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拉攏徐家籌建大明報社
- 朱棣:允炆侄子,臣沒想造反!
- 明惠宗
- 3150字
- 2024-02-24 06:00:00
側殿,徐妙錦與其她群輔,相繼處理完其它奏書,就把重要的一部分奏書,親自送到側殿供應新皇閱看。
“第一次處理奏書,還不錯,移除大部分沒用的奏書,往后繼續這樣。”朱雲文看了部分奏書,的確不錯,每本奏書都給了詳細意見。
“謝皇上夸獎。”
徐妙錦與群輔女子異口同聲齊寫。
“先不用謝,朕問你們,太祖曾經說過一句話?
這天下,皇帝當與百姓共天下。
這句話,說得對不對?”
朱雲文借此話題,考驗一下他們。
“回皇上,這是錯的!皇帝,當與士大夫共天下,而非百姓。”
一名群輔女子站出來,回道。
朱雲文仰眸,挑眉一下,“為什么?”
群輔女子拘禮說道:“因為百姓是被皇帝統治的一方,士大夫替皇上管理整個大明天下,所以皇上就該與士大夫共天下,這亙古不變的歷史道理。”
朱雲文神色淡然,盯著奏書,“倒是好說法,士大夫替朕管理天下,朕就是管理和任職士大夫的。
綱常,帶出去,殺了吧。”
一旁的綱常,拘禮:“是!”
上前而去,綱常強硬的把群輔女子給拖出去。
“皇上,饒命!臣女錯了!”
群輔女子就這樣在吶喊,最后凄慘在外面被綱常殺掉!
其余群輔女子畏懼,就連徐妙錦也是。
朱雲文笑了笑,將奏書放下,“千年以來沒有百姓,哪來的士大夫,哪來這么多的王朝和江山。
真是可笑,連百姓為國之根本都是不深入了解的,就說當與士大夫共天下,真的是貽笑千年。
告訴你們,朕不是傻子,也不是所謂士紳推出來,易操控的傀儡皇帝。朕不介意多殺一些人,以后要是繼續想要成為士大夫的附庸,朕更不介意大開殺戒。”
斜眼而視,眼中露出弒殺之意,朱雲文看向她們所有人是否清楚?
“臣女明白!”
徐妙錦同其她群輔女子,畏懼,異口同聲回應。
“徐妙錦留下,其余人退下。”
“是。”
在朱雲文下令退下,其她群輔女子相繼離開,留了徐妙錦在這里……
“是不是在想?朕為何如此做?”
朱雲文問著,繼續看起奏書。
“是。”徐妙錦拘禮回應。
“是殺雞儆猴。你應該明白,想要大明女子沖破儒家思想,提升地位,大明的改革是不可或缺,更需要強硬的手段,為改革殺出一條血路給鋪開。
若不以非常手段進行,只怕你的理想很難實現。
但你的心性,過于不足,善良可能會導致一些事情功敗垂成。”朱雲文仰視,告訴她這些道理。
“臣女明白。可是人一旦成年,部分性子就會難以改變。”
沒辦法的事情,徐妙錦天生受到儒家四書五經教導,就有些性子軟弱,不如有血性的人。
“難以改變是沒錯。不過,經歷一些非同尋常的事情,或許就會改變。”朱雲文隨口說說。
“非同尋常的事情?”
徐妙錦默默低下頭去,心中在想:
要跟士卒一樣,像打仗那樣,有了一次血性。
“別想了!朕問你,要如何繞開士族將朝廷政令下放到鄉村?”
朱雲文提出問題,由她來回答。
回答不了,也不會刻意為難。
“這……臣女笨拙,不知道。”
徐妙錦垂頭,不懂這方面的問題,也不了解如何將政令繞開下放。
“統治底層的百姓,朝廷往往依靠的是士紳,一般政令下放,皆是要經過士紳這一層才能下放。
若陽奉陰違,士紳只會表面接下,暗中卻什么都不做。
為了使得政令能夠下放到鄉村,朕打算利用一下你們徐家,由你們創辦一個繞開六部管轄,直屬于皇室的大明報社,此事兒愿不愿意接下?”
朱雲文斜眼,問著。
“臣女代表徐家,愿意做,只是大明報社是什么?”
徐妙錦不了解此報社,為何報社?想要仔細了解。
“報社是可以用來傳遞信息的,可以說是掌握輿論的工具。其刊發的報紙,都能刊登各種內容,用來信息傳遞,一張報紙可以拿給大明所有人看。
同樣報紙由報社,替朝廷刊登各類利國利民的政策內容,生產后,通過驛站運輸來下放到各地,報紙的價格,只需一到三文錢就可以賣一份。
這樣的話,就可以繞開士紳一派,使得政令能暢通無阻。”
跟徐妙錦詳細說了報社和報紙,因為這是可以控制輿論的工具。向來都是士紳掌握大明輿論,現在,朱雲文就利用報紙,來接手掌握輿論的權力。
“臣女了解,我代表徐家,代替皇上辦好此事兒。
為了以防萬一,臣女希望跟綱常指揮使管理的監察院,來個合作,報紙易被士紳拿來作為輿論工具,對抗皇權,希望由錦衣衛能夠介入,不被士紳侵犯。”
多方面考慮,徐妙錦拱手禮為敬,建議由錦衣衛介入,庇護大明報社,以免被他人掌握而去。
畢竟,這是皇上給的差事兒,給予了無比的信賴給徐家。
“朕同意,由監察院跟你們合作。”
朱雲文喝了一杯茶水,看向她,倒是腦袋聰明。
……
晚上,魏國公徐府。
“成立大明報社!?這情況,我們徐家做的來嗎?”
