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識漢升神箭逞威 稟前因竇輔拜師
- 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
- 紅塵愚者
- 3422字
- 2013-01-11 00:12:44
上回說到,胡騰遇險,竇輔不及細想,奮不顧身上前救父。眼見刀將劈下,竇輔閉目待死。腦海中浮現前世今生,難道我便要死了嗎!
眾人皆是救援不及,況且自身尚不能保,只得眼睜睜看著竇輔,即將慘死刀下。
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只聞聽如雷霆般的一聲吼聲:“大膽!住手!”竇輔睜開眼見匪徒雙目圓睜,雙手持刀,停在那里。心道:何人大喊,莫非是賊首!
片刻,那賊人卻緩緩倒地,原來在其背部插了一支箭,此時已是斃命。竇輔抬頭遠望,只見遠處一個黑點,似乎正在移動。胡騰也緩過神來,與竇輔互望,疑惑道:“此何人?莫非是其將賊人射死!觀此距離恐怕在一百五十步外啊!一箭之威,竟至如斯!神射啊!”竇輔心中亦掀起驚濤駭浪:莫非是他!三國之中,除他誰人可有如此神射。只是他不是在長沙嗎?
這時,那人慢慢近前。只見此人雙腿緊夾馬腹,雙手左右開弓,連珠射箭,眾山匪接連倒地,竟是箭無虛發。不一會,數十山匪死傷過半,余者亡命逃入深林之中。眾人亦不去追趕,忙聚攏清點傷亡,此行隨從車夫皆亡,所幸胡騰荀爽何颙皆無大礙,只竇輔方才沖出救父,受了驚嚇。
不一會,那青年下馬來到眾人面前,胡騰趕緊上前道:“多謝俠士救命之恩!如非俠士,吾等恐皆死于非命!”
那青年連忙扶起胡騰道:“些許小事,何足掛齒!某與賤內回鄉省親歸來,途經此林,聽聞刀兵聲,故來此探查。不想遇到汝等為山匪所困,見情勢危急,故射殺之!魯莽之處,望請諸位先生見諒!”
“俠士客氣了,如非俠士仗義,吾等早成刀下之鬼!不知俠士高姓大名,還請告知,容吾等后報!”荀爽問道。
這時竇輔亦好奇的打量這青年,見其不過二十出頭,濃眉大眼,身體健壯,暗思:莫非不是他,怎么這么年輕!
青年聞荀爽之言,便道:“先生客氣!某南陽人,姓黃名忠字漢升。”
原來真的是他,怎么這么年輕,還是南陽人!竇輔又郁悶了。看來自己的歷史知識真的是不行啊!轉念間,心思又活了。該如何將其留下。
只聞黃忠接著道:“今吾兒周歲,特攜妻子回長沙省親歸來,正欲渡江回南陽。諸位先生現已脫困,某當告辭!”黃忠說完便欲告辭。
眾人皆還未來得及開口,只見竇輔走上前,急道:“且慢!”聞聲眾人皆疑惑望著竇輔。
黃忠聞聽此聲亦停下腳步,回頭望著竇輔道:“公子,喚某家有何事?”
竇輔一時性急才出言阻止,這會讓他說原因,也說不上來。支吾半天,學著胡騰抱拳對黃忠道:“小子想請俠士留下,是因為。。。是因為恐強人去而復返。若俠士就此離去,若其復來,吾等如之奈何。”
聞竇輔所言,眾人心中想起方才險境,深感其言有理,皆望向黃忠。
見此,黃忠無奈道:“如此,依公子之言,又將如何?”
竇輔見黃忠如此,心中大定道:“不如請俠士護送吾等回鄉。”
黃忠奇道:“汝家住何方?”
竇輔望向胡騰,見此,胡騰上前道:“俠士!吾等要回零陵!”
“零陵?”黃忠為難道:“只是某家在南陽,正欲回轉。恐怕。。。”
見黃忠欲推辭,竇輔連忙道:“俠士既然救下吾等,豈可就此罷手不管!防才被俠士射死多人,如若那強人再來復仇。俠士不在,吾等豈非代人受過,死得冤枉!”
“住口!”胡騰聞竇輔強詞奪理,心中大怒道:“俠士因救吾父子,方才無奈殺人,若要報仇亦該找吾父子。豈可連累俠士!為父,斷不能讓汝行此不義之事!”
黃忠本來聞竇輔言語,心中不悅。但聽聞胡騰一番訓斥,也便心中釋然道:某如何與這孩童一般計較。只是,這孩童所言有理,某若就此回轉,若山匪復來,豈非為吾所害!似此,該當如何啊!
竇輔見胡騰發怒,亦知方才所言不妥。只是,若不如此,豈非錯失。亂世將至,有此等神將在身側,亦可多幾分保障。于是,以眼色望向荀爽,示意荀爽幫忙。
荀爽見竇輔向其使眼色,心中了然,已是明白竇輔心思,便開口道:“這位俠士!請聽老夫一言,吾等讓俠士護送,卻非正理,實因無奈。方才,護院隨從車夫皆已身亡。沿途若無像俠士此等豪杰相護,恐難歸家!如俠士不便相護,請可憐稚子無辜,不若讓其隨俠士回南陽,若吾等命大,來日再去南陽接其回家。那時,必當重謝!”說完深深一揖。
聽聞荀爽此言,胡騰亦覺可行,巴巴望著黃忠。竇輔心中暗樂:姜還是老的辣!師兄果然厲害,欲擒故縱,連哄帶騙啊!先把他捧上天,看其怎么下來。果然啊,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不愧是教導出荀彧荀攸的人物啊!哎,恩師{李膺},你太剛直了,不如師兄圓通啊。
而聞聽荀爽之言的黃忠,可謂是進退兩難。就在此時,遠處一輛驢車緩緩而來,不一會,見一婦人聲在車上道:“夫君,妾久候夫君不至,心急如焚,故此趕來。”
黃忠向眾人告罪,到車旁向其妻子說明情況。待妻明白后,道:“夫君!吾等省親歸家,亦無甚緊要之事。不若就護送其回去,如何!如若不然,夫君心中定感不安!豈非妾之罪!”
