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3章 一波平江心月影 風(fēng)波起北固心驚

上回說到竇輔與秦風(fēng)一番長談,終于知曉所有事情的來龍去脈。也知道小青無事,心中憂喜交加。只是,暫時也沒有小青消息,便先陪同蔡邕坐船過江,因無人搖船,就由九鳳相送。

船至江心,竇輔一人在船頭望月沉思。突然,一把寶劍架在竇輔頸項之間,竇輔大驚。這時,只聽有人問道:“汝到底是何人?”

竇輔聽到那人聲音,更加驚訝,猛回頭道:“鳥兄!?”

九鳳,冷聲道:“莫要亂動,更不要出聲,除非汝希望全船陪葬!”

竇輔心之此言不差,雖說有典韋馬鳴在,但是船已至江心。眾人皆不會駕船,九鳳只要往江中一跳,大家都得死。

想到此,竇輔遂開口道:“鳥兄,有事好好說,何必如此!小弟絕不出聲,不如先到艙內(nèi)說話!”

九鳳冷笑道:“到了船艙內(nèi),便有幫手。在下更加無法跳江。是也不是?”

竇輔嘆息道:“鳥兄思慮周詳!小弟佩服!既然如此,鳥兄有話請講?!?

九鳳盯著竇輔,問道:“汝究竟何人?!真實身份到底是什么?”

竇輔聽的莫名其妙,無奈道:“鳥兄,小弟真的不明白!”

九鳳將劍一抖,竇輔頸間頓時一道血痕,森然道:“在下耐心不好!最好不要做無謂的抵抗!汝若不記得,便由在下提個醒。在岸上,門主問汝關(guān)于太平道之時,汝是何神態(tài)?當(dāng)時吾等便皆已疑心!如今還有何話好說?快說,汝到底是何人?黃巾道人為何非殺汝不可?”

竇輔苦笑,暗思:原來是為了這個?。樜乙淮筇?,以為他們知道我是穿越來的呢!可是,這個問題一樣很難回答啊。不能說自己是穿越來的,怎么說服他呢?

竇輔正在思索,九鳳瞬間又在其頸間留下一道血痕,火辣辣的疼痛,讓竇輔心驚。急中生智,道:“小弟是有所隱瞞,因為此事事關(guān)重大!”

九鳳忙催促道:“什么事?快說!”

竇輔不急不慢道:“因為之前,小弟將在南陽所見所聞告知楊世伯,世伯當(dāng)時就說,此事他亦早有察覺,憂心不已。命小弟再多方打探,看看是否有其謀反證據(jù)!并且告誡小弟,此事茲事體大,不得對任何人泄漏,唯恐打草驚蛇!”

九鳳將信將疑,道:“楊世伯是誰?難道現(xiàn)在就不怕在下泄密?”

竇輔笑道:“楊世伯便是楊彪楊大人!至于泄密,小弟已經(jīng)知曉貴門與太平道之關(guān)系,又如何會擔(dān)心鳥兄泄密!?呵呵,再者,鳥兄雖信不過小弟,但是小弟卻信得過鳥兄的為人!”

九鳳被竇輔如此一說,有些汗顏。收劍回鞘,道:“事關(guān)重大,為兄不得不小心!如有得罪,改日再向兄弟賠罪!”

竇輔見事情化解,笑道:“只要鳥兄不再殺小弟,小弟已經(jīng)知足,如何會怪罪鳥兄呢?”說完,不等九鳳解釋,就對著船艙道:“還不出來,更待何時??!”

只見,典韋馬鳴都走了出來,竇輔見九鳳驚疑,便說道:“當(dāng)時情況特殊,故而是小弟讓二人不要出來。免得加深誤會!”

九鳳這才明白,道:“小兄弟,原來早就成竹在胸啊!”

竇輔笑道:“哪有成竹,至多是兩敗俱傷而已!”

在竇輔的笑聲中,眾人一起重新回到船艙,經(jīng)過方才這事后,大家都沒了睡意,就一起圍坐聊天。不一會就見典韋抱了一壇子酒進(jìn)來,大家齊聲叫好。原來典韋好酒,竇輔就常常為其準(zhǔn)備好酒。這時,典韋給每人倒上一碗,眾人一飲而盡。

竇輔不由感嘆,道:“有酒無肴,美中不足?。 ?