徐增壽驚訝到茫然無措,不知道這新皇吩咐的該怎么做?
在徐妙錦回來后,徐輝祖、徐增壽等幾位在被告知此事兒,都嚇了一跳!誰能想到皇上給予信任,會把這么大個差事兒交由徐家來辦。
“最近幾個月,皇上的態度,變化不是一般的大,屢次違背祖訓不止,也是改了祖訓的名字。
現在把創辦大明報社的差事兒,交到我們徐家這邊。
這究竟是好事兒?還是壞事兒?”
徐輝祖已然是不解,會被新皇囑咐徐家做這個。
“按照妙錦說的:報社是可以將各種消息刊登到報紙上,經由地方轉發,下放到各州府到偏遠地區,幾乎繞開了六部。顯然皇上迫于形勢,需要搭建新的途徑,能夠更快把政令消息送到百姓耳邊。
大哥,你說,我們徐家要干不干?”
徐增壽不是一家之主,也是拿不定主意就問大哥:
徐輝祖。
“皇上的信賴,我們徐家當受。
既然是皇上的旨意,徐家更必須做。
身為臣子,自當效忠于皇室,也要替皇室做這一切。
妙錦,明天就跟皇上說一下,徐家會替皇室辦好此事兒,會根據他的方案,將大明報社辦好。”
徐家能被新皇這么信任,徐輝祖當然是義不容辭。何況天恩浩蕩,徐家在自其父親徐達去世后,就未受到重用,時隔多年再次受到重用,也是恩賜。
“知道了。”
徐妙錦笑道,明天前往皇宮,會親自告知此事兒于新皇。
“說起來,妙錦,這些天,你經常出入皇宮做什么?”
徐增壽想起今天白日,與燕王前往皇宮去找她,都還不知道她一個女子家家,頻繁進出皇宮做甚?
“不能說,哥,我、我先回房睡了。”
擔任首輔的事情不能說,徐妙錦可以聽了新皇告誡的。
看向妙錦離開,徐增壽想要叫住,感覺也沒必要叫,可能真的如猜測的那樣,跟新皇有那什么。
“增壽,這件事情交由你來辦,相信你能替徐家辦好的。”
把籌備創辦報社的事情,徐輝祖打算撒手交給他。
“我——!”
徐增壽感覺大意了,沒有閃,竟然被大哥給拜托做此事兒!
與此同時,湘王府邸。
燕王朱棣,原本就想盡快回封地,沒想到會被新皇委托做這件事情,對一幫東南士族大殺特殺。
實在無奈,朱棣就到湘王府,把此事兒告知十二弟。
“田畝侵占的狀況,這么嚴重。連被士族文官推舉出來當皇帝的他,都已經無法直視這些。
這么說,四哥,你真的打算幫助皇上這一把?”
湘王看了血書上的內容,借此詢問。
“這侄子吩咐的事情,豈能不做。雖然我不明白,他為什么變化如此大?也痛恨起士族,顯然,這次連百姓賴以生存的田地北士族占去,已經激怒了他。
這件事情交由我們這些藩王來做,估計要對權勢滔天的士族文官進行打壓。如今朝堂中,武將一派勢弱,文官一派強勢,出現了不平衡的局勢,他更需要我們藩王們的協助來制衡文官。”
朱棣猜想得到,這次的事情,顯然是新皇對士族文官的一次大改變,用人幾乎都不想到文官。
江浙兩地,鬧出士族侵占土地,弄得百姓民不聊生。
如若不處理,新皇會失了民心。
“四哥,你做其他事情還好,做了可能會得罪整個士族。
他們的嘴有多可怕,你是知道的。
真要大殺特殺,只怕士族會反了我們大明皇室。”
怕四哥亂來,湘王還是勸誡四哥,千萬別大殺特殺。
“可是那侄子以皇帝的身份下旨,不做就等于抗旨不尊,難道要用其他方法解決江浙一帶的問題嗎?”
朱棣只知道唯有殺了東南士族,這件事情才會使得兩地流民重新有田,但是還不知道有沒有其他方式處理士族?
“關一批,殺一批,流放一批。”
湘王思考著,給出一個解決的方案。
“十二弟,你這說的什么意思?”
朱棣一聽,不太了解,所以就問著。
“史書上,記載的一種,商鞅為了給秦國變法所做想出的做法……”
湘王道出一種解決東南士族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