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7章 他魏延手下人均呂布么?

從最開始接到探報說曹魏有伐蜀之心,曹魏要開始伐蜀,至今,已經四十多天過去了。

諸葛亮那么復雜的戰前準備,都愣是做完了,把益州豪強們搞出來的軍隊拉出來在廣元一帶都開始做訓練了。

結果這魏軍始終沒有動靜。

不是說好了舉國之力么?

曹操死后,這魏軍,這么垃了?

一個多月了,起碼小規模的沖突也該有了吧?還沒整裝完?

殊不知,武都那邊,都快要翻了天了。

“方伯,后方傳來消息,原定今日下午應該送到的軍糧,又……延誤了。”

行軍路上,郭淮望著天邊的濛濛細雨,有些無奈,又有些難受的低下頭,不知因何趕到煩悶,索性將頭上的斗笠給摘了,被淋了個落湯雞。

“方……方伯,您還好吧。”

“哎~,軍中存糧,還夠食多久?”

“兩三天倒是夠的,但……也不好說,但如果兩天之后,大軍的糧草再延誤,真的要軍心渙散的。”

郭淮聞言,略帶無奈地點了點頭,隨即苦笑道:“我知道了,就先……退兵河池吧。”

“退兵河池?這,這如何能跟都督交代?”

郭淮:“你一會兒去找人,放把火把咱們自己的糧倉燒一下,就說是無糧而退吧。”

“啊?這……”

“去吧,非如此,就更沒法弄了,再不退兵,說不定等咱們到了陽平關時就斷了口嚼了呢,哎~走吧,魏文長用兵,果然是……是個賤人啊!”

所謂先鋒么,其職責就是修橋鋪路,以確保后續大軍經過之時可以暢通無阻,而且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先鋒要確保大軍沿途的糧草順暢。

結果這郭淮,卻將這兩件事干的稀爛。

莫說是為后續的大軍籌措糧草了,就連他自己這個先鋒,其糧草居然也無法保障。

作為一支前軍,他自然是以河池作為根據地進行存糧的,他則入蜀道查探敵情,建立臨時堡壘,如此步步為營,步步推進,以確保糧道安全。

但他出門在外是不需要帶太多糧草的,只要后方的輜重輔兵能源源不斷的進行運送也就是了。

結果這糧啊,十次里倒是足有六七次都被延誤,而且數量也對不上,說好的一百斛,到手很可能只有八十斛,甚至更少。

這其一,固然便是以魏延和一千神卒撒開之后干得確實是好,武都郡的敵人大多都被發動了起來,開始頻繁騷擾。

他與這些武都氐也交手了許多次了,可以說是煩不勝煩。

這些人的戰法打發與正軌作戰完全不同,三五十人一隊,就敢給他的大軍搗亂,基本就以氐人的部落為軍事單位并不集中使用。

這些人通常在道路附近埋伏,等運糧隊,亦或者是行進的大軍來了,他們趁其不備放一把火或是一輪冷箭,殺那么三兩個人,然后掉頭就跑。

武都郡多山,那些氐人都是山里來山里去的,魏軍根本就抓不著他們。

他們總不可能勞師動眾的出動一千以上的魏軍封山,去跟這樣一個三五十人的小隊進山去玩捉迷藏吧?