九鳳哈哈一笑,道:“這有何難?小兄弟等著,為兄這就給你弄菜去,權(quán)當(dāng)給兄弟賠罪壓驚!”說完,起身出船艙去了。

竇輔及典韋馬鳴心中疑惑,如今在大江之中,去何處弄菜?

不一會,從船艙外飄來陣陣香味。竇輔等皆好奇,還不等眾人出船艙,九鳳端著一盤子進(jìn)來了,笑著對眾人道:“請!”

竇輔等一看,典韋驚道:“好大的兩尾魚啊!”

竇輔更正道:“是兩尾烤魚?。≌嫦悖 ?

九鳳好像早料到眾人表情,笑道:“諸位請!”

一時間,杯光籌措,有酒有肴,眾人是吃喝的不亦樂乎。待眾人酒足菜飽,盡興后,紛紛接著酒意入睡去了。

只竇輔與九鳳,一人抱著半壇剩酒,再次來到船頭。二人望著高懸中天的明月,不由同時長嘆一聲。

頓時,二人又異口同聲,道:“何故作此長嘆?”

接著,竇輔與九鳳,相視大笑,舉壇干杯。

竇輔當(dāng)先開口,道:“鳥兄,之前對小弟疑心,應(yīng)該不光是為了岸上時,小弟的回答吧!”

九鳳看著竇輔,沉吟道:“不錯!當(dāng)初為兄與虎妹回山后,將這里所發(fā)生的事告知門主后,門主就發(fā)現(xiàn)小青定然還在世間。隨即一同下山,當(dāng)中原由相信門主一定已經(jīng)告知小兄弟!”

九鳳見竇輔點頭,接著道:“后來到了雒陽,見到了孟德,便再次詢問了關(guān)于小青出走的細(xì)節(jié)…”說道此處,九鳳再次望向了竇輔。

竇輔好奇,問道:“鳥兄何故又望著小弟?莫非…”

九鳳嘆了一口氣,道:“不錯!當(dāng)時,所有的疑點同時指向小兄弟。只是門主堅持認(rèn)為,以小兄弟的為人,斷不會做此等事!由于門主堅信,吾等亦不能多少什么?!?

竇輔感嘆,道:“哎,多謝老哥哥信任!不然,恐怕鳥兄與虎姐早已將小弟斬于劍下了!”

九鳳聞言,臉色微紅,道:“哎,門主學(xué)究天人,洞察人心!曾經(jīng)不止一次提醒過為兄與虎妹。說道:汝二人機(jī)謀深遠(yuǎn),沉著細(xì)致。文武雙全,相輔相成。只可惜少了一份赤子情懷!遇事容易深陷其中,無法靜心!會看不清本質(zhì),容易迷失本心!”

竇輔靜靜聽著,默默點頭,暗道這世界又有幾人,能像秦青樓那般灑脫,超然。不都只能在這塵世間,苦苦掙扎。想到此處,不禁又是一聲長嘆。

而恰巧此時,九鳳亦長嘆,二人相視苦笑。

竇輔問道:“那當(dāng)時鳥兄與虎姐到底懷疑小弟什么呢?”

九鳳見竇輔問起,遂答道:“當(dāng)初聽孟德講,小青是因為與孟德負(fù)起,故而出走來尋找小兄弟的!而此時小兄弟亦正好趕往京城,小青偏偏在此時出了事…”

竇輔大驚,道:“難道懷疑是小弟對小青下的毒手?可是之前,小弟一直在張府,后到了雒陽就遇到了孟德。都有人可以證明,根本不可能是小弟??!再者,亦小弟與小青的感情,怎會做這等事!”

九鳳待竇輔說完,只說了一句:“那從弘農(nóng)到雒陽的途中呢?”

竇輔一愣,喃喃道:“途中?”剛想說有馬鳴,可是隨即想到,出了城自己因為新得絕塵,早把馬鳴甩的沒影了。更何況,馬鳴說了,別人亦不會相信的。不由搖頭苦笑,道:“還真是沒人能證明!”

九鳳接著說道:“事情偏偏這么巧,小青與小兄弟同時消失一段時間,之后小兄弟便到了雒陽。而小青就出事了!再者,小青負(fù)起留書出走,除了孟德,無人知曉。最有可能就是小青找到了小兄弟后,出的事。不然,誰會知道小青的去向,路線。而預(yù)先埋伏!張角肯定不能做到!不是小兄弟的話…”

說道這里,二人同時心中升起一個問號,那會是誰?

