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泛舟秦淮河
- 重生之我在南朝當和尚
- 薄荷炸排骨
- 2109字
- 2024-08-12 19:00:00
“小和尚!快說昨晚和爺爺去了哪兒?”
一大早,司空府內,紫菀就追著歸流逼問。
“城東,湘宮寺。”
“去湘宮寺干嘛?”
“佛曰,不可說。”
“去見了誰啊?說呀!”
歸流接著鎮定道:“佛祖曰,還是不可說。”
“氣死我了,小和尚,你說嘛!”
紫菀噘著嘴巴,走到袁昂身旁撒嬌道:“爺爺,爺爺他不告訴我。”
“那是他答應了人家他不會說,小歸流不會食言的。”
“爺爺湘宮寺里住的是誰呀,還要勞您親自去。”
袁昂淡淡地說著:“是那位白袍將軍陳慶之。”
“他怎么從前線回來啦?是又打了大勝仗嗎?”
歸流見袁昂坦白出來,便答:“他得了很重的病,司空帶我去探視他。”
紫菀壓著聲音問道:“陳將軍,要死了嗎。”
她自小久歷親人的生離死別,所以對死生之事并無諱語。
“三年前冬至日,那天積雪盈尺,慶之與侯景大戰于淮上。他兩度墜馬,濕寒入病體。這幾年又一直拖著,整日操勞于軍旅州府之間,未得休養,如今恐怕已藥石難醫。”
紫菀眼眶微紅,急道:“爺爺,陶道長的丹藥也無濟于事嗎?”
袁昂無力地搖了搖頭,道:“我看了他的脈案,早已病入沉疴,我給他服的丹藥也不過能延他幾日之壽,終無濟于事。”
紫菀眼珠一轉,問道:“天子也去了嗎?”
袁昂耐心地答道:“陛下沒去,但這次回京應該是禁中的旨意。”
“薄情!”
“紫菀。”
袁昂語氣中終于有了一絲嚴厲,他心知紫菀說的是實話,但不是臣言。
歸流心中想的是那句“自古紅顏多薄命,無情最是帝王家。”
袁昂換了柔和的語氣嘆道:“陛下許會見他最后一面。畢竟,雍州的故人走的差不多啦。”
紫菀心里生著悶氣,嘟囔著:“他去不去干我什么事,我又不見他!”
歸流看她那嬌俏模樣,笑道:“那干誰的事,誰的事也不干嗎?”
他這話一說出口,靈光一閃就想到了那張可怖的臉,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紫菀順著脾氣,帶著酸楚楚的口氣嗔怪起來:“爺爺!你該帶我去,憑什么讓這個小和尚陪你?”
袁昂轉過身去,慢慢走向書架,緩緩道:“你伯父他們在鐘山的宅邸還沒回來,你也去吧。”
紫菀表情凝重起來,低聲道:“爺爺你也去嗎?”
袁昂柔聲道:“你和歸流去吧,路上有人會護著你們的。”
“爺爺,那我這就收拾一下。”
紫菀轉身上了二樓。
房中只留下了袁昂和歸流。
“司空之意是讓小僧陪著紫菀一起去鐘山?”
“不錯。”
歸流問道:“不知所去為何,紫菀姑娘好像不太開心。”
“每年九月十一,她都要前往安寧陵,祭悼她亡故的父母。”
安寧陵,是先太子蕭統的陵墓,其位在鐘山之下,燕雀湖旁。
歸流正要開口問下去的時候,袁昂道:“紫菀這丫頭路上大概會對你講的。”
不多時一個俊美的少年郎攜著一個小和尚就走出了袁府。
那少年腰間掛佩,手中持著一把竹扇,身姿卓然,一看就是世家公子的派頭。
少年讓府里的車夫退了回去,帶著小和尚來到秦淮河邊,行至最近的渡口,喚來一條小船,船槳劃蕩至河內。
離烏衣巷漸遠,那少年道:“咱們駕舟泛水,不比坐在馬車上顛簸好多了嗎?”
“紫菀姑娘,安排的極妙!”
紫菀低聲罵道:“傻和尚,你家袁公子什么時候成姑娘了?打嘴!”
歸流心知是自己稱呼有誤,忙改口道:“原是小僧記錯了,袁公子這是要去鐘山與家人團聚。”
紫菀淺笑道:“小和尚,你可曾泛舟在這秦淮河上?”
“小僧自從入了涵元寺,便再未出過金陵。平日里和師父及師兄弟間大多是步行,今天這是頭一遭。”
“當和尚有什么樂趣,你不想著還俗嗎?”
歸流心道:“這也是我的心思,我來到這繁華的金陵城,竟只能做個和尚。這也不行,那也不可,當真是無趣之極。”
他雖心里這樣想,嘴上卻說著:“小僧已許身佛祖,早已了卻塵緣……”
“你說得違心!我看得出來,你呀,不是個老實和尚。”
歸流被他戳穿,手中撥弄著佛珠,口里誦著:“雨曼陀羅、曼殊沙華,栴檀香風,悅可眾心。以是因緣,地皆嚴凈,而此世界、六種震動……”
紫菀見歸流誦起了經文,便獨自走至船頭,佇望著沿河的樓宇亭臺,穿行而過的商船客舟。
秋風漸起,她的衣襟在風中悠然擺動。
“我想起了吳郡的五湖,那兒的水比金陵更有詩畫氣。”
紫菀只聽得“眉間光明,照于東方,萬八千土,皆如金色……”
她說的話,歸流其實都聽得一清二楚,只是裝著樣子繼續誦著《法華經》。
“那是我小時候,阿母帶著我回吳郡探親。那時候只覺得天光同碧,水波浩蕩。湖邊的山巒蔥郁,真是好景。”
“生死所趨、善惡業緣、受報好丑,于此悉見”
紫菀耳聽得他還在念誦經文,卻也不惱,自顧自的接著說道:“前年我讀到謝朓的那篇《臨楚江賦》時,便回想起我和阿母在太湖上見到的景致。
謝公說,滔滔積水,裊裊霜嵐。”
她剛吟了一句,鼻中就有了酸楚。歸流走近過來,遞給她一個帕子,那是一方尋常僧人都有的灰色布帕。
紫菀接過帕子,低頭道:“你怎么不接著誦經了?”。
“你的詞句只是裊裊的霜嵐,心中思親之情已如積水,是這樣吧。”
紫菀輕輕合上了眼,點了點頭,滑落下兩滴清淚。
良久,她問道:“你讀過《臨楚江賦》?”
歸流有些發窘,他輕聲說道:“不曾,那些寫水的辭賦,我只還記得《赤壁賦》。”
歸流暗道:“左右無事,不如給這丫頭背一番東坡先生的《赤壁賦》,這我可太熟了。”
“沒聽過,許是什么落魄文人寫的陳詞老調吧。”
歸流一句“壬戌之秋”正要開口時,紫菀抬頭向那船家喊道:“船家老伯,我二人要去城北的東門橋。”
那老翁指著左邊的河道,回她道:“公子放心,前方就是青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