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碳排放責任的政府政策與兩級供應鏈減排研發的效果
- 魏守道 孫銘
- 1711字
- 2024-05-21 15:11:49
前言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于2019年11月指出,為實現2015年《巴黎協定》設定的目標,即到2100年將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幅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2020—2030年全球碳排放每年需減少2.7%;而要實現將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的目標,2020—2030年全球碳排放每年需減少7.6%。根據國際能源署發布的2019年全球碳排放報告的數據,全球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經過兩年的增長后,在2019年持平,碳排放總量約為330億噸。中國已成為全球碳排放總量最多的國家,碳減排任務艱巨。如何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成為中國以及其他國家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因為空調、冰箱、汽車等產品的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均會產生碳排放,所以需要從生產端和消費端減少碳排放量。從根本上看,要降低碳排放量,需要加強企業減排研發。目前,國際社會推出了生產型碳稅政策、碳交易政策、減排研發補貼政策等來激發企業減排,也推出了消費型碳稅政策、消費者補貼等政策來鼓勵消費者購買低碳產品,倒逼企業減排。在降低生產成本研發中,企業之間進行研發合作已成為普遍現象。而且,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供應鏈中的企業紛紛合作,促使供應鏈已演化成一個競爭與合作并存的復雜系統。
本書以兩個制造商和單個零售商組成的兩級供應鏈為研究對象,研究供應鏈減排研發策略選擇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本書的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章研究沒有政府干預下兩級供應鏈減排研發策略選擇的效果。考慮消費者具有低碳產品偏好,制造商之間可以選擇不合作、半合作和完全合作,構建了制造商確定減排研發水平和產品的批發價格,零售商確定產品的零售價格的三階段博弈模型。利用各模型的均衡解,比較了不同策略的減排研發水平、凈碳排放量和企業利潤,得出了相應的命題。
第二章研究生產型碳稅政策與兩級供應鏈減排研發策略選擇的效果。考慮消費者具有低碳產品偏好以及政府征收生產型碳稅,制造商之間可以選擇不合作、半合作和完全合作,構建了政府確定生產型碳稅稅率,制造商確定減排研發水平和產品的批發價格,零售商確定產品的零售價格的四階段博弈模型。利用各模型的均衡解,比較了不同策略的減排研發水平、凈碳排放量和企業利潤,得出了相應的命題。
第三章研究碳交易政策與兩級供應鏈減排研發策略選擇的效果。考慮消費者具有低碳產品偏好以及政府對企業實施碳交易政策,制造商之間可以選擇不合作、半合作和完全合作,構建了政府確定免費分配的初始碳排放配額,制造商確定減排研發水平和產品的批發價格,零售商確定產品的零售價格的四階段博弈模型。利用各模型的均衡解,比較了不同策略的減排研發水平、凈碳排放量和企業利潤,得出了相應的命題。
第四章研究減排研發補貼政策與兩級供應鏈減排研發策略選擇的效果。考慮消費者具有低碳產品偏好以及政府向制造商提供減排研發補貼,制造商之間可以選擇不合作、半合作和完全合作,構建了政府確定減排研發補貼率,制造商確定減排研發水平和產品的批發價格,零售商確定產品的零售價格的四階段博弈模型。利用各模型的均衡解,比較了不同策略的減排研發水平、凈碳排放量和企業利潤,得出了相應的命題。
第五章研究消費型碳稅政策與兩級供應鏈減排研發策略選擇的效果。考慮消費者具有低碳產品偏好以及政府征收消費型碳稅,制造商之間可以選擇不合作、半合作和完全合作,構建了政府確定消費型碳稅稅率,制造商確定減排研發水平和產品的批發價格,零售商確定產品的零售價格的四階段博弈模型。利用各模型的均衡解,比較了不同策略的減排研發水平、凈碳排放量和企業利潤,得出了相應的命題。
第六章研究消費者補貼政策與供應鏈減排研發策略選擇的效果。考慮消費者具有低碳產品偏好以及政府對消費者提供補貼,制造商之間可以選擇不合作、半合作和完全合作,構建了政府確定對消費者的補貼率,制造商確定減排研發水平和產品的批發價格,零售商確定產品的零售價格的四階段博弈模型。利用各模型的均衡解,比較了不同策略的減排研發水平、凈碳排放量和企業利潤,得出了相應的命題。
本書主要以兩個制造商和單個零售商組成的兩級供應鏈為研究對象,選取的政府政策、供應鏈、模型設計等方面還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希望有更多的學者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由于各種原因和作者水平有限,書中不免出現疏漏,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魏守道
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