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疫情嚴重沖擊經濟全球化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全球大流行,使世界格局加速演變,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不僅給世界經濟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而且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中長期趨勢。

一、疫情嚴重沖擊全球經濟增長

新冠肺炎疫情使貿易保護主義背景下本已脆弱的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受到嚴重沖擊,并使經濟全球化進程遇阻。此次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的影響堪比一場經濟危機,加劇了全球經濟風險和不確定性。

1.疫情嚴重沖擊全球供應鏈、產業鏈

(1)疫情嚴重沖擊全球供應鏈、產業鏈。截至2018年,全球中間產品出口貿易量達9.7萬億美元,占全球貨物出口貿易額的52%。陳靜慧.疫情對全球產業鏈的影響與應對[N].學習時報,2020-05-29.根據WTO初步估算,在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中間產品貿易同比下降5%,第二季度下降了15%。科技生產未有重大轉移,中國在幫助全球復蘇[EB/OL].一財網,2020-10-07.為有效應對疫情,多數經濟體普遍采取嚴格防控措施,阻斷了人員、商品、服務以及生產要素等跨國自由流動,由此加劇了全球產業鏈斷裂的風險。

(2)疫情嚴重沖擊部分行業。由于人流受到限制,疫情對旅游業、餐飲業和交通運輸業等行業的沖擊相當嚴重,某些航空公司可能面臨嚴重打擊;由于疫情影響,關鍵零部件等中間產品生產停工,對汽車制造、電氣電子、醫藥等行業的整體需求和供應鏈造成嚴重沖擊,加大汽車等行業的下行壓力。比如,餐飲業遭受重創。2020年我國餐飲業全年收入為46721億元,比2019年同比下降16.6個百分點。智研咨詢.2020—2026年中國互聯網餐飲行業市場競爭狀況及競爭戰略分析報告[R].2019-09.在旅游業上,2020年我國國際旅游全年入境人數降幅達九成,國內旅游人數為28.79億人次,比2019年減少30.22億人次,下降52.1%。2020年國內旅游人數28.79億人次同期下降52.1%[EB/OL].人民網,2021-02-19.在電影產業上,2020年我國電影市場最終票房為204.17億元,相較于2019年642.66億元的票房,同比下降68%;觀影人數為5.48億人次,僅為2019年的31.7%。2020中國電影票房收入為204.17億元,全球市場率先復蘇[EB/OL].智研咨詢,2021-01-13.2020年1月26日到2020年7月19日長達半年時間內,電影院處于零觀影、零收入狀態。

(3)疫情嚴重沖擊重大國際合作項目的推進。疫情在全球范圍的擴散,將導致重大國際合作項目在合同履約、執行、融資、雇員返崗等方面面臨諸多挑戰,一些重大的國際性項目將拖延甚至停滯或取消。

2.疫情導致全球經濟陷入衰退

聯合國前秘書長、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對全球經濟增長帶來嚴重沖擊,其影響遠超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首席經濟學家洛朗絲·博納用“世界正在經歷自二戰以來最大的經濟衰退”經合組織首席經濟學家:世界正經歷自二戰以來最大的經濟衰退[EB/OL].央視網,2020-09-17.來形容其嚴重程度。根據IMF2021年1月的預測,全球經濟增速由2019年的2.9%陡降至2020年的-3.5%,顯著低于全球金融危機之后的經濟增速(2009年的-0.1%),是二戰之后和平時期全球經濟最深的一次衰退。張明,葛天任.全球政治經濟之格局嬗變[EB/OL].財經網,2021-04-12.

