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紅十字會第一人:沈敦和史事編年
- 孫善根編著
- 1049字
- 2024-03-25 17:23:34
序
王汝鵬
(中國紅十字會原副會長、紅十字國際學院院長)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
從歷史中汲取智慧與力量,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歷史的研究學習,強調:“歷史是人類最好的老師。”中國紅十字運動的歷史是一部弘揚人道、倡導博愛、踐行奉獻的歷史,各級紅十字組織和廣大紅十字工作者有責任、有義務認真發掘和深入研究紅十字運動史,做到以史鑒今、以史增信、以史勵人。
在中國紅十字運動發展的歷史上,生于浙江寧波的沈敦和是一個不能被遺忘的重要人物。1904年,為救護日俄戰爭中的東北難民,以他為首的上海慈善家,籌集錢款,發起成立中、英、美、德、法五國合辦的上海萬國紅十字會(中國紅十字會的前身),并被推舉為中方辦事總董。他積極爭取朝野支持和國際承認,并擔任此后的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實際主持紅十字會工作達16年之久。他建醫院、辦學堂,以恤兵博愛、救死扶傷、拯難救危為己任,竭智盡力,為中國紅十字會的創立和中國紅十字運動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時人稱:“論開創則百世不祧之祖,論慈善則萬家生佛之宗。”
當前,全黨正在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寧波市鄞州區紅十字會把學習黨史與學習紅十字運動史結合起來,編纂了《中國紅十字會第一人——沈敦和史事編年》,紀念沈敦和篳路藍縷之功,以向浙江省紅十字會成立110周年獻禮,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好事。該書對沈敦和生平事跡與相關言論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搜集和整理,并收錄了大量富有價值的歷史圖片,生動展現了中國紅十字運動先驅沈敦和人道、博愛、奉獻的形象,為后人深入了解和研究近代中國紅十字運動史提供了極其寶貴的文獻。
昔人已乘黃鶴去,不廢江河萬古流。在110多年的中國紅十字運動史上,一代代紅十字人開拓進取、勵精圖治,為中國紅十字事業付出了心血、汗水、智慧乃至生命。正是因為他們的篳路藍縷、接續奮進,中國紅十字會才從無到有、由弱到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紅十字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紅十字運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紅十字會也成為黨和政府在人道領域的助手和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這支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十字是一種精神,更是一面旗幟。 歷史的長河滾滾向前,時代的號角催人奮進。讓我們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旗幟,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以一往無前的奮進姿態,大力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開拓進取,改革創新,為促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紅十字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