二人皆沉默深思,竇輔亦感到奇怪,這么說的話,還真的自己的嫌疑最大啊!誰會知道小青的取向呢?路線,路線?路線!

突然,竇輔開口道:“路線!是路線!”

九鳳疑惑,道:“什么路線?”

竇輔激動道:“路線!吾等皆忽略了路線!小青不論是去弘農(nóng)找小弟,還是去雒陽找孟德,怎會出現(xiàn)在穎水!”

聽到此處,九鳳亦明白了,道:“不錯!穎水!可是小青為何會往相反方向走呢?”

竇輔沉聲道:“這才是關(guān)鍵!只要找到這個原因,也就能知道小青的去處了!”

九鳳喃喃道:“難怪門主說,除了太平道,可能還有人參與其中!”

竇輔沒有注意道九鳳的話,自己還在沉浸在思考中。穎水?下游及其之流通往何處呢?穎水最終匯如淮水。支流一經(jīng)潁川,一經(jīng)汝南。汝南?難道是他?

九鳳見竇輔在沉思,原本無意打擾。只是抬頭望了望天,東方已經(jīng)泛白。隱約可以見到江岸,便開口道:“小兄弟,天將大亮!前面就是曲阿?!?

竇輔聽到九鳳呼喚,始自回神,道:“到了?曲阿?”

九鳳笑道:“呵呵,就要到了,靠岸便是曲阿地界,算是到了江東!”

竇輔喃喃道:江東…

九鳳用手一指遠(yuǎn)處,道:“看到前面那座山嗎?呵呵,便是北固山!”

竇輔一愣,暗道:北固山?這就是北固山?稼軒先生詞中提到的北固山?不禁忍不住輕吟:何處望神州?滿眼風(fēng)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dou)鍪(mou),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

九鳳好奇的望著竇輔,道:“小兄弟方才吟誦的是詩?不曾聽說過啊。可是自己所作?為兄方才未曾注意,大聲些,再來一遍?。 ?

竇輔一驚,心想:失態(tài)了!真是一時忘情。幸虧他沒聽清,要不然問我,誰是孫仲謀?我怎么回答,這會孫權(quán)還沒生吧!

竇輔連忙道:“呵呵,鳥兄,小弟也是聽來的。就不獻(xiàn)丑了。此處就是曲阿了嗎?北固山?很有名嗎?”

九鳳被竇輔這么一扯,也就忘了方才之事,道:“此處乃臨江要塞,當(dāng)是江東戰(zhàn)略要地,正是用兵之地!”

竇輔佩服道:“鳥兄大才!胸中自有韜略,不為將軍,建功立業(yè),實在可惜!”

九鳳笑笑,道:“君昏臣佞,如何建功!若說才華,門主才是天下第一!他若肯做,便是皇帝都可以做得!天下碌碌,何人是其對手?”

竇輔聽了笑笑,暗道:這天下英雄還未登場啊!就只小青夫婿曹操就是第一等的人才啊!不用多久,便會見識其厲害之處!只是,秦青樓確實當(dāng)世奇才,可惜!沒有雄心?。?

在二人聊天之時,船已靠岸。眾人上岸后,紛紛向九鳳致謝。

九鳳對竇輔道:“小兄弟,后會有期!”說完,揚(yáng)帆而去。

眾人稍作準(zhǔn)備,便欲繼續(xù)趕路。

竇輔心中對北固山實在好奇,便開口道:“師傅!不如先停一停,反正已經(jīng)過江,不用著急趕路啊!”

蔡邕笑道:“輔兒可是心中有主意了?”

竇輔不好意思笑道:“此處風(fēng)光甚好,不如登高望遠(yuǎn),一睹大江之風(fēng)采!”

蔡琰聽到可以玩,頓時心花怒放,拉著蔡邕的手,道:“父親,不如就去看看吧!”

蔡邕見女兒如此,何況此處已到江東,心中大安,遂道:“如此,便一睹大江風(fēng)采,如爾等所愿!”

一行人便朝著北固山出發(fā)。而一路行來,蔡琰是興奮異常??筛]輔卻是大失所望,原來此時的北固山,并沒有后世那么精彩,好玩。現(xiàn)在,基本等同于荒山。竇輔沒有發(fā)現(xiàn)甘露寺,不禁好奇,那劉備招親,是在哪招的呢?

在不知不覺中,眾人來到山頂,遠(yuǎn)眺長江,頓覺心曠神怡。竇輔不由想到九鳳方才所言,暗道:此處確實險要??墒呛孟駴]有發(fā)生過大戰(zhàn)?。?

