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八十多歲了,想要再度開啟一篇永樂大典。
消耗的精力可不是一般的多。
當初為了編撰一本永樂大典。
消耗大量錢財人力,花了幾年時間,才修繕完畢。
老和尚,你當真要累死自己不成。
朱棣眸光擔憂的望著姚廣孝。
兩眼對望,便知朱棣心思。
“臣謝過皇上,皇上放心。”
“在編撰這最后一篇的時候,臣不會死。”
說完,便轉身朝著太子府走去。
這最后一篇目自然是他親自完成。
可需要有人在身邊打雜。
人手調動,則都是由朱高熾在管。
也不需要麻煩朱棣。
朱棣望著有些佝僂的姚廣孝。
神色所思,心有不安。
……
當姚廣孝來到太子府,要幾個人手的時候。
朱高熾也有些躊躇。
勸諫姚廣孝說道:“姚先生,您這個年紀了。”
“編撰永樂大典篇目一事,還是交給我們來做比較好。”
姚廣孝的身體本來就越來越差。
都八十多歲了,已經算得上是非常高的年齡了。
人之將死,無非氣絕。
這個年紀的姚廣孝,哪有精力再度編撰永樂大典篇目。
當初身為太子的他,也曾看過大臣們編撰永樂大典時的辛勞。
沒日沒夜的手動抄錄那些書籍。
要是寫有錯字,還得重新抄錄。
哪怕是錯一個字都不行。
故此,編撰人員所需要的能力要很強。
動用朝野上下人員共計兩千多人。
其中主要編撰人員不足百人,耗盡六年時間。
才完成這本巨作。
字數更是高達,三萬萬之數。
當永樂大典編撰結束的時候,那些大臣高興的。
歡呼雀躍。
姚廣孝搖了搖頭。
“太子,此篇目還是讓臣來吧。”
“您只需撥給我一個人手便可。”
“幫我研墨便可。”
見姚廣孝執意要這般做。
朱高熾也只能無奈同意。
隨即便從屋內喊來了楊士奇。
“楊學士,姚先生要編撰永樂大典最后篇目。”
“所需人手,便你去吧。”
楊士奇聞言,微微點了點頭。
“是。”
見朱高熾喊來的人是楊士奇。
倒是有些意外。
畢竟楊士奇在處理政務上,可是朱高熾的左膀右臂。
就這樣讓他在自己身邊做一個研墨的。
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
“太子,讓楊學士來,未免大材小用了。”
當然,普通下人也不行。
因為撰寫篇目不能有錯,故而研墨之人需要在一旁看著。
若是他有寫錯字,需要及時糾正。
要是年輕時候,姚廣孝自然是不需要。
現在不行,年紀大,容易眼花。
有時候寫錯字可能都不知道。
楊士奇對姚廣孝自然是十分敬重。
畢竟姚廣孝可是燕王登基的第一功臣。
雖是僧人,卻不拘泥于佛家形式。
上朝為宰相,下朝為僧人。
身份切換無缺無漏。
黑衣宰相之名,自是如雷灌耳。
“姚先生,您還是不要和我客氣了。”
“楊學士是我手下提拔之人,能力雖可堪用。”
“不過也確有紕漏,跟在您身邊幾日,或許也能學到點東西。”
見狀,姚廣孝便不再客氣。
對著朱高熾拱了拱手。
“哈哈哈,那臣就謝過太子了。”
說完,姚廣孝便準備回去開始撰寫篇目。
楊士奇連忙準備跟上去。
卻被朱高熾拉住,叮囑道:
“楊學士,姚先生年齡大了,精力方面定然是不足年輕人。”
“若是他身體有什么意外,你可替他撰寫。”
“不可讓姚先生身體出現不適。”
這才是朱高熾的目的。
他明白,姚廣孝想的事情,自然會做。
勸也沒用,可身體和年齡擺在這里。
要是中途有什么意外,也可以讓楊士奇成為姚廣孝的筆。
在太子府屬官中,楊士奇的能力和書法最為突出。
也是最為能和姚廣孝貼合之人。
這也是為什么選擇楊士奇,當研墨之人的原因。
“明白,定不負太子所望。”楊士奇拱了拱手。
朱高熾的擔憂不無道理,剛才他還在納悶。
為何一個研墨之人要選自己。
現在想來,自己才是最為合適之人。
想通后快步追上姚廣孝的步伐。
……
趙王府,朱高燧甚是悠閑的躺在庭院里。
趙王妃一手拿著切好的水果,喂著朱高燧。
卻也有些不惑。
“你怎么還有心思在家里享福。”
“我們這次回來,可不能再惹老爺子不快了。”
“案子也不查,就在家里躺著。”
面對趙王妃的說辭,朱高燧只是笑了笑。
“你個婦人家家的懂什么。”
“老爺子讓我查案,可查的是無頭無緒的案。”
在他看來,這個案子可沒那么簡單。
家畜在寒風凜凜的冬天,突生瘟疫。
用屁股想都知道沒那么簡單。
“可我不是聽說,那個趙啟云有線索嗎?”
“皇太孫這幾天忙里忙外的,你也不怕這個功勞給他搶了去。”
“到時候,咱們一家和漢王一家,都得回封地去。”
最近朱瞻基的行動,火急火燎。
很多人都聽說了。
滿城搜捕乞丐,貌似在找什么人。
雖然不知道具體消息,但她也清楚一些。
朱瞻基的性格毛躁,難免走漏一些消息。
對此,朱高燧卻很是不屑的笑了。
“忙里忙外,你看他查到什么了嗎?”
“不也是查了幾天,毛都沒查到?”
對于朱瞻基的行動,他這個當叔叔的。
一清二楚。
也知道朱瞻基沒有任何收獲。
因為在他眼里,這件事本就很蹊蹺。
先暫且不說二哥嘴里的那個人。
就說此次瘟疫本身。
從趙啟云上報的損失來看,十萬兩銀子不止。
騙鬼呢?
要是損失這么多銀子,估計得趙啟云手里的牲畜全部死光吧。
還有一點比較可疑的便是。
趙啟云為什么要將牲畜聚攏來飼養呢?
要知道,趙啟云的飼養方式。
并不是說圈一塊地,然后把牲畜丟里面飼養。
而是把剛出生的雞鴨豬狗牛賣給那些小的散戶。
讓他們飼養,然等飼養差不多的時候。
再買入,賣出。
雖然趙啟云自己也飼養了一些牲畜。
可數量并不多。
“那你的意思是?趙啟云給的消息可能是假的?”
趙王妃有些詫異道。
膽子這么大,連錦衣衛都敢騙。
“據我所知,每年過年時,趙啟云會提前將各地散戶手里的牲畜買入。”
“以便更好售賣。”
“可今年的時間和往年并不一樣,今年牲畜的買入時間早了足足二十天。”
“二十天時間里,這些牲畜可都安然無恙。”
“并且沒有一只感染瘟疫。”
“平常瘟疫就算再快爆發,哪怕是在炎熱夏季爆發瘟疫。”
“也有時效和征兆,可這次瘟疫沒有任何征兆。”
聽著朱高燧分析的頭頭是道。
她一個婦人家,自然是有些聽不懂。
反正她只知道,朱高燧這么做有她的道理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