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對付像馬一樣大的鴨子
- (美)威廉·龐德斯通
- 1851字
- 2024-03-01 14:21:54
前言 獲得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贏得你想要的工作
愛迪生的面試調查問卷
托馬斯·愛迪生在美國新澤西州門洛公園的一座山腳下建立了一家電燈泡廠。在那里,75名員工每天辛苦地工作到深夜,制造白熾燈泡。愛迪生患有失眠癥,每天工作20個小時,為此他雇了一名風琴手來演奏音樂。午夜時,工廠提供一頓簡餐。有一次在就餐時,愛迪生偶然提到工廠所在的這座山上有一棵櫻桃樹。令他吃驚的是,他的員工都不知道這棵櫻桃樹。愛迪生據此做了一項調查。他發現,有27名員工6個月來每天都路過這棵櫻桃樹,卻從來沒有注意到它。1
這件事證實了愛迪生偏愛的一個理論,即大多數人并不關注他們身邊的環境。愛迪生認為他的員工應該有觀察力。這一信念最終促使他編撰了一份問卷,然后分發給那些正在向他的公司求職的人。愛迪生發現,大多數求職者,即使是那些擁有大學學位和讓人艷羨的推薦信的求職者,也無法回答他提出的48個“極其簡單”2的問題。這些人最終都沒能獲得錄用。
“然而,每家大型企業都在聘用許多這種不稱職的員工,”愛迪生在1921年一次接受采訪時說,“這給這些公司乃至公眾造成了難以衡量的損失。企業應該準備一份小問卷,然后讓求職者參加這項測試,這種做法至少可以防止那些極不稱職的人被安排到由于他們的嚴重無能可能導致不可估量的損失的職位上。”3公眾顯然把愛迪生的這番牢騷話當成了信條。當時,這位著名的發明家被視為奮斗精神和科學思維的守護神。1922年,一次民意調查將愛迪生評為當時在世的、最偉大的美國人。4
愛迪生關于調查問卷的評論以印刷時代所能實現的最快速度迅速傳播開來。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報紙和雜志上出現了一連串的評論、猜測和指責。僅在1921年5月,《紐約時報》就針對愛迪生的調查問卷發表了23篇文章和社論,其中包括一篇基于真實經歷的獨家報道——一名被拒的求職者站出來,盡可能地復述了他能記起的愛迪生問卷中的問題。不久,另一名被愛迪生拒絕的求職者也談到了問卷中的問題。《紐約時報》的記者研究出了答案,并將其刊登在了他們就職的這份記錄時代現實的報紙上。
愛迪生的調查問卷是冷知識與心算的結合體。
你知道以下面試題的答案嗎?
哪些國家與法國接壤?
《悲慘世界》的作者是誰?
說出3種強力毒藥。
在一個長20、寬30、高10個單位長度的房間里,空氣的重量是多少?
美國哪個州擁有最大的紫水晶礦?
《波士頓先驅報》用愛迪生的調查問卷測試了馬薩諸塞州的政客們。這篇報道的標題是《在愛迪生看來,這些人是無知的人》。5記者們請當時另一位偉大的天才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發表他的意見。《紐約時報》興高采烈地報道說,愛因斯坦在一道物理題上出了差錯,“因此也成為我們中的一員”。6令這位物理學家出糗的問題是“音速是多少”。愛因斯坦的回答是,他不能馬上說出。7他沒有把這條信息記在腦子里,但這條信息在教科書里可以很容易被找到。
愛迪生抱怨說,由于他的調查問卷被廣泛曝光,他難以招聘到有能力的員工。他決定要“編寫新的試題清單”,并警告說:“新的試題將受到版權保護,任何以愛迪生調查問卷的名義使用它們的人都將面臨訴訟。”8
1922年6月,愛迪生又設計出一套包含150個試題的問卷。但新的試題清單很快又被曝光。這份清單包含了更多的冷知識,如葡萄堅果麥片是由什么制成的,以及更多開放式的問題。
你知道以下面試題的答案嗎?
你正在和一個不認識的人打撲克,手上只有10美元。在第一輪中,對方拿了一手好牌,而你在抽牌前手里有3個8。賭注罐里有50美分。對方在這一輪以25美分作為賭注。你打算怎么做,為什么?
一些雇主采納了愛迪生的建議,開始使用類似的調查問卷。9但它同樣引起了一些雇主的憤慨。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愛德華·桑代克(Edward Thorndike)作為代表之一對它表示了譴責:“我相信愛迪生先生會更喜歡一個忠于他的家庭、學校和教會的人,這個人品行高尚,在金錢方面誠實可靠,愿意且能夠一天工作8小時,從不推卸責任。愛迪生先生大概不會喜歡一個在口頭上或以其他方式炫技,但缺乏這些品質的人。”10
心理學家保羅·M.丹尼斯(Paul M. Dennis)認為愛迪生的調查問卷使招聘過程中的對話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但它的影響并未得到充分認識。11在愛迪生的時代,和現在一樣,工作面試是對一個人是否適合該職位的主觀評估。不管愛迪生的調查問卷多么不完美,甚至會產生誤導,它仍然提供了一個新的范式,即一種根據問題的答案來預測工作表現的嘗試。這一設想產生了持久的影響。它開啟了長達一個世紀的相關研究,研究者試圖弄清楚面試是否可以預測工作表現,并找出最具預測力的問題和技術。愛迪生的調查問卷還改變了招聘實踐,并帶來了評估員工的新型方式,某些變化與愛迪生的做法一樣具有啟發性和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