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序

談談《知道了》

好讀書,遣閑而已,不求甚解。然而,手頭這本書名頗奇而引人注意的《知道了》,卻每每引發思考。想了又想,不禁喟然而嘆:太遲了!倘若早若干年見此書,將可能是另一樣較精彩豐富的人生。

早些年流傳一些說法,很時髦很酷,比如,“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豪情滿懷,頗為動人。不過,世界這么大,五光十色,路又這么多,四通八達,看什么?如何走?遇到疑惑和困難時又將如何?其實,所謂“看”或“走”,原就是生活的本身。

誠如著者相飛先生句,“靜定心,心明理,理體仁”,有著特殊的人生履歷和際遇,相飛先生于經年“看”與“走”的歷練中,精微細密思考,日積月累記錄系列篇章,匯集成這冊充滿人生哲理的《知道了》。這些過來人的深切體悟、經驗之談,彌足珍貴。借用武俠小說常用語,或可以“秘籍”“寶典”視之。

書中所談,大多為職場人士在工作和生活中必然遭遇或偶遇的一些問題。作者根據自身的經歷與感悟,從存身立志的基本理念到日常處事待人,幾乎都指出了處理的觀念原則與方式。涉及面廣,挖掘也深,具有普遍的適用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些隨感,于現實生活中所謂白領、精英,乃至成功人士,甚至初出校門目光迷離的“尋路者”,都有實際的啟迪和借鑒意義。

《知道了》闡述的一些理念,未得其中深味是道不出的。比如《談熬煉》《談爭讓》《談慎密》諸篇,皆精到而深刻,讀后不跟著作者的文字想想都不行。不信?你仔細讀讀看,必定欲罷不能。

人生如登山,俗言“人往高處走”嘛。孔子講:“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按照古人的觀點,十五歲該是起點吧。現代所謂人生起跑線,已是大大地提前再提前了。起跑時,大都意氣風發,雄赳赳氣昂昂,立志立愿勇攀高峰、高歌猛進,一路上繁花似錦、風物宜人。及至半途,則漸漸人影稀疏、境況凄迷了。此時仍矢志不渝負重奮進的人,最想尋覓的就是前行者的足跡。這冊《知道了》,正是登山程途的指向標。

登山的人,待得一路艱辛登上山頂陡見天闊地遠,不免志得意滿,大有“一覽眾山小,絕頂我為峰”之慨,由此披風狂呼,一舒久蓄之浩然氣。不過且慢,也許所登之山只是平原小包土丘,或丘陵的奇峰。如果去祁連、昆侖、喜馬拉雅等地登山,又會是怎樣的景象呢?我今已八十五歲,早年有幸爬過這些高山,雖幾近喪生,卻由此有了一些切身感受。此生奇詭,而今回望,真可謂僥幸之至難以言之。

真正的登山,絕不是畫片上一線斜坡的漫步而行,也難如攀巖般一鼓作氣。那將是弓著腰、屈著膝、喘著氣,舉步維艱真正的負重前行。曲曲折折,“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屢經懸崖絕壁深溝斷澗,時見熊蹤狼影惕然驚心。幾度危命備嘗艱辛,終于筋疲力盡挨上山頂,只見又是一座奇峰突兀在面前!縱目而觀,遠處近處,前后左右,一層層一重重,如海浪般綿延無盡,都是山峰!

眼前一片蒼茫,心中一陣迷茫,長吁一口氣,惶惶惑惑頹然而默語:到底上來了,終于知道——了。

楊榮華

庚子夏于揚州

(楊榮華,南京人,祖籍皖,家揚州,自號“舞林外客”,現年85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南县| 泰来县| 南平市| 吉首市| 芦山县| 浦江县| 泉州市| 秦皇岛市| 疏勒县| 辽阳县| 霍山县| 东海县| 调兵山市| 玉龙| 郑州市| 肇源县| 修武县| 双江| 龙南县| 平凉市| 昆山市| 铜梁县| 长春市| 莲花县| 贵定县| 湘西| 兰西县| 辽宁省| 湘潭县| 三亚市| 晋宁县| 澄城县| 杭锦后旗| 东明县| 南康市| 大石桥市| 阳泉市| 松江区| 将乐县| 保靖县| 潼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