黃忠聞聽此言,心中大定道:“如此,吾等便同行,護送至零陵再回!”
竇輔見黃忠答應與其同行,頓覺大喜。這時胡騰上前道:“如此,有勞了!大恩不言謝!”
黃忠道:“諸位如不棄,莫再喚某俠士,便稱表字漢升,如何!”眾人皆言大善。于是一起出發往零陵進發。一路上,竇輔刻意與黃忠親近,而黃忠或許因為初為人父,亦很喜愛竇輔。一來一去,胡騰等也與黃忠熟識。因黃忠是其救命恩人,故此,大家未曾隱瞞,當黃忠知道自己救的都是名滿天下的忠義之士,心中更是歡欣。
臨近目的地,竇輔整日心事重重,而黃忠每次似乎也欲言又止。眾人在微妙的氣氛中到家。
這日,黃忠正要告辭,而胡騰竇輔皆苦勸其留下。當然,胡騰是想一盡地主之誼,而竇輔則是在想法留下黃忠,反正父子倆都是熱情無比,而黃忠似乎亦有心思,就這樣又在胡府住了一個多月。
眼看年關將近,一日黃忠來向胡騰等人辭行。胡騰也知不宜再留,而竇輔卻不愿其離開,又拿眼巴巴望著荀爽。荀爽看到竇輔可憐的眼神,心頭有氣,卻也明白竇輔之意,便開口道:“漢升!老夫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黃忠疑惑道:“先生,莫非信不過黃忠!,如若不然,便請直言!”
荀爽道:“如此,老夫便直言!漢升既然知曉吾等之事,當知此子乃故大將軍之嫡孫!吾等皆是文士,只粗通武藝,卻是上不得陣,拉不開弓!輔兒已到習武之齡,若無名師,恐將來無法繼承家門!竇氏一門忠烈,雖通經史,其祖更是經學大師,但畢竟數代皆是良將。將門之后,豈可不習武藝!再者,將來此子欲重振家聲,亦需武藝傍身!所以,老夫在此,懇請漢升收其為弟子!”
聞荀爽此言,一旁胡騰亦道:“慈明兄之言,甚是!望漢升不棄,收輔兒為徒!”
黃忠為難道:“習武非朝夕之事,某家住南陽,如何教習!”
胡騰急道:“此事易爾!家中房舍多有空閑,漢升可住下!一來,教習輔兒武藝,而來,吾等亦可作伴!”
荀爽又道:“況且,令郎亦快至啟蒙之齡,如漢升信得過老夫,老夫便收令郎為弟子!”
黃忠聞言大喜。這些時日,一直心中所念之事,便是想為兒子尋個好師傅。想到此處,黃忠道:“多謝先生!忠求之不得!先生大才,若如此,是吾兒之福!”說完看著竇輔道:“既如此,某便收汝為徒!只是,若想要習得上乘武藝,需下苦功!”
竇輔聞聽黃忠此言大喜。迅速跪下道:“師傅在上,請受弟子一拜!弟子大仇未報,必不怕苦!請師傅從嚴教授弟子!”
見竇輔如此懂事,黃忠亦感欣慰。
歷史在這一刻,又出現了一些偏差。原本黃忠攜妻子回南陽,正好趕上南陽大疫,其子年幼感染瘟疫,雖多方醫治,但是畢竟年幼,無法用藥,不得根治而落下病根,在其十歲那年不治。而因為主角的出現,黃忠一家留在了零陵,避過一劫,黃忠之子黃敘得以存活!
而此時的竇輔與黃忠正沉浸在喜悅中,絲毫不知道,命運正在慢慢偏離原先的軌道。以竇輔那貧乏的歷史知識,也許數年或者數十年都不會感到有何變化,但隨著竇輔慢慢融入這個時代,積少成多,總有一天,會為這天下帶來意想不到的變化。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轉眼新年,歷史車輪緩緩進入公元一七一年漢靈帝建寧四年。
一日,竇輔正在隨黃忠習武,突然一聲尖叫:“不好了!夫人暈倒了!”
不知是誰暈倒,又會給竇輔帶來怎樣的后果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1.黃忠字漢升,南陽人,后隨劉表拜中郎將,與劉磐駐守長沙,防御東吳太史慈。有子名敘,少亡,無后。
2.在公元171年,史有明記南陽大疫。故此,作者自行設計情節。
3.古時,妻子是指妻與子。
4.東漢時,朝廷缼馬,一般人家皆是用不起馬車的,故多用驢車。當時,多與羌戰,靈帝亦曾乘驢車,因此愛上驢車。導致雒陽達官貴人,爭相效仿,搞的雒陽城滿城驢叫。可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