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視野: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課題組
- 1406字
- 2024-05-21 15:54:09
四、在中國發展進入新時代條件下,“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成為實現國內國際兩大循環不可或缺的鏈接器和推進器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由被動參與轉向主動積極參與全球化進程,這是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雙向作用、深度交融、相互成就、雙贏多贏的發展過程。中國已成為世界經濟保持穩定增長的發動機和穩定器,成為世界上體量最大、增長最快、潛力巨大的消費市場。當前,我國處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機遇和挑戰之大前所未有,總體上機遇大于挑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實現高水平的自主自強,加強創業鏈創新鏈對接,加快培育完整的內需體系,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塑造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共建“一帶一路”是我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對外開放的管總規劃,近十年來,“一帶一路”把我國對外合作推進了一個新水平,已經成為新時代我國構建雙循環不可或缺的鏈接器,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也將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推進器。
“一帶一路”依托國際大循環,提升了我國國內供給和需求的適配度。近十年來,通過“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我國大量優質產能“走出去”,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我國產能過剩的壓力。國外大量礦產資源的進口,提高了我國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保供水平,大量國外優質農產品進口,提升了國內民眾的生活品質。近十年來,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增長率超過當年貿易總體增長率水平。2020年,中國與沿線國家貿易進出口額為1.4萬億美元,同比增長0.7%,對沿線國家非金融類投資177.9億美元,同比增長18.3%。2020年上半年,東盟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我國各類企業在沿線國家投資不斷增長,加快了我國企業“走出去”步伐。隨著“一帶一路”互聯互通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在東亞經濟圈的產業鏈主導地位不斷鞏固,成為穩定我國國內發展基本盤的重要方面。近年來,“數字絲綢之路”發展迅速,我國與沿線國家及相關國家以跨境電商為主要形式的數字貿易加快發展,我國參與的數字基礎設施成為互聯互通的重要領域,推動了我國數字產品、技術、標準“走出去”,對于提升我國在全球數字領域的競爭地位發揮了積極作用。
可以說“一帶一路”對于塑造我國當前區域發展格局發揮了主導性作用。長期以來,我國中西部內陸地區由于地理上遠離沿海地區、交通不暢,開放水平提高緩慢?!耙粠б宦贰笨蚣芟滦纬傻摹傲攘范鄧喔邸蓖苿游覈纬闪巳轿粚ν忾_放新局面,以中歐班列為代表的跨境交通網絡體系使廣大的中西部地區成為新時期對外開放的前沿,一大批依托“一帶一路”形成的重要交通干線、口岸等戰略節點和跨境合作區發展勢頭強勁,推動形成了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構建新發展格局將在更高水平、更寬領域推動提升國內國際互動水平,將為“一帶一路”發展提供新機會、新動力,“一帶一路”必將極大地受益于更高水平、更高層次、更高質量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2020年11月15日,RCEP歷時8年終于正式簽署。東盟10國與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15個成員國的總人口、經濟體量、貿易總額均占全球總量的約30%。RCEP不僅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自貿協定,而且是一個全面、現代、高質量和互惠的自貿協定。中國新發展格局正在做大,發展的基礎日益扎實。構建新發展格局不僅是自身發展的需要,對全球經濟也是重大利好?!耙粠б宦贰弊鳛槁撏ㄖ袊洕褪澜缃洕闹匾獦蛄汉图~帶,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新形勢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