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泥足的巨人
- 我有世界創造系統
- 倉鼠君帶著南瓜帽
- 2100字
- 2024-02-07 13:33:45
李南童做了一個非常貼切的田野調查。
大昊朝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光鮮亮麗的地下,確實在暗流涌動著……
至少皇都和不少大城市周圍混亂的農田已經變得規整了起來,條隴分明的排列著,而每個農田附近,都會有一個大型的電池,用來驅動新式農機忙碌。
絕大多數土地掌握在各個國人社區和卿大夫手里,利用了新式農具,搭配著肥料,以及更加科學的種植方法,糧食產量那是一個猛增勁增。
大量的勞動力涌向城市,隨著醫療技術的上升,細蠱致病說也漸入人心。
大量的細蠱生活在我們的世界中,包括人和動物,植物也都是由細蠱組成的……
取代了傳統邪氣入體的細蠱致病說仍舊在發展,但的確是讓人口大幅度的猛烈增長。
但掩藏的危機卻在狂暴的體現。
國人們即便是不工作也能有著優渥的生活,他們坐而論道,享受著社會大發展帶來的各種格物進步,城市里的電車和電動的列車讓他們感受著日新月異的美好,似乎整個世界都會像是今天一樣,明天永遠會更好,機會,變革,今天,明天,永遠!
野人們辛苦的工作在城市的角落,為國人們和卿大夫士子們提供各種服務,也為彼此提供著服務,在工廠中勞作,所謂的進步只是讓他們可以不間斷地在工廠中工作十六個甚至二十個小時!甚至于每天的丑時,燈火通明的辦公樓里面還會有還未下班的野人出身的文員!
他們掙扎著只是為了在這個無慈悲的世界中盡可能的活著!
當國人的孩子們在游樂場和公園里玩耍的時候,野人的孩子已經不得不承擔起家庭的重任了。
當國人的孩子和較為富裕的野人的孩子在學校一同學習的時候,野人的孩子也總是低人一等。
為什么?只因為你是野人!
削尖腦袋進入國野混合班的野人出身的孩子們,被迫承擔起班級的勞作,即便是更加的努力,也要承受夫子的白眼。
如果發生了矛盾,夫子也總會偏向于國人的孩子。
孩子本該是最平等歡愉的,但是殘酷的現實卻讓他們過早可悲的成熟起來。
國人們的歡愉和進步,和野人們的生活,仿佛是兩條平行線,永遠不會有什么交集。
原始墨家的思想在不少人的心中傳遞著。
而已經升格成為朝堂一員的墨派卻說,自己的兼愛只局限于國人。
野人,那算人么?
僅僅因為出身的不同,就造成了他們在這個社會的普遍的鴻溝。
這時候李南童才意識到了一點,社會的發展,或許不能跳過任何一環,他粗暴地將科技的進步灌輸給了這個世界,但是卻讓這個世界的發展變得分外的畸形。
臣吏妾依舊存在,勛貴的死亡往往伴隨著大量的臣吏妾的殉葬!
奴隸。是的,奴隸依舊存在,他們生活在整個社會的最低端,所以,受到教育的一些國人們,憤怒了。
有些人覺得既然神明把我們欽定了三六九等,那么我們就去做神之棄民吧!
而另一群人,則是說神明何曾規定了人生而不公?
而起義軍的口號更是讓李南童覺得有些見鬼了。
“人乃萬物之靈!”
“唯有格物主意!”
“精神神明錯了!”
見鬼,你們是不是偷偷的讀了什么這個時代不存在的書籍了?
而翻著報紙的李南童,則又發現了一個了不得的消息。
東夷列島“一揆打毀”發動起義!
首領石寺明宣稱“三代之治”,要將一切回歸到三代的時代!
問題是在跑去看了石寺明的綱領和作為,李南童腦子里突然間冒出來幾個詞:“大昊”“城市化”“程度高”。
石寺明的理念是,想將這個世界回歸到電力出現之前的樣子!認為電力的使用破壞了大自然的和諧和人與人之間的淳樸!
一切的罪惡之源都是工業!
只要工業沒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沒有了電,沒有了工業,大家伙就能過上以前的日子了!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就不會被這么瘋狂的壓迫!這一切都是電力的陰謀!
而石寺明和安路山的叛亂,讓整個大昊都快變成了一鍋粥了!
李煊此刻也是焦頭爛額,自己還沒成仙呢怎么這國家就爛了!
最起碼等自己成仙人了再說吧!這都是什么事?。?
在他看來,自己的國家明明是蒸蒸日上的?。≡趺磿驗檫@種破事引起叛亂!
這些莠民怎么就不知感恩呢???咱可是讓所有人都能吃的上飯,全國戶口瘋狂增加的皇帝啊!
難道這都不能稱得上是仁君明君,開創盛世了么?安路山背叛了我!你們這些莠民怎么也不知感恩!
石寺明所到之處是殺卿大夫,拆電機,毀壞農機和工廠。
暫時來說,石寺明和安路山還沒什么矛盾,甚至一揆打毀和齒輪十字還有組成聯軍的趨勢,但他們之間的深刻矛盾卻是遮掩不住的。
安路山并不反對工業化,并不覺得電力是壞的,他只是覺得……這個國家病了,他必須要治好她!
所以安路山的思想在各個領域其實都是有共鳴的,在安路山打起反旗,將戰幔豎起之后,有不少人都響應了安路山。
但是石寺明呢?
愿他吉祥。
李南童將造物空間內的時間調慢,做了幾個月的田野調查,最終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大昊現在的問題嚴重到簡直就是一個跛足的巨人。
一條腿是麻桿,一條腿是鋼筋,只要這個歲月過去,就會有一團燃燒這個世界的火!而安路山他們無疑是想要糾正這一切,或許他們本心并非如此,但是正是因為有這種改變,社會才會一直向前發展。
“見鬼了,以前看不起人文社科,這下看來人文社科卻是必不可少的啊!”李南童此刻無奈的吐槽了一句。
社會學科技的發展讓人覺得百無一用是書生,但是現在看缺了社會學,好像也不行。
一個瘸腿的社會,一個跛子巨人,一個搖搖將傾的大廈?
或許她不重要,或許她沒那么明顯,或許她不是什么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改變,但是少了卻不能不行。
她也是支撐這個社會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