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為探索海外籌建大明水師
書名: 朱棣:允炆侄子,臣沒想造反!作者名: 明惠宗本章字數: 3177字更新時間: 2024-02-22 15:00:00
大朝會上,相繼安排了其他事情,維持兩個多時辰的朝會正式被朱雲文,宣告退朝而結束。
退朝后,文武百官相繼離開,不少藩王們也是。
議政殿內,還有一部分藩王沒走。
“五哥,封地,就這么打算放棄嗎?”
湘王走來地問,先帝賜下的封地,居然同意新皇收回。
“放棄也好。我并不醉心于封地上軍政要務處理,皇上放開對藩王經商限制,也只是尋求其他方法給其他藩王出路,收回封地才不會激起我們藩王的造反。
就如皇上所愿,封地,就留給朝廷。”
周王出于自身的考慮,同意新皇收回封地的圣旨,如今還能搬回應天府居住,還是和一家人一起,何樂而不為。
“五哥,你還真是看的開。”
湘王仔細想想,權當是為了朝廷,往后新皇有了旨意,收回自己的封地,也要多少配合一下。
“湘王,皇上召見,請你前去。”
魏總管走來,拘禮,告知一聲。
湘王斜身看去,拱手禮為敬:“微臣這就前往。”
還未離開的朱棣,看向這一幕,不知道這侄子召見老十二做甚?
過了一會兒……
寢宮,側殿。
“沒錯。土地兼并不解決,大明可能會跟前朝一樣,乃至大唐都會面臨朝代末期農民起義大爆發的風險。
唯有百姓有更多活路與生計,才會杜絕如元朝暴亂的情況。”
朱雲文詳細跟徐妙錦,說了土地兼并帶來的問題。
“這么說,開海貿易,發展手工業等都是為了讓百姓有更多的活路?”徐妙錦猜想地說著。
“算是這樣的道理。大明目前的稅收都是來自于農民,既有農稅,也有人丁稅壓在農民的身上,士紳文官享受免稅政策,卻占有不少的耕田,其自耕農也會隨著時間一長淪為地主、士紳等的佃戶。
稅收方面,壓力,也會分別攤派到農民的身上。
加上無償服徭役,幾乎把農民一派壓的喘不過氣。”
朱雲文又詳細講了此問題,農民既要承擔稅收壓力,也要無償服徭役,這些都成了幾座大山壓在了農民的身上,而士紳文官一派成為了最輕松的階級。
“皇上打算怎么做?”
徐妙錦希望為百姓做些福祉,就詢問新皇該怎么做?
“士紳一派擁有不少土地,朕打算第一步清丈土地,再……”
話音未落,朱雲文看向魏總管帶著湘王進了側殿。
“以后再說,退下。”
朱雲文擺擺手道。
徐妙錦拘禮,隨即轉身退下。
湘王看去,不免疑惑,魏國公徐輝祖的小妹,怎么會在這里?貌似剛才,在和新皇談些什么?
反應過來,湘王拘禮道:“微臣,拜見皇上。”
朱雲文微微頷首,起身繞開案桌,走過去地問著:
“十二叔,朕問你,可知兵事兒?”
湘王鞠躬且垂頭,拱手禮:
“微臣知曉兵事兒。”
朱雲文又問:“與四叔相比如何?”
湘王回應:“不及燕王一半。”
朱雲文滿意的點點頭,要的就是湘王這樣的回答:
“既然知兵事兒,朕決定,將你從設在荊州的封地,改封于福建那邊。朕要你厲兵秣馬,負責籌建大明水師,伺機等待進攻與大明隔海相望的島嶼。”
移步至世界地圖面前,將大明東南沿海一帶的孤島指了出來,也就是琉島,朱雲文詳細講述:
“此孤島,乃是大明海上疆土,朕打算要你進軍于此孤島,替大明,將其納入到版圖內,將來朕要派出船隊下西洋,勢必要以此為據點,給船隊休整。
十二叔,此差事,是否愿意可接?”
為了能夠直轄管理琉島,朱雲文就問湘王愿不愿意做?
此琉島,對于大明來說,至關重要。
南下西洋、布置海防等,不可沒有!
湘王仔細看了新皇指的地圖位置,與福建隔海相望的孤島,是琉球島嶼,大明尚未直轄能管到的疆土。
“皇上既然想要此孤島,微臣定會替皇上派軍進駐此島,待微臣做些準備,即可就藩于福建。”湘王拘禮回應,新皇吩咐下來的差事,定然會做好。
“好!”
朱雲文頗為高興,一旦派軍,進駐琉球島嶼,可以作為前哨站進攻琉球群島,對準倭國九州島,南下可以到呂宋島,展開航海探索的第一站。
“不知道皇上要微臣多長時間?準備籌建大明水師。”
湘王拱手禮問道。
“自然是越快越好,不過籌建大明水師是極其耗費銀兩,時間,起碼要一年以上鍛煉水師。
總之在福建,朕需要可以遠航于海外的大明水師,十二叔往后招人,盡可能向漁民和熟知海上的人招募,朕不想要一些什么亂七八糟的人!
