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我是華夏一份子
- 刷短視頻被直播,皇帝們震驚了
- 舊時歲月
- 2060字
- 2024-02-23 08:26:30
“曹賊殺害貴妃,后代被司馬昭當街弒殺,也算是一報還一報。”
一位戴著頭巾的書生走出茶館,看著天幕上的畫面,搖頭晃腦自顧自的說著。
茶館里說書先生慷慨激昂痛斥曹操。
將殺害董貴妃的畫面形容的栩栩如生,讓人仿佛就在行兇現場。
老百姓實在無法同情起曹家后人。
連帶著司馬家的無恥行徑,也一同被掩蓋于歷史長河。
祖宗作孽,禍及子孫。
“可惜,曹孟德一代梟雄,后代一代不如一代。”
“司馬仲達也是,后代廢物頻出,導致晉朝為禍百年。”
“兩者對比,還是司馬家罪孽更重,無力抵抗異族入侵,讓萬民陷入水火之中。”
陳皓搖頭苦笑。
這兩家的后代越來越廢,大哥不說二哥,兩家半斤對八兩。
特別是大將軍曹爽,竟然能相信交出兵權保命的蠢話。
自作孽,不可活!
陳皓刷著短視頻,也許看多了歷史視頻,逗音竟然一直推送同類視頻。
這還得了?
要刷刷大白兔洗洗眼,一直看血腥殺戮精神緊繃,連帶著心情都不好。
陳皓連刷好幾個視頻,突然停下手指滑動。
……
【老師好,請您給鑒定下我這個成化斗彩雞缸杯。】
【不用看了,新的,而且是全新的,做工拙劣屬于低檔仿品。】
【新的?你放屁,我這是正品,故宮一件我一件,我這個跟故宮的一模一樣。】
【那你覺得你這個成化斗彩雞缸杯值多少錢?】
【值多少錢?我告訴你,一個億!】
天幕上響起兩人吵鬧聲。
一片廣場的平臺上,放著一張長桌子,一中年男子坐著,一位老者站著手捧著兩個小杯子。
兩人從一開始的爭執,逐漸演變成爭吵,直至吸引來一群觀眾。
中年男人身后巨大的橫幅,寫著“華山論鑒,古董鑒定現場”。
老年男子發須皆白,走路顫顫巍巍,說話中氣十足。
“我花兩百塊錢買票,你告訴我這是新的?”
“瞎了你的眼,你懂不懂古董啊!”
老年男子憤怒拍打著桌子,唾沫橫飛怒斥眼前的專家。
中年專家面不改色心不跳:“新的就是新的,不但是新的,還是低檔仿品,一文不值。”
一個古董鑒寶的現場視頻,吸引來數千人點贊,以及上萬條評論,近萬網友轉發收藏。
陳皓還未點開評論區,頂上一排排彈幕劃過,密密麻麻把視頻上方占滿。
“等一下老爺子厥過去咋辦?”
“半夜大爺收到一條短信:新的!。”
“你別管是不是微波爐專用,你就看看這個開片,看看這個釉,看看這個顏料,它就是老的。”
“成化斗彩雞缸杯一個一兩億,這老頭一下拿來倆,是來搞笑的吧。”
“國寶幫入魔了,快請驅魔師。”
評論區的網友紛紛出言調侃,積極發表評論嘲諷老者。
歷朝歷代的百姓集體懵逼,成化斗彩雞缸杯?
什么玩意,價值一兩億?
就這個小杯子?
朝廷一年的賦稅也就千萬,一個小杯子價值抵得上整個國家?
明朝的百姓驚呆了,成化斗彩雞缸杯乃是皇家御用,價值萬金也難買。
這眼前不起眼的老頭一下拿出兩個?
故宮一個他一個,難道此人是皇明后裔?
難怪,平民使用皇家御用品,乃是殺頭的罪過。
……
大明,北京。
“成化斗彩雞缸杯?”
“???”
明憲宗朱見深正吃著早膳,空隙間瞥了眼天幕。
下一秒,直接目瞪口呆。
那天幕的老頭手中拿著兩個杯子,越看越熟悉。
這不就是手中喝水的杯子嗎?
宮廷御用之物,是怎么流傳出去的?
這老頭面白無須,長得賊眉鼠眼,和宮中的宦官有幾分相似。
朱見深越想越不對,怒氣涌上心頭。
“大膽!”
“派人去查查,是誰將宮中御用之物流傳出去的!”
貼身伺候的太監連忙下跪,顫顫巍巍的磕頭稱是。
一圈宮女太監面面相覷,戰戰兢兢互相懷疑。
皇帝的話在明顯不過,本朝斗彩雞缸杯屬于精品中的精品,剛燒制出來就萬金難求,連宮中的成品都不多。
萬一有人順出去,最先懷疑的就是宮女和太監。
他們最能接觸到,也才有作案的動機。
“陛下,天幕說斗彩雞缸杯是仿制品,據奴才剛才觀察,那兩個雞缸杯做工粗糙,畫工拙劣,看來并非正品。”
司禮監掌印太監懷恩心地純善,不愿看無辜的太監宮女遭殃,出口解釋道。
懷恩深得朱見深寵信,乃是宮中地位最高的太監。
朱見深聽取建議后,冷靜下來仔細觀察,發現老頭的杯子確實是假冒偽劣的產品。
這才逐漸平息怒火。
不過他身為一個皇帝也不好收回命令,于是改口道:“隨意仿制宮中御用之物,去查查景德鎮的人,查出來必須嚴懲。”
……
大清。
“成化斗彩雞缸杯。”
“跟朕用一樣的杯子?”
“他什么東西,他也配擁有?”
乾隆皇帝愣住了,握著手中的斗彩雞缸杯,一時間不知是喝還是不喝。
成化斗彩雞缸杯,被乾隆尊為成化制瓷中的最成功之作,乾隆不僅讓當時的景德鎮御窯仿制,還題詩作志。
乾隆對此愛不釋手,欽定為宮中御用。
老百姓私底下仿制,不管是真是假,都是犯罪行為。
“罷了,有就有吧,他辮子哪里去了?”
乾隆勃然大怒,此人不僅私自擁有皇家之物,還大膽不留辮子,難道難道他不知道留發不留頭嗎?
底下的官員是怎么辦事的?
“陛下,這好像不是大清……”
和珅猶猶豫豫不知如何開口,最后還是出言向乾隆解釋道。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天幕上的畫面,老年男子所處的時代,明顯不是大清國。
大家都明白,唯獨乾隆不愿意承認。
“怎么,你是說我大清亡了?”
“他們都不用留辮子?”
乾隆臉色陰沉下來,語氣冷冷的問一旁的和珅。
乾隆并非傻子,自然能看出老年男子不大清,只是想試試底下的群臣。
沒想到平時極有眼色的和珅,竟然毫不識趣的出來撞槍口。
“陛下息怒,奴才該死,這是大清,這就是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