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聚眾
- 帶著騎砍回南明
- 淚曲.
- 2143字
- 2024-03-16 20:59:08
事實證明,清廷在江西的統治并不得人心。
在葫蘆關鄉民殺官造反后,他們前去聯絡的其他幾個鄉里紛紛參與起事,加入了這場浩浩蕩蕩的反清起義。
八月廿五日,葫蘆關,參與反清起義的村民在此聚集,此次起義一共涉及到高陂街附近八個里,如果將這八個里的所有人口都算起來,那么規模可就突破一千大關了。
被廢棄一段時間的馬家莊此時又重新變得熱鬧了起來,四面八方各個鄉里來的村民們圍繞著馬家莊臨時搭起了營地,若是站在圍墻上向外眺望,一片雜亂,人頭潮涌,這場面堪比過年時在高陂街舉行的游街。
而在馬家莊內,蘇言和另外七個里的代表在此齊聚一堂,各里代表皆敬畏蘇言的明軍身份,一齊推舉他坐在主位之上。
蘇言也并未推脫,他身披甲胄,大馬金刀地順勢坐在主座,在他身后的兩名士兵也都同樣全副武裝,用冷漠的目光打量著堂內眾人。
其他六個里的代表也都分開坐下,他們相互打量著,目光主要還是集中在蘇言身上,他們之所以會參與起事,還是聽說有明軍會領導他們,再加之今年大災之年,糧食匱乏,也想借著這個機會搶一些糧食去。
眾人落座后,蘇言掃視了一圈每個代表,心底一邊組織著腹稿,半晌后,他才拿腔作調,語氣嚴肅道:“諸位今日齊聚于此,皆是為反清而來,本官甚是欣慰,但戰事并非兒戲,也非你等鄉里之間械斗可相比擬的。
本官丑話說在前頭,今日過后,各鄉里之間凡參與起義之人,皆無退路可言,且皆需遵從軍紀,若有人輕言投降,或是于戰場臨陣脫逃,本官必提劍殺之。”
各里代表相互對視一眼,那葫蘆關里長先起身抱拳,其余人見狀也忙跟著起身,跟著他一齊說道:“我等知曉。”
蘇言微微頷首,他隨后看向帶頭起身的葫蘆關里長,道:“張里長,不如由你先開始說明葫蘆關出戰人數,為其余人起個頭?”
“敢不從命。”里長張大田應下,隨即道:“我葫蘆關有敢戰之士八十三人,愿加入明軍,為王師驅使!”
【八十一名大明鄉勇自愿加入你的隊伍】
【兩名地方獵戶自愿加入你的隊伍】
聽著耳邊系統的提示,蘇言直接將其照單全收,又看向下一人,有了張大田的帶頭,剩余六人也跟著陸續報起了數,各里之間出戰人員有多有少,平均都在六七十上下。
到最后,不算上陳家莊出來的,一共有502人加入到蘇言的隊伍里,若是算上蘇言帶來的隊伍,那就有足足659人了。
這就有些逆天了。
蘇言皺著眉頭看著隊伍面板里的士兵數量,得虧這個系統不像游戲里還需要每周給士兵支付薪水,不然用不了多久他就可以破產了。
不過,隨著大量新兵加入,他隊伍的軍心也從將近一百直接掉到了六十五左右浮動,這個數字倒還勉強算是安全,只要不低于六十就不會出現潰逃的情況。
想要提高軍心,除了增加食物多樣性之外最快的就是打一場勝仗了,要攻打的目標他已經提前定了下來——那便是高陂街。
各里之間匯報完畢后,需要討論的問題就變得五花八門了起來,有人表示需要給他們發放武器,沒有稱手的武器就是在送死,有人則表示他們沒有足夠的糧食,希望蘇言能夠支援他們一部分。
還有人提議隊伍應該馬上動身,先打下高陂街再向瀘溪縣城進發,只要能夠打下縣城,不僅糧食問題解決,其他什么問題也都不用發愁了。
對于后面這個人的提議,蘇言也表示認可,他面對七嘴八舌的代表們,沉吟片刻,說道:“數百人停留在這里一天消耗的糧食就是不小的花費,明日開始便向高陂街進發,先打下此地獲得糧食補給后,再向縣城進發。”
從葫蘆關鄉民殺官造反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三天時間,瀘溪縣的反應就算再慢也肯定收到了這一消息,在蘇言看來,他們拿下高陂街以后,縣城那邊就會做出應對,征募壯丁協助守城了。
……
時間回到一天以前,瀘溪縣,縣衙。
雖然正值小冰河期影響,但秋老虎的威風還是令人無法忍受,天氣燥熱難當,天空中的那輪大太陽毒辣辣的。
縣衙門口負責把守的衙役被曬得一臉油汗,但又不能躲到陰涼處去,只能不時抬起蘸著汗水的衣袖擦拭臉上的汗水,一臉焦躁。
“這陳師爺去葫蘆關這么多日,怎么一點消息都沒傳回來?”
后堂,瀘溪知縣瞿廣平面露不悅,對著身側的縣丞說道,那縣丞同樣不解,遲疑道:“可能是發現了什么新的線索,畢竟此案影響甚是惡劣,需要陳師爺全身心投入。”
“可我這心總覺得突突的。”瞿廣平揉了揉自己的胸口,蹙眉道:“就好像……就好像要出什么大事一樣。”
“怎么會呢。”縣丞訕笑著說道:“朝廷的官軍不是前不久才在出云峰那一帶殲滅了賊軍,本縣歌舞升平,又能出什么大事呢?”
瞿廣平聽他這么說,也覺得有道理,但還是嘆了口氣,道:“本來今年就能這樣平平安安過去了,誰知道哪里跑出來的賊人在葫蘆關行如此惡劣之舉,也不知道今年的政績評級要怎么辦了。”
縣丞一時不知該說些什么了,就在他想著要如何出口寬慰的時候,從縣衙外突然出現一片騷亂,一名衙役騎快馬沖到衙門門口,顧不上停下,就跳下馬匹跌跌撞撞地往衙門闖。
他一邊闖,一邊喘著粗氣高聲喊道:“快!快去通報縣尊,大,大事不好了!”
“葫蘆關鄉民聚眾拘捕,殺官造反了!”
衙門內一片雞飛狗跳,知縣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反了?到底是怎么回事,陳師爺不是親自去葫蘆關調查了嗎!”
“難道馬家莊滅門慘案果真是葫蘆關鄉民聚眾干的?一群刁民!”
一邊喊著,瞿廣平一邊跑到了前堂,那報信的衙役跪倒在地,也顧不上擦拭臉上的汗水,語氣急切道:
“回縣太爺的話,小人所說句句屬實,絕無半句虛言,那葫蘆關鄉民聚眾鬧事,殺了陳師爺和隨行衙役,又聯絡周邊各鄉里,揭竿而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