疫后全球經濟不容樂觀。一方面,盡管一些主要國家采取了超常規的宏觀經濟政策,但疫情這個外生變量仍然存在不確定性,全球恢復疫情前正常的經濟社會秩序的時間點仍不確定。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疫情蔓延導致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回撤,有可能造成全球全要素生產率的長期下降。在疫情后的幾年,估計全球增長也將延續低速增長軌跡。

3.疫情增大全球經濟危機的可能性

疫情的全球性蔓延,導致全球經貿活動大受影響,經濟活力也將嚴重下降。從市場的反應看,隨著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全球資本市場信心受到嚴重沖擊,再加上國際油價暴跌重挫全球股市,短期內世界性的經濟衰退開始成為現實。同時疫情加劇全球公共債務風險,疫情中多數國家采取大規模的寬松貨幣政策和財政救助措施,導致全球公共債務不斷攀升。國際金融協會(IIF)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債務達到創紀錄的281萬億美元。其中,新冠肺炎疫情令全球債務增加了24萬億美元;全球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超過355%,同比增長35個百分點,這一增幅要遠高于金融危機時的情況。IIF:2020年全球債務達281萬億美元[EB/OL].中國經濟網,2021-02-19.

二、疫情嚴重沖擊經濟全球化

疫情深刻改變全球產業鏈布局,嚴重沖擊全球自由貿易進程,助長貿易保護主義,導致經濟全球化逆潮涌動。在疫情沖擊下,產業鏈區域化、本土化的態勢明顯加快。

1.疫情重創跨境貿易投資流量

(1)疫情重創國際貿易。2020年,在世界經濟陷入嚴重衰退背景下,全球貨物貿易額同比下降5.6%。2020年全球貨物貿易額同比下降5.6%[N].人民日報,2021-02-19.

(2)疫情重創跨國投資。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2021年1月24日發布的投資趨勢監測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從2019年的1.5萬億美元下降42%,降至約8590億美元。2020年FDI下降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減少69%,降至約2290億美元。其中,美國的FDI減少49%,降至約1340億美元。中國成為2020年全球最大FDI流入國,全年增長4%,達到1630億美元。2020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下降42%[EB/OL].商務部,2021-01-27.

(3)疫情重創跨國人員流動。以全球海外游客數量為例,2020年1—8月大約減少了7億人,比2019年同期減少了70%;全球觀光產業大約1億—1.2億個就業崗位消失,預計全球觀光產業遭受的損失高達0.9萬億—1.2萬億美元。復盤2020全球旅游業:新冠疫情巨大沖擊下的艱難復蘇[EB/OL].新浪財經,2021-01-05.

2.疫情嚴重沖擊全球自由貿易進程

(1)疫情蔓延助長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民族主義思潮。疫情導致的全球經濟衰退,使得生產者、消費者信心嚴重受挫。一些國家和地區逆全球化思潮重新抬頭,甚至更為盛行。以美國為例,沿著“美國優先”的道路越走越遠,嚴重破壞了全球團結抗疫,并使經濟全球化進程出現嚴重倒退。

(2)疫情蔓延嚴重影響雙邊、區域自由貿易進程。尤其是國家安全、技術標準、知識產權保護、優先購買本地服務、限制技術服務出口等限制服務貿易發展的措施數量顯著增加。例如,2020年1—4月,全球新增不利自由貿易措施310項,已超過2018年全年數量,達到2019年全年的80%以上(見圖1.8)。

圖1.8 新增貿易干預措施數量

數據來源:全球貿易預警信息網,www.globaltradealert.org。

(3)疫情蔓延使大國經貿關系面臨更為復雜的變化。在單邊主義和“美國優先”的背景下,中美關系面臨更為復雜和不確定的局面;美歐經貿問題談判不僅遲遲沒有取得突破,還出現新的貿易爭端;受各類非經濟因素影響,全球雙邊、多邊自由貿易進程變數明顯增多。

3.疫情助推全球產業鏈區域化、本土化、數字化轉型

(1)疫情導致更多國家重視產業鏈安全。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東亞、歐洲和北美等全球三大產業鏈中心均遭受重創,全球供應鏈中斷導致一些國家抗疫急需物資必須靠別國供應。更多國家把本國經濟安全擺在突出位置,并竭力提升產業鏈和供應鏈控制能力。

