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話傳說中的水妖(神話怪物圖鑒)
- 棗仙兒著 金藝晟繪
- 1577字
- 2024-05-11 18:30:30
瑤姬


巫山神女
相傳巫山神女名為瑤姬,是炎帝的女兒。她自小便生活在天宮,常在天庭的花園里玩耍。花園里潺潺的流水,淡淡的花香,還有悅耳的鳥鳴,都讓她流連忘返。餓了,翠綠色的小鳥會為她銜來水果和佳肴;渴了,奇花異草會為她奉上甘甜的玉露。童年時的瑤姬,活潑可愛,天真爛漫,天庭的花園里處處舞動著她美麗的身影,回響著她銀鈴般的笑聲。
在炎帝的四個女兒中,炎帝最寵愛瑤姬。她溫柔善良,心懷百姓。瑤姬常常會在云端俯瞰大地,為人們的豐收富足而喜悅,為百姓的辛苦和生離死別而悲傷落淚。
瑤姬日漸長大,變得越發美麗動人。可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擊倒了她,使她日漸憔悴。春風無語,翠鳥不鳴,天庭一下子變得死氣沉沉。盡管炎帝是眾神之神,卻依舊沒能醫好女兒的病,不久,瑤姬便去世了。
悲痛欲絕的炎帝老淚縱橫,把心愛的女兒安葬在了花團錦簇的姑瑤山上。由于瑤姬是炎帝之女,盡管肉體消逝,靈魂卻是不散的。多年之后,她的香魂化作一株芬芳異常的瑤草。瑤草對葉雙生,開出嫩黃色的花朵,結的果實如菟絲子一般。相傳,人間的女子若吃了瑤草的果實,便會得到男子的喜愛。一千年以后,這株瑤草終于在姑瑤山日月精華的滋潤下,修煉成了人形,她就是后來人們一直傳說的巫山神女。
巫山神女還是像從前一樣活潑善良,常變換模樣來到人間關愛百姓,為人們排憂解難。漸漸地,巫山上有神女的事情,就在人間流傳開了。
多年之后,富饒的巴蜀大地突然遭遇了罕見的洪水,以致人們流離失所,忍饑挨餓,一時間哀鴻遍野。昔日的魚米之鄉,仿佛變成了人間地獄。此時,大禹受命來到巴蜀治水,他一路開山破土,鑿山通河,工程進行到巫山腳下時,卻被巫山上的一只蛤蟆精攔住了去路。原來它不想自己的住所被大禹挖穿,便想盡辦法阻止大禹。這只蛤蟆精神通廣大,使用法術將巫山弄得地動山搖,一時間狂風驟雨,天昏地暗。大禹部下雖人才濟濟,但面對蛤蟆精卻無計可施。正當大禹一籌莫展時,當地人叫他去找巫山神女求助。
巫山神女十分敬佩為天下蒼生治水的大禹,她哀憐受苦的百姓,決定幫助大禹降服蛤蟆精。她傳授給大禹差神役鬼的法術,還將一本記載如何驅風避水的天書贈予他。在巫山神女的幫助下,大禹終于制服了蛤蟆精。神女又命侍神劈開巫山,打通一條峽谷,引洪水經巫峽出巴蜀,最后流入長江。巫山神女日夜牽掛著百姓的安危,擔心長江再度泛濫,便化作一座山峰,永遠佇立在三峽觀察水勢,人們便稱此峰為神女峰。飽受洪災之苦的巴蜀人民十分感激神女的庇佑,于是,美麗的傳說便一直流傳到了今天。
戰國時期,楚懷王到三峽狩獵,夢中見到神女。音樂聲聲,芳香陣陣,祥云彌漫處,瑞彩紛呈。夢醒之后,楚懷王十分懷念瑤姬,命人入巫山尋找。有山中人說,云霞正是神女所化,上行于天,下至于淵,茂如蒼松,美若姣姬。楚懷王感念不已,就在巫山臨江建了一座樓閣,命名為“朝云”。
神話詞典
●《山海經·中次七經》:“又東二百里,曰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為瑤草,其葉胥成,其華黃,其實如菟丘,服之媚于人。”
●南朝梁蕭統《文選·宋玉〈高唐賦〉序》:“‘妾巫山之女也。’注引《襄陽耆舊記》:‘赤帝(炎帝)女姚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陽,故曰巫山之女。楚懷王游于高唐,晝寢,夢見與神遇。’”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二》:“郭景純曰:丹山在丹陽,屬巴。丹山西即巫山者也。有帝女居焉。宋玉所謂天帝之季女,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陽,精魂為草,實為靈芝。所謂巫山之女,高唐之阻。”
●唐李商隱《木蘭》:“瑤姬與神女,長短定何如?”
●唐王周《大石嶺驛梅花》:“仙中姑射接瑤姬,成陣清香擁路歧。”
●北宋李昉、李穆、徐鉉等《太平御覽·襄陽耆舊記》:“我帝之季女也,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巫山之臺,精魂依草,寔為莖之,媚而服焉,則與夢期,所謂巫山之女,高唐之姬。”
●南宋陸游《入蜀記》卷六:“過巫山凝真觀,謁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謂巫山神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