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吼那么大聲干什么?!”
“我不說,難道你就不能意會嗎。”
“咱倆這么多年兄弟,我以為你能懂我。”
這番話下來,朱高燧徹底無言。
懂你個錘子。
咱倆只是兄弟,又不是夫妻。
這話一說,搞得好像是他的錯一樣。
不過朱高燧早已經習慣了朱高煦這番話。
好面,就算是做錯了,也不會承認錯誤。
和老爺子的性格一模一樣。
“行行行,我的錯,是我不對。”
“我馬上讓北鎮撫司衙門,錦衣衛都去給你找。”
“但你得給我一個準確的特征啊。”
只要有一個特征,他都能給找出來。
可什么都沒有,他就算是神仙,也難辦。
朱高煦絞盡腦汁,猛然想到:“對了,我記得那人隨身攜帶了一個鈴鐺。”
“搖鈴的那種。”
在得到了朱高煦說出的唯一一個特征。
朱高燧便準備去找人了。
鈴鐺這種東西,隨身攜帶的人很少。
而且用的也很少,這個范圍一下子就小了很多。
等朱高燧離開后,李世民便出現了。
剛剛那番話,他自然也聽見了。
有時候挺無語的,怎么偏偏寄生在朱高煦身體里。
傻里傻氣的。
好在他弟弟,朱高燧有時候挺靠譜。
偶爾也挺聰明的,不然朱高煦這小子。
早就被老狐貍們玩死了吧。
李世民沉思許久,這樣下去也不是一個辦法。
他的命畢竟和朱高煦的命綁在一起。
為了以防意外,必須把這小子推上皇位。
想要爭奪皇位,必要條件不可少。
人才,勢力,背景,能力。
前面三項,他無能為力,不過最后一項或許可以幫一下朱高煦。
“小子,難道你就準備這么和你大哥爭奪太子之位?”
聽見李世民的聲音,朱高煦淡然回應道。
“我不是讓老三去給我找謀士了嗎?”
“還要啥?”
怎么感覺朱高煦這么呆呢?
謀士是爭權奪利必不可少。
可最重要的,還是自身魅力和能力啊。
這樣才能走的更加長遠。
“我聽說,當年你們靖難的時候。”
“朝廷軍大軍壓境北平城,是你大哥鎮守北平?”
朱高煦點了點頭。
“沒錯。”
這不可否認的是,朱高熾確實有一定的軍事天賦。
可惜,因為腿腳不便,身材體胖。
讓朱高熾軍事天賦,并不能很明顯的體現。
“不過,那是李景隆不愿大動干戈,消極怠工。”
“老大才守下的北平,要換做是我,我也能行。”
李世民聽著朱高煦這自信的模樣。
也有些懷疑,這小子和朱高熾是親兄弟嗎?
差別這么大嗎。
“可我還知道,你爹北伐路線上的糧草供給。”
“都是你大哥一手安排的。”
不僅能治國,還能規劃北伐路線。
仁慈,厚德,為民,安心。
可以說,除了腿腳不便,朱高煦的大哥。
確實很完美了。
要是能重來,他一定要選朱高熾!
朱高煦也陷入了沉默。
這話好像沒毛病。
幾次北伐路線,是他們規劃的。
可糧食安放的位置,基本都是朱高熾定下的。
并且每次方案都得到了朱棣的認可。
并實施下去。
從這點來看,老大確實有點軍事天賦。
不是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人。
“你雖驍勇,可一夫當關,不敵將帥遠謀。”
當然,這句話在他身上,并不能應驗。
情況不同。
當初他打天下的時候,手底下有著最為精銳的玄甲軍。
三千甲兵,橫掃天下。
不是他吹,敢問華夏大地,哪位皇敢與他爭鋒?
論治國,他不如文帝,景帝。
可要論行軍打仗,哪怕是西楚項羽來了。
他依舊雄姿英發,不皺半點須眉。
被后世之人尊崇的大唐戰神李靖。
不同樣是他的手下敗將。
現在不一樣,朱高煦怎么能和自己比。
空有一身勇武,雖說有生死營,這支精銳部隊。
可太少了,幾百人,夠干嘛的。
既然走精銳這條路線不行,那就走帥才之路。
“啥意思?”
從話里話外來看,應該是想要讓自己讀書。
“我教導你兵法。”
這話一落,果然和朱高煦想的一模一樣。
對此,朱高煦想都沒想直接拒絕了。
“我不學,戰場上風云變幻。”
“空讀兵法有毛用。”
“不學,打死不學。”
在朱高煦看來,兵法就是紙上談兵。
在戰場上,毫無用處可言。
因此,他從來不去看所謂的兵書。
也不讀書,只練武,依靠自己的經驗打仗。
“讓你學兵法,不是為了讓你在戰場上用。”
“而是讓你能夠不像只無頭蒼蠅,到處亂竄。”
“以免在戰場上栽了跟頭。”
“你不只要學兵法,還要學習治軍。”
李世民耐心勸諫道。
他李世民能夠橫行天下,也得力于他生了一個好家庭。
從小深悟兵法治軍之道。
雖然他也并不覺得,兵法能夠運用到戰場。
可他知曉一點,兵法都是從戰場總結出來的應對方法。
或許有不足,但他亦可以隨機應變。
朱高煦依舊是那種態度。
“兵法,我不學,治軍?我用你教?”
李世民臉色沉默。
很顯然,朱高煦依舊沒有相信。
這個在他身體里的人,會是他的偶像,天策上將,天可汗,身無敗績的無敵皇帝李世民。
面對朱高煦的一句,用你教?
讓一項脾氣很好的李世民,也握緊了拳頭。
這小子,怎么這么欠揍呢!
倘若他還活著,朱高煦來求他教!他都不會多看一眼!
自己主動教導朱高煦,還被看不起了?
“小子,你他娘的別后悔!”
李世民脾氣好,但也不是那么好。
自然是有自己的小脾氣。
說完,李世民的聲音便消失了。
不論朱高煦怎么呼喚,李世民都不再回應。
見狀,朱高煦并不在意。
……
同時,朱高燧剛準備派人去查。
看看販賣鈴鐺店鋪都有那些。
還沒來的及時去,便得到了皇帝的召見。
朱棣召見,讓朱高燧瞬間忘記了朱高煦交代的事情。
二哥的事情,哪有皇帝的事情重要。
朱高燧快步來到了雞鳴寺內。
小步來到,正在投壺的朱棣身旁。
弓著腰,小聲道:“爹。”
朱棣拿著箭矢,瞄準距離自己五步遠的壺。
一只眼睛瞇起。
“來了。”
“是。”
緊接著,箭矢朝著壺中丟去,不過準頭歪了點。
和壺擦拭而過,掉落在了地上。
朱棣神色略顯惋惜。
“不玩了,沒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