要是把籌建大明水師的事情給辦砸?!
朕無論如何都饒不了你!”
朱雲文為此,告誡湘王,籌建大明水師不可敷衍了事!
“微臣不敢,定會在兩年內,替皇上籌建好第一個大明水師。”湘王拘禮,這么好的差事兒,絕對會替新皇辦好,籌建水師可是關乎大明的未來。
畢竟,能夠猜出一二,新皇想要從海外獲取什么。
“退下吧!朕會下發圣旨,十二叔到了福建就藩,有著先斬后奏之權,可以任命布政使司以下的官員。”
朱雲文揮手示意,可以退下。
“明白。微臣告退。”
湘王頷首為敬,轉身后,立刻離去。
側殿,留下朱雲文一個人,移步至世界地圖面前,看向半島的高麗,和隔海相望的倭國島嶼。
以現在大明的國力,尚不能實現跨海作戰的目標。
為了能夠從倭國獲得資源,高麗是必須納入大明版圖,絕不允許東洋,存在除大明以外的國度。
待朝內事務處理完畢,制定三年蕩平倭國的計劃。
等到新的火器出世,再打倭國!
……
下午,戶部衙門。
“夏尚書大人,與韃靼互市,真的對我們大明有百利而無一害嗎?”戶部侍郎不太了解皇上如此做的意圖,詢問,因為尚不清楚這互市開啟,能抵制韃靼的劫掠嗎?
韃靼時常都會襲擾邊關。
這讓很多駐守的藩王感到頭疼。
“漠南蒙古。
皇上開啟互市,瞄準目標就是韃靼所占據的那一片肥沃草原,那是天然牧場,對于養馬是最好的去處。
韃靼各部落處在長城之外,長期在以此為據點,進行牧馬,對于大明的襲擾,始終是不斷。
若是開啟互市,將韃靼的警惕放松。
皇上就有機會,讓藩王帶兵向外,將韃靼驅逐出漠南蒙古,就可以一勞永逸解決韃靼襲擾邊關的問題。”
夏原吉通過分析地說著。
“可是皇上,讓我們列舉貨品禁止售賣的名單有什么關系?”戶部侍郎對這貨品名單列舉,著實摸不著頭腦。
“應該是禁止售賣,有利于韃靼增強戰斗力的鐵器等,如此做,只售賣鹽、絲綢等韃靼需要的物資。這樣,就可以避免韃靼伺機對大明邊關劫掠,受困的韃靼部落,就不會冒險襲擾大明。”
夏原吉本身也是了解過韃靼的,身處長城以北的苦寒之地,常年因為物資匱乏等原因要南下劫掠中原。
若是以大明百姓用的物品,兌換韃靼的牛羊馬匹,倒是可以杜絕韃靼部落,南下中原劫掠的可能。
畢竟韃靼不會因為物資匱乏,動不動就南下邊關劫掠。
“了解了,如此做,皇上是預先有自己的考量。”
戶部侍郎點點頭,也算了解了一二。
彼時,湘王府邸。
燕王在湘王府等了段時間,后面就等待十二弟已返回。
湘王走進府邸,看向燕王,問著:
“四哥,你怎么會來這里?”
朱棣緩緩走去,移步至十二弟面前:
“是擔心小十二你,不知道皇上召見你所為何事兒?”
湘王回道:“是改封于福建。皇上打算在福建那邊,籌建大明水師,調任我到那邊就藩后,就開始籌辦。”
朱棣一時驚鄂!先是廢除海禁,后是籌建水師,這是打算做些什么?難道是看出海外有些什么嗎?
“如何說?”朱棣借題問道。
“應該是探索海外,以及為其他藩王做好出海封于海外的準備。”
湘王心中分析,說了出口。
“高瞻遠矚。皇上有了那份地圖,還真是有了魄力,即可以通過分封海外,解決我們藩王問題,也能進一步實現集權。”朱棣不得不佩服,如此安排,便是為了替藩王們提前向海外探路。
藩王們出海就藩,就不怕迷路。
“四哥,除了這件事情。皇上今天召見了四嫂的妹妹:徐妙錦,不知道在側殿內談些什么?”
湘王想起徐妙錦的事情,就告知四哥。
“什么?!皇上召見了徐妙錦?”
朱棣神色詫異到比較復雜,心想:妙錦被皇上召見,難道是看中了妙錦,想將其納為妃子?
對于朱棣來說,這是不得了的事情。
若是徐妙錦被新皇納為妃子,豈不是間接就會和新皇有了亂了輩分的關系,實在是太亂了!
“不知道皇上召見徐妙錦?在宮內談些什么嗎?”
朱棣頗感好奇,認真問著。
“不知道。剛一到,徐妙錦就被皇上勒令退下,后面,就跟我說了籌建大明水師的事情。”
剛一到那里,新皇就沒談了,湘王心想怎么可能一到就能聽到。
朱棣稍微有些捉摸不透,莫非真的會納妙錦為妃?
并不是。朱棣壓根不知道,此刻的徐妙錦被新皇調任為內閣首輔,為第一期五年的秘密首輔,有資格進入內廷,輔助新皇處理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