是著名的鳳雛,那個水鏡先生口中“臥龍與鳳雛,得一人則可得天下”的龐統先生。他叫住欲上船離開的諸葛亮,說對方氣死周瑜還前來吊唁,這分明是欺負東吳無人啊。諸葛亮急忙糾正說,我是誠意前來吊唁,切莫誤解。大家都是明白人,周瑜生氣,箭傷攻心,雖然不是諸葛亮有意為之,但確實是因諸葛亮之事而生氣。這件事可大可小,全憑一張嘴,但全部推到諸葛亮一人身上則實屬不妥。龐統聊這件事只是一個由頭,實則要聊自己的事,他如今在東吳居住,欲投靠在孫權手下。諸葛亮聽后則斷言,據他對孫權的了解,孫權必不會重用龐統。他勸龐統來荊州,與自己一起輔佐劉備以圖天下。
故事至此,不由得讓人不得不嘆,想當年,諸葛亮與龐統他們一眾友人談笑風生,展望未來,吹牛閑聊。轉眼間,大家都各奔東西,境遇迥異。由此,更加印證了諸葛亮的才謀與智慧,選擇一個良好的施展自己才能的平臺非常重要。
面對一口咬定讓歸還荊州的東吳,諸葛亮與劉備商議,待西取西川之后便歸還之。東吳也便暫時作罷,只好等待時機。當劉備在西川之蜀地建立基業之后,痛失關羽,痛失張飛,也丟失荊州。同時期,曹操、孫權也相繼去世,劉備熟識的友人、敵人越來越少,他也越來越滿足于現狀。只是諸葛亮依然雄姿英發、心懷大志,念念不忘霸業,劉備被諸葛亮推著往前走,在蜀地登基當上了皇帝。曹操可能想過當皇帝,也可能沒想過,但他沒有在有生之年獲得皇帝的稱號,這是他不及劉備之處。至此,三國鼎立才真正形成。
故事到這里,按理來講,諸葛亮與劉備應該都該感到滿足才是。可只有劉備感到滿足,而諸葛亮仍然未裹足不前。要知道,當年在諸葛亮的小屋里,定的霸業目標就是三分天下,可為何到達三分天下之局之后,諸葛亮仍然未滿足?
也許是我個人小人之心了,但我認為,這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個重要特點,即不知足。不褒不貶,是中性意思的不知足。另外一點是,世界變了,環境變了,人也變了,如今的諸葛亮已不是當年那個年輕氣盛只想三分天下的諸葛亮了。站在如今的基業之上,他想往前多走一步,這是一種推測。另外一種推測是,劉備去世,劉禪即位,諸葛亮知道若是自己去世之后,劉禪的皇帝位定不會長久。自己苦苦尋訪了這么多年,也一直未找到一個得力的接班人來待自己去世之后輔佐劉禪,保住打下的這片江山。所以,他采取“以攻為守”的戰略,多次北伐而上,與魏國爭戰。也許是年老之故,在北伐的過程中,他總是顯得力不從心。有勝有敗,手下的可用之人也越來越少,悲從中來,也傷了身體。在敵方陣營中,他竟然相中了一人,姜維,設計降服此人之后,將自己生平所學傾囊相授。但很顯然,姜維的智慧不及諸葛亮,有很多知識他無法領悟,特別是兵法上的經驗,諸葛亮有遺憾之感,但也別無他法。最后一種推測,也是我最中意的一種,就是諸葛亮從一開始就知道的,自己輔佐劉備圖霸業是一種“逆天改命”的行為。雖然最后能在歷史上留下痕跡,但阻止不了歷史的進程,大漢江山必然滅亡,恢復漢室只是一廂情愿。面對如今三分天下的格局,他也無其他事可做,唯有繼續逆天改命,揮灑自己的熱血。感恩劉備為自己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能的平臺,用不停步的戰事來報恩。縱使朝中群臣極力勸阻,還把夜觀星象的結果講出來,但他就是聽不進去,仍然執意北伐。由此可見,此時的諸葛亮已失去了足夠的理智,義氣之情占據上風。同樣懂星象的他難道不知道占卜天象暗示著不宜出兵攻魏嗎?他這就是在踐行著逆天改命。最后如愿病死在沙場之上,也算是對自己的人生有了一個圓滿的交待。
縱觀諸葛亮的一生,他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有勇有謀,有肝有膽之人。有青年的年少氣盛,有中年的成熟穩重,有晚年的一意孤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整部《三國演義》英雄們都在提霸業,可我認為只有諸葛亮的霸業才算完整。他運用生平所學,運籌帷幄,盡顯知識的力量,逆天改命,書寫自己的人生。他用生命說明了,不是只有君王才配得上霸業。只要你努力,并找到發揮自己才智的合適平臺,就算是一介草民,也能逆天改命。
簡潔一口氣讀完了,中途沒有喝一口咖啡,縱使全力在旁邊提醒了幾次。
“好。”簡潔端起杯子,喝了一口后,又猛喝了兩口,然后平靜地說道。
“真的嗎?”
“是的,還可以。”
“那我們一起去跟楊銘志他們先說說,然后再去找曹大華。”
“你搞反了,應該先找曹大華。”
“也對,不知道曹大華會怎么說。”
“他應該會同意這個視角,只是有點冒險。需要充分的理由,充分到他無法拒絕。我們拿出去跟大老板交差,大老板也能接受,這樣才行。”
“因為推倒重來,涉及的面太廣。”
“是的。”
簡潔又拿起這些文字看了起來,全力則盯著她那齊劉海,期待著她能再說點什么。
“以諸葛亮的視角,還能不能撐起三部?感覺一部就能拍完。”簡潔突然說道。
“改編,應該能有三部,青年諸葛、中年諸葛以及晚年諸葛。”
“晚年諸葛,沒有什么可拍的,只是不停的北伐,可拍的故事不多。”
“那就拍兩部。”
“之前的曹操版本拍三部,現在改成兩部,大老板同意,曹大華未必同意。”
“為什么?”
“很簡單,三部的錢和兩部的錢不一樣呀。”
“但是,我們把影片的質量提高,做出口碑,能產生隱性的財富。”
“也有道理,反正我是同意你這個意見。”
“謝謝你,簡潔。”
“叫我小潔,或是小簡,全名顯得生分。”
“OK。”
“以諸葛亮的視角,電影的名字叫什么比較好?”簡潔問道。
“諸葛亮之潛心修行,2就叫諸葛亮之成就霸業。”全力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
“有點意思。”簡潔笑著說道。
“在第一部潛心修行中,聚焦在兩個重點上,一是年少學習、拜師之路,二是青壯年與朋友們游學之路。第二部就是出山后的一路成長壯大,胸懷天下。”
“第一部會不會不那么搞笑,或是太平淡?”
“可能會,所以,我需要動腦筋。”全力笑著說道。
“那好,我覺得你一定能行。我相信你。”簡潔說道。
“謝謝你,小簡。”
“我們要找一個合適的機會,下周末,曹大華組織大家去平定周邊郊游。輕松的氛圍下,跟曹大華提,然后再走民主評議的程序。”
“放松的時間談工作會不會不好?”全力問道。
“不會,他們幾個都是工作狂,郊游會非常不自在,談工作立馬就來精神。”簡潔說完笑了起來。
全力聽著這種反人類的狀態,也跟著笑了出來,他覺得她笑起來很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