可你放任不管吧,這種小規模的騷擾是沒完沒了,處處都有,一天遇上個七八次乃至更多也有可能。

如此這般,整的這糧道用大軍護送的意義反而是不大了,而魏軍自然是士氣低落,踏入武都之后所走的每一步都要小心謹慎。

損失本身其實并不大,有時候魏蜀雙方零零星星的能交戰數十次甚至上百次,但加一塊也死不了三五十人。

但行軍和運糧的速度卻是全都被耽誤了。

當然,如果僅僅只是如此,這郭淮的先鋒大軍不至于連武都都出不去,磨磨唧唧的直到現在都還沒開始嘗試攻打蜀道。

真正阻礙他禁軍的關鍵,還是面粉。

亦或者說是這無處不在的貪污和腐敗。

他的先鋒純是關中軍,也就是本地兵馬。

其實絕大多數都是當年漢中之戰時,曹操撤退時從漢中帶走的那些人口。

以及河池屠城之后從武都遷走去內地種地的氐人。

這跟蜀漢這頭是一家啊。

魏延這頭來了武都之后其實一次也沒自己搞過劫糧和騷擾,統統都交給了那一千神卒。

反正在這個完全沒有任何遠程通訊手段的時代,這一千人徹底撒開之后他誰也指揮不了。

他本人則是帶著氐王楊千萬在整個武都到處的逛啊,去詳細的傾聽那些氐族們的需求,傳授他們梯田技術,安排從蜀漢過來的指導員,教他們種茶葉,反正是忙壞了。

尤其是那些大一些的氐族,他還得教他們磨面粉。

這些氐人自己種的小麥早在之前,就全都換給蜀漢磨成面粉了。

現在磨都有了,總得磨點什么呀。

正好這魏國打仗,大批大批的從武都郡過呀。

能搶的,這些氐人全都不含糊的,本來跟蜀漢關系就好,魏延這次下來更是跟他們都掏了心窩子了,這些人現在對魏國出手的積極性很高。

但是光靠搶的那點糧食,他不夠啊。

那怎么辦呢?

那就買唄。

郭淮和曹真到底,還是小看了面粉這東西的影響力。

關中地帶的糧現在全是以麥和豆子為主,而面粉進入市場之后,麥粒的價格肯定是要降的,這仗一打,面粉的價格也肯定漲啊。

地主豪強的麥粒肯定是不好賣了,商路不通么,但是這糧食,對于曹魏朝廷來說,從征集,到運輸,到儲存,再到吃,肯定得有消耗吧?

再加上這武都、關中、漢中三者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多年的商貿往來之下,即使是戰爭,大家的這個聯系卻還是在的。

整個武都道,那是比蜀道還要長得多的一個長條啊。

蜀軍既然在哪都能劫。

豈不也代表著在哪都能交易么?

關中的人口本就是漢中遷過去的,其中還有三十多萬壓根就是從河池遷過去的氐人。

這次伐蜀事出突然又沒有準備的太充分,肯定是要就地征糧的,也就是要地方官府,從豪強手里收了糧,然后馬不停蹄的轉手給軍隊送。

這個過程,豪強的參與度可是很高很高的。

本質上各個縣下邊負責征糧,發糧的縣吏,本來可就都是各地豪強的自己人。

他們跟武都郡的氐人又有聯系。

大家找個約定的地點,我跳出來假裝劫一下,你把糧食扔下就跑,回頭我再整點面粉恰好丟你們家門口去。

這也沒毛病啊。

最可氣的是這般的搞法,軍隊內部的兵卒也開始腐敗下去了。

河池守軍也開始偷偷用麥粒,去置換賣粉了。

當然不可能是大規模的去換,所有人都吃賣粉,但即使都是小規模的偷偷換,也讓這本就重負的后勤供應再一次的捉襟見肘。

這不是殺個軍需官就能搞得定的事兒,這個時候的曹魏軍隊早就不像曹操時代一樣零散化了,一支部隊換個軍需官照樣用,因為各中層甚至基層軍官都是朝廷任命的。

現在,大家都是家族化的,一個屯的士兵大概率都是同一個豪族的部曲門客,其軍需官本身跟部隊的其他兵卒都是一家子,甚至大概率還是家中長輩。

那還殺個屁的軍需官啊。

至于他這個前鋒軍的軍營里,那就更是如此了。

運糧,儲糧,行軍帶糧,這些兵總會有辦法去找氐人換面粉。

說白了,吃過麥粉的人,就吃不下去麥粒了。

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將麥粒換麥粉吃。

郭淮當然也想管,少殺了一批,也沒啥用,要是讓他多殺一批吧……他作為區區一個雍州刺史,真的沒那么大的力度。

所謂法不責眾,目前軍中這么干的兵卒軍官以及地方豪強,真不在少數。

而且有魏延和氐人四處劫掠,多少是真劫了多少是假劫了,多少是后方貪污,多少是前線猛吃,誰又能說得清楚呢?

搶的和買的相輔相成,前線的兵卒們吃麥粉吃得多了,自己都會想辦法讓蜀軍來劫一下或燒一下,反正火一燒,賬就平了么。

這就導致,曹真在長安每天接到的戰報簡直都讓人難以置信:這魏延是長了三頭六臂啊,還是他手底下各個呂布之勇啊,怎么這劫糧的效率這么特娘的高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林郭勒市| 平利县| 长宁县| 海丰县| 介休市| 泰宁县| 越西县| 额敏县| 罗源县| 东方市| 浪卡子县| 尉氏县| 大竹县| 雷波县| 宜阳县| 随州市| 政和县| 义乌市| 融水| 海兴县| 东丽区| 庆城县| 大邑县| 旺苍县| 兰溪市| 西乌| 陕西省| 治县。| 鄂伦春自治旗| 高淳县| 治多县| 巨鹿县| 兴山县| 乐安县| 竹溪县| 万年县| 靖边县| 巢湖市| 永平县| 呼图壁县| 郁南县|