(2)疫情加速各國產業鏈的區域化、本土化。在全球部分產業鏈停擺的情況下,產業鏈圍繞國家周邊地區就近配置、盡量縮短產業鏈的趨勢十分明顯,并由此使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作用凸顯。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綜合考慮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以及本國居民就業需要,不少國家采取政策鼓勵和支持已經轉移到海外的生產環節企業重新遷回本土。麥肯錫的調查顯示,93%的企業有改善產業鏈彈性的計劃,其中,44%的受訪企業選擇即便犧牲一定的短期經濟效益,也力爭改善產業鏈。調查結果還顯示,使產業鏈更具彈性化的形式是多樣的,并不只有“搬遷回國”這一單一選項,促使原材料供給多元化(53%)、加大關鍵產品的研發(47%)、加強近岸采購以及擴大采購基地(40%)、促使供應鏈區域化(38%)等都是企業所考慮的對策。疫情如何重塑全球產業鏈?報告:產業鏈彈性化比搬家重要[EB/OL].第一財經,2020-08-24.

(3)疫情加速全球產業數字化。疫情與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疊加,使得全球供應鏈數字化轉型加速。在人員難以流動的情況下,“讓數字流動”進程加快并逐步成為新常態,全球供應鏈上企業從線下走向線上的速度不斷加快。

三、疫情深刻影響世界經濟格局

由于抗疫效果而導致的經濟復蘇進程差異,疫情后全球經濟重心向亞洲轉移的趨勢更加明顯,區域經濟一體化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地位明顯提升。全球共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全球治理體系變革處在一個新的十字路口。

1.疫情將加速世界經濟重心向亞太轉移

(1)國際經濟重心東移趨勢。與疫情在歐美愈演愈烈相比,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國家在應對疫情和經濟復蘇上普遍好于歐美國家。

(2)亞洲區域合作在引領全球自由貿易進程中的地位作用凸顯。2020年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簽署,標志著全球參與人口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自貿區開始興起。預計亞太區域內貿易總額占全球比重在2025年將突破60%。

2.疫情加劇全球經濟治理碎片化

2001年11月,世界貿易組織第四次部長級會議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開啟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然而,截至目前這場談判還未能達成協議,美國甚至公開呼吁放棄多哈回合貿易談判。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WB)需要進行調整和改革,世界貿易組織面臨停擺。在這種情況下,區域性自由貿易協定逐步增多,并成為一種新趨勢。積極參與區域貿易協定,是疫情下各國擴大對外經貿合作的重要載體。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12月23日,已送達世界貿易組織的區域貿易協定通知累計達713個,正在生效實施的區域貿易協定有305個。區域經濟一體化在曲折中前行[EB/OL].中國經濟網,2020-12-30.在全球性經貿合作受阻的背景下,很多國家和地區開始轉向區域治理合作,以補充原有多邊機制治理乏力的困境,全球治理體系面臨的碎片化風險進一步上升。

3.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和完善的迫切性全面增強

一方面,疫情后無論是各國政府還是企業,都將改變以往基于低成本、零庫存導向的全球產業鏈布局,而更加重視供應鏈安全與可控,加快構建更加安全、更有彈性的產業鏈供應鏈,由此使得加大各國宏觀經濟政策協調變得更為困難。另一方面,在新冠肺炎疫情、經濟衰退、貿易摩擦等全球外部環境劇烈變動的情況下,新規則新方略的構建需求更為緊迫。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龙| 威信县| 台前县| 多伦县| 洛浦县| 尼玛县| 安乡县| 长白| 普兰店市| 迁安市| 普定县| 肥西县| 青阳县| 阜宁县| 横山县| 镶黄旗| 锦州市| 信宜市| 绥宁县| 庆元县| 津市市| 手游| 巴彦县| 华容县| 雅江县| 呼图壁县| 宜城市| 贡觉县| 麻栗坡县| 松江区| 溆浦县| 林西县| 七台河市| 新营市| 勃利县| 天峻县| 平凉市| 蕲春县| 泾川县| 上林县| 周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