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三二年,我出生在英國約克的一個富裕家庭,不過這里不是我的祖籍——我的父親是德國不來梅人。起先他居住在英國赫爾,靠經商掙下了一份家業;后來他放棄了買賣,搬到了約克,并在那里娶了我母親。我母親姓魯濱遜,娘家是當地的望族,因此我就叫魯濱遜·克魯茲奈爾。但由于在英國這個詞常常被錯讀,我們現在都被稱作——不,我們都自稱,而且也這么拼寫——克魯索,因此我的同伴們也都這么稱呼我。
我有兩個哥哥,一個是駐扎在佛蘭德斯的由著名的洛克哈特上校指揮的英國步兵團中校,他在敦刻爾克附近與西班牙人作戰時陣亡了;至于我二哥的情況,我始終一無所知,就像后來我的父母對我的情況一無所知一樣。
作為家里的第三個兒子,我沒學過什么手藝,從小就喜歡胡思亂想。我的父親年事已高,他讓我接受了很好的教育,不論是家庭教育還是村里免費的學校教育。他本來打算讓我學法律,但除了出海,我什么都不愿意干。由于這個強烈的意向,我違背了父親的意愿——不,是他的命令,也拒絕了母親和其他朋友的一切懇求和勸說。我的天性似乎有一種致命的傾向,這直接導致了我即將遭遇的悲慘人生。
我的父親睿智而嚴肅,在得知我的計劃后,他語重心長地給我提出了高明的建議,要我打消出海的念頭。一天早晨,他把我叫到他的臥房里——他患了痛風,臥床不起。他非常懇切地就這件事勸誡我。他問我,除了愛闖蕩,我為什么要離開自己的家鄉,離開自己的祖國,在這里,我可以受到舉薦,有望通過努力工作發家致富,過上幸福安逸的生活。他對我說,那些冒險出海的人,要么是些窮困潦倒的人,要么是些野心勃勃的富豪。他們另辟蹊徑,前往海外冒險,想靠這份事業發家致富,揚名立萬。這兩種人的地位不是遠高于我,就是遠低于我,而我處于中間狀態,或者可以被稱為“下層中的上層”。父親根據長期的經驗判斷,這是世界上最好的狀態,是人類最幸福最適宜的狀態,既不必像體力勞動者那樣經受辛勞和痛苦,也不會像上層人士那樣被驕傲、奢侈、野心和嫉妒困擾。他對我說,我可以通過一件事來判斷這種生活狀態是否幸福,那就是,它是不是所有其他人都羨慕的生活狀態。國王們常常哀嘆自己顯赫出身的悲慘后果,希望自己處在兩個極端之間,介于平庸和偉大之間;而智者們也時常祈禱自己既不貧窮也不富有。這些事實都證明了“中間狀態”才是真正幸福的生活狀態。
他說,我只要稍加注意就會發現,生活中的不幸是由上層和下層共同分擔的,而中層的人遭受的苦難最少,因為他們不像上層或下層的人那樣,經受那么多的滄桑變故。不,他們不像那兩種人一樣,由于自身的生活方式——或生活奢侈、揮霍無度,或生活艱辛、食不果腹——而遭受動蕩和不安;中層的人擁有各種美德,能享受到生活的安樂;安定與富足是中產階級的特征;中庸克己、平和安康、社交應酬,所有這些令人愉快、令人向往的消遣和娛樂,都只屬于中層的人;人們就這樣平靜地、安寧地度過一生,最后壽終正寢,不必遭受體力或腦力上的折磨,不必為一日三餐而發愁,也不會因困窘的境地而煩惱,那些會剝奪人們靈魂的安寧和身體的舒適;他們既不會因嫉妒而心生怨恨,也不會因野心而殫精竭慮;聰明的他們在輕松的環境中舒服地度過一生,品嘗生活的甜蜜和幸福,并從每一天的經歷中學習如何更加明智地生活。
接著,他又以一種懇切而充滿關愛的語氣,勸我不要年輕氣盛,不要枉受痛苦——我的出身本可以讓我免受這些痛苦;我根本用不著為了生活而操勞;他會扶助我,努力讓我過上他提倡的那種體面的生活;他還說,如果我在世上過得不安逸、不幸福,那一定是我命該如此,或是我的過錯導致的,而他不必為此負責,因為他已經履行了自己的職責,仁至義盡地對我做出了警告——我的那些計劃可能讓我遭受苦難。總之,如果我按照他的吩咐安心地待在家里,他就會大力扶助我;他現在反對我離家出走,免得將來為了我的不幸而操心。最后,他又以我哥哥為例來勸說我。父親曾同樣懇切地勸說他,讓他不要參加低地戰爭[1],但未能說服他,年輕人的一腔熱血促使他奔赴戰場,結果他死在了那里。父親說,盡管他會一直為我祈禱,但如果我真的邁出了如此愚蠢的一步,上帝也不會保佑我的;以后等我陷入困境而一籌莫展的時候,必定會后悔自己曾忽視了他的忠告。
后來的事實證明,他的最后一部分談話確實很有預見性,盡管他自己并不知道這一點。唉,我注意到他淚流滿面,特別是當他談到我哥哥犧牲在戰場的時候;當說到“我陷入困境而一籌莫展”的時候,他非常激動,中斷了談話,告訴我他憂心忡忡,已經說不出話來了。
我被他的這番話深深地打動了,誰能不為所動呢?于是我決定不再考慮出海的事,而是按照父親的意愿待在家里。但是,唉!沒幾天我的這個決定就動搖了。簡言之,為了不讓父親再糾纏我,幾周后,我下定決心從他身邊溜掉。不過,我并沒有像第一次下定決心后那樣草率行事,而是在母親心情比平時好一些的時候,悄悄告訴她,我決意出去見見世面,而且不完成這件事我就沒有心思再考慮其他任何事情,因此父親最好還是答應我,否則我會不辭而別。而且我還說,現在我已經十八歲了,再去當學徒或律師助理的話就太晚了。我敢肯定,即使我真的這么做,也干不長,我肯定會在聘期結束之前就從雇主那里逃走,然后偷偷出海。我希望她能跟我父親談談,讓我出一次海,如果不喜歡,那我以后就老老實實地待在家里,而且我還會加倍努力,彌補過去浪費的時間。
我母親聽完這些話后勃然大怒。她告訴我,她知道跟我父親談這些事情沒有任何意義。他很清楚其中的利害關系,決不會答應任何可能傷害到我的事情。她還說,她知道那次我和父親之間的談話,她說她根本想不通,父親對我說過那樣情真意切的話之后,我怎么還會有這種想法。總之,如果我自取滅亡,就沒人能幫助我了。不過我敢說,在這件事情上,他們是絕不可能同意的。就她而言,她不同意是因為她不愿看到我自取滅亡,那樣的話,萬一將來我有個三長兩短,我也絕不能說“盡管我的父親不同意,但我的母親卻是同意的”。
盡管母親不肯向父親傳話,但我后來聽說,她還是把我們之間的談話全都告訴了父親。父親對這件事非常擔心,然后嘆了口氣對她說:“這孩子要是待在家里也許會很幸福,但如果他堅持出海,那么他將成為世上最不幸的人,因此說什么我也不同意他這么做。”
注釋
[1]低地戰爭,是西屬尼德蘭與西班牙帝國于1568年至1648年期間爆發的戰爭。戰后尼德蘭聯省共和國獨立,成為“荷蘭共和國”。(本書所有注釋均為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