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變革之法——初畝稅
- 春秋:風起洛陽,重鑄春秋
- 深夜的豹紋貓
- 2039字
- 2024-02-11 15:46:10
“你能這般想,我心甚慰。”
“你既為太子,這明槍暗箭亦算是其考驗,你向來自由散漫,目下倒也是機會,讓你好好適應一下。”
“吾聞九大氏族都將后輩送去學宮了?”
“父王應該明白,我之本意并非世族子弟。————九大氏族的勢力越來越大,王室反而越來越羸弱,長此以往,我王室便如晉國公室一般,卿族掌握其軍政并凌駕于公室之上。”
——“你之憂慮,吾何嘗不憂。”周靈王放下手中竹簡,有些無力的說道。
“父王此前欲修內政、革賦稅、改軍政,不曾想遭遇氏族們的反對,改革變新之法無以為繼,目下倒有一時機,不知——父王可有繼續(xù)變革之思。”
本來——姬晉打算待自己繼位后,再行此事,可眼前下時機——稍縱即逝,屆時再想變革,亦是——難上加難。
“哦——太子所說是何時機?”周靈王有些疑惑的道。
“父王——可記得前些日子欒盈借道奔齊之事。”
“自是記得,可這與變革之事有何關聯(lián)?”
“欒盈此番奔齊,可不單單為了躲難,亦有借齊之兵的打算。”
周靈王頓時像抓住了什么一般,眸底閃過一道亮光,隨即又黯淡了下去。
“齊侯——會出兵?即使出兵,面對強如猛虎的晉國,齊國豈能討到些許好?”周靈王似是在詢問姬晉,又似是在喃喃自語。
姬晉看著喃喃自語的周靈王止住了話語,作為天子,若這點謀略都沒有,就該找塊豆腐撞死了。
“變革何其之難也,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周靈王愁眉不展道。
“父王——自古以來變法圖強,便是一條血路,優(yōu)柔寡斷必受其害,父王繼位已有二十二載,朝堂雖偶有動蕩,但父王依舊權柄在握,若變法功成,必定成為中興宗周,名流后世的一代天子。”
被姬晉如此一說,周靈王也振奮了不少,確實如姬晉所說,誰不想當千古一帝,周靈王亦是如此,只不過礙于天下動蕩,始終不敢踏出這一步。
“過幾日便是冬狩之日,父王何不在冬狩之前將變法之事公布朝堂,屆時也好殺雞儆猴。”
待姬晉話音落下后,殿內久久不見聲音響起,周靈王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姬晉緩緩退了下去,該說的都說了,就看自己的父王敢不敢做了。
出了王宮后,看著蔚來的天空,冷風微微拂來,不由得讓姬晉打了個寒顫。
變法之事勢在必行,父王不做,我也必做,我倒要看看這方天空是否會變色。
而周靈王欲行的變法,自是來自于他這位太子,東周目前的情況,他已然了解的差不多,東周目下只有七城之地,東西方圓不過一千里,好在洛陽盆地有大片的河谷平原,屬于天下難得的富饒之地。
王室掌握著王城附近三百里地域,其余均被分給了九大氏族做采邑,久而久之九大氏族這九個內封的小國家反而越做越大。
——而想變革,最難的便是與氏族的對抗,想要完成變革,便猶如在九大氏族身上割肉,周王室隨時可能會跌入萬丈深淵。
——所以姬晉給了周靈王分步走的變革之法,這第一步便是土地賦稅,目下東周還延用的是井田制,即九塊田地,最中間最肥沃的一塊是王室的之田,其余八塊歸于民,說是歸于民,其實均被貴族們占了去。——如此一來,局面便是王室占其一,氏族占其八。
而井田制的缺點,使得王室的賦稅只能依靠公田,而其余的私田的產(chǎn)出收益全進了氏族與貴族的腰包,這就導致王室越來越窮,氏族與貴族反而越來越富有,周靈王作為天下共主、東周的國君,自然不愿意就這樣下去,宗周若要復興,必須要效仿齊國管仲變法,、魯國公室變法將如今的現(xiàn)狀打破。
按姬晉的變革之法——初畝稅來說,便是王室讓出最肥沃的田畝,不算公田了,都算私田,土地都給你們去種。
——但是王室之田畝給了你們,王室也還要生活,總不能讓王室餓死吧,那咱們就把賦稅變上那么一變————按畝征收賦稅,并統(tǒng)一全國賦稅。
對于氏族來說,得到了肥沃的公田,只需要按著田畝數(shù)量來向天子繳納賦稅,也就沒那么難以接受了,至少土地還是自己的,大不了多壓榨一下下面的家臣、士族、庶民的產(chǎn)出便可。
而初畝稅的深層含義,貴族們開始壓榨手下的家臣、士族、庶民,久而久之,便可以分化氏族與底層庶民的捆綁,畢竟國家賦稅是統(tǒng)一的,誰壓榨了誰,自然一目了然。
當然有一點便是下面的人對貴族憤恨,時間久了自然也會對王室憤恨,怎么解決,便是第二步——軍政改革。
——首先便是政——權卿氏族三代內對國家沒有貢獻的——奪爵收地。
——其次便是軍——勞軍制。農(nóng)忙時為民,空閑于戰(zhàn)時為軍,獲得軍功者,還可另得王室田畝賞賜。
如此下來,權卿氏族再也不能占著茅坑不拉屎,真有倒霉蛋,收回來的田畝也可以賞賜給建有軍功的將士。
而被賞賜的將士也不用再緊緊依靠權貴氏族們,因為王室賞賜的田畝便算是自己的田畝了,只需按時給國家納稅即可。
當然這軍政的改革定會遭到權貴氏族的抵制,如此一來就需要強大的軍事實力來保障,當?shù)谝徊匠醍€稅成功實施后,用不了幾年,王室的府庫便會充盈,屆時自然有錢來養(yǎng)軍隊。
——這第三步便是興工、興農(nóng)、興商。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姬晉可以料想到變法會給東周帶來的益處,也能料想到權卿氏族們的奮命抵抗。
可自古以來變法哪有不死人的,要想宗周中興,便要猛藥醫(yī)重病,否則王室必亡。
回到太子府,姬晉帶著斐豹離開了,手中還拿著一個木箱,里面裝滿了簡牘。
此行他要去拜訪一個人,一個流傳后世的大名人——洛邑守藏吏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