竇輔不知道的是,歷史上,劉繇就任揚(yáng)州刺史,因揚(yáng)州治所壽春被袁術(shù)占領(lǐng)。只得渡江來到曲阿,作為治所。孫策渡江激戰(zhàn)劉繇,便先占曲阿,駐兵于此。孫權(quán)后亦屯兵于此,對抗曹操。并改丹徒為武進(jìn),取意為武力進(jìn)取。并在北固山前峰山麓,建筑了一座城廓,名鐵甕城。古意:絕高為京,故名京城!后又改丹徒為京口。

而歷史上的曲阿,京口都屬于揚(yáng)州下屬吳郡管轄,吳郡治所在今天的蘇州。

待到日落前,一行人才來到山下。正是人困馬乏,饑腸轆轆。忽見前方有炊煙,眾人大喜。遂前往,欲找戶人家吃飯。

當(dāng)近到跟前,見一座農(nóng)舍,舍內(nèi)還傳出琴聲,竇輔等正欲進(jìn)去。突然,蔡邕喊道:“慢!琴音中有殺氣!”

竇輔聽的一愣,道:“殺氣?!”

蔡邕連忙對眾人,道:“琴音中確實傳出殺氣!此處有埋伏,速退!”

琴音中有殺氣?此處又有什么樣的埋伏呢?竇輔等人能應(yīng)對嗎?小青到底在何處?竇輔想到的是誰?欲知后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注:

1.胸有成竹,原指畫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jīng)拿定主意。出自:宋·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故事內(nèi)容為:文與可畫的竹子遠(yuǎn)近聞名,每天總有不少人登門求畫。文與可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種上各種各樣的竹子,無論春夏秋冬,陰睛風(fēng)雨,他經(jīng)常去竹林觀察竹子的生長變化情況,琢磨竹枝的長短粗細(xì),葉子的形態(tài)、顏色,有新的感受就回到書房,把心中的印象畫在紙上。竹子的各種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所以每次畫竹,他都顯得非常從容,畫出的竹子,無不逼真?zhèn)魃?。?dāng)人們夸獎他的畫時,他總是謙虛地說:“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畫下來罷了

2.心曠神怡,意為心胸曠達(dá),精神愉悅。語出宋·范仲淹《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3.古時,江河都有特指,河便是黃河,江便是長江。故而一般稱呼其為大江,大河!而對于別的河流,統(tǒng)稱為水,如穎水,淮水等等。

4.北固山,今在江蘇鎮(zhèn)江。其山上著名的景點很多,大多因為小說聞名。其根據(jù)為:前人事跡和三國演義杜撰出來的。如甘露寺招親,便有了甘露寺。因為劉備孫權(quán)賽馬,在兩面山崖夾峙,中通一線的小徑,便叫溜馬澗。后二人砍石許愿,留下了試劍石。全部來源三國演義。大家感興趣可以去看三國演義:第54回,吳國太佛寺看新郎,劉皇叔洞房續(xù)佳偶。以上三個故事都在里面。

5.宋,辛棄疾《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辛棄疾的詞,卻是因為歷史真實的事跡寫的。三國演義是明代才有的小說。

孫權(quán)在此對抗曹操,令曹操數(shù)次止步與長江,一生遺憾。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

具體出處::《三國志》裴松之注?!度龂尽侵尽侵鱾鳌罚骸笆四暾拢芄ュ?,權(quán)與相拒月余。曹公望權(quán)軍,嘆其齊肅,乃退。”裴注:《吳歷》曰:“……權(quán)行五六里,回還作鼓吹。公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謂然嘆曰:‘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說解:曹操與孫權(quán)相持于溽須,曹操攻而不能破,且見吳軍陣容整肅,孫權(quán)英武異常,深為羨慕。于是就發(fā)出了“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的贊語。后人常以此比喻希望晚輩英賢。

5.甘露寺。因為三國演義而聞名。今在鎮(zhèn)江北固山有,傳說很多,但基本都不靠譜。東漢時,佛教雖然傳入,但是沒有盛行。此處甘露寺是元代靈巖禪師修建。故而相關(guān)故事都是虛構(gòu)的。老羅利害。能將假的寫成真的,很是佩服其文才。另外甘露寺全國各地很多地方都有。

6.曲阿,三國地名。建置始于戰(zhàn)國時期,初為云陽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實行郡縣制,改云陽邑置云陽縣。不久又更名為曲阿縣。東漢時屬于揚(yáng)州吳郡。三國時屬于東吳,揚(yáng)州屯田校尉部。孫堅夫婦,便是葬在曲阿。曲阿也是今天的丹陽,屬于江蘇鎮(zhèn)江。后晉代為了斷此處天子氣,將其弄的四分五裂。后東晉時,將此處安置南渡的僑民。改為南徐州,也叫南徐。所以三國演義中出現(xiàn)的南徐亦是此地。但是,歷史三國時,根本沒有這么個稱謂。呵呵,老羅沒有我們今天這么多的書和史料對照啊。

7.東漢,揚(yáng)州還有一個丹陽郡,和上面說得丹陽不是一個概念。當(dāng)時丹陽郡包括安徽、江蘇和浙江部分地區(qū),治所在宛陵,也就是現(xiàn)在的安徽宣城。而曲阿是在揚(yáng)州的吳郡。

7.丹徒,丹徒是江南聞名古縣,建立縣制已有3000多年歷史。西周時稱“宜”,春秋時屬吳,名朱方,戰(zhàn)國時更名為谷陽,到秦朝時定名為丹徒。東漢時,屬于揚(yáng)州吳郡。三國時,屬于東吳,揚(yáng)州屯田校尉部。后因為與曹操對抗,改丹徒為武進(jìn)(并不是現(xiàn)在的常州武進(jìn)市)。后又改為京口。也就是今天的江蘇鎮(zhèn)江丹徒區(qū),北固山腳下。

8.長江正源叫沱沱河。長江在不同地區(qū)有不同名字,從沱沱河到青海玉樹(大家知道的)段叫通天河。通天河的河床海拔高達(dá)三四千米,和長江中下游相比較,真可謂是通天的河流。通天河流到川藏交界處,便有了金沙江之名(因江中出產(chǎn)沙金,故而得名。當(dāng)然,這個大名大家一定在楊家將中聽到過,血戰(zhàn)金沙江)。金沙江在川滇邊界拐了七個大灣,在宜賓附近接納了岷江,從這里開始稱長江。從四川宜賓到湖北宜昌長1020公里,因流程大部分在川境,故稱川江。川江納眾支流入三峽,水量驟增一倍以上。由于三峽多懸崖峭壁,故稱“峽江”。長江過宜昌后,江面驟然展寬,進(jìn)入“極目楚天舒”的兩湖平原。此乃古荊州之地,故稱荊江。“長江萬里長,險段在荊江”,指的就是這里。長江在湖南岳陽和湖北武漢接納洞庭湖水系和漢水后,稱九江(并非江西九江)或潯陽江。長江在江西九江接納鄱陽湖水系后,流經(jīng)安徽境內(nèi)段稱楚江,因安徽古時屬楚國。江水流入江蘇境內(nèi),尤其到鎮(zhèn)江、揚(yáng)州附近,為馳名中外的揚(yáng)子江。

在歷史上三國時期,就稱其為長江了。到晉代,已經(jīng)很通用了。因此文中用了長江名字。

9.在此章有大量的注解。第一是因為為了讓讀者了解真實東漢及三國情形。結(jié)束很多沒有必要爭論的話題,還有各個時期的不同政治區(qū)域劃分,會有不同的名稱,其實仔細(xì)研究各個朝代史料及古今對照地圖,就能明白了。第二,這里說得幾個地方在全書中會有大量戰(zhàn)爭圍繞。所以先一一做出講解。第三,以此為例。紅塵每章都是如此翻閱大量各類史書及資料。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心力,同時還要構(gòu)思故事情節(jié)。確實是心血之作,并非故意不加快更新!有些謎團(tuán)數(shù)百年了,就算編撰,紅塵亦盡量合情合理。找盡可能多的史料還原。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尤溪县| 丹寨县| 辽阳市| 六枝特区| 长宁县| 额济纳旗| 大石桥市| 外汇| 大石桥市| 六盘水市| 进贤县| 阳谷县| 沈阳市| 泾源县| 文山县| 建阳市| 盐池县| 昌乐县| 涞源县| 眉山市| 土默特右旗| 蒙自县| 响水县| 绿春县| 灌云县| 泾阳县| 福清市| 尚志市| 屯昌县| 伽师县| 桦南县| 京山县| 临沧市| 攀枝花市| 肃宁县| 沁源县| 衡水市| 巴林右旗| 夹江县| 贡山